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數字能源新時代:用“小比特”驅動“大瓦特”

2023-05-17 15:23:35來源:ZAKER科技  

◆ 在低碳化、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下,數字世界和能源世界將深度融合發展,能源產業已經到進入數字能源新時代

◆ 圍繞碳中和道路上的三大關鍵變革,華為數字能源將致力于打造數字能源時代的三大新型能源基礎設施——面向能源變革的新型電力系統能源基礎設施,面向智能變革的新型數字產業能源基礎設施,以及面向出行變革的新型電動出行能源基礎設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字能源新時代:用 " 小比特 " 驅動 " 大瓦特 "

——專訪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

1776 年,工人瓦特發明蒸汽機,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也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的新時代。

200 多年后,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葛洛龐帝在其 1996 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提到對未來的暢想:人類生存于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應用數字、信息等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

如今,數字化風潮已席卷各個行業。在產業數字化與綠色節能兩大浪潮的協同推動下,比特與瓦特穿越時空,不期而遇。

" 在低碳化、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下,數字世界和能源世界將深度融合發展,能源產業已經到進入數字能源新時代。"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談到,順應這一變化,華為數字能源將致力于融合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打造面向能源變革的新型電力系統能源基礎設施,面向智能變革的新型數字產業能源基礎設施,以及面向出行變革的新型電動出行能源基礎設施。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

數字能源新時代已經來臨

▍為什么說能源產業已經進入到數字能源新時代?

侯金龍:當前,以化石能源為主的高碳能源體系,不僅帶來溫室效應,也面臨著化石能源日漸枯竭的問題。能源要支撐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持續演進變革。我認為,低碳化、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是能源演進變革的四大關鍵路徑。

特別是數字技術,包括 5G、AI、大數據、區塊鏈、IoT、云計算等,已經從效率提升的輔助角色,演變為千行百業創新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如今,ChatGPT 引領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全球人工智能運算量每隔 18 個月翻一番。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加持下,能源數據潛能充分激活,能源系統將高度智能化,形成自平衡、自運行、自處理的能源互聯網,新興的能源系統和商業模式將持續涌現。

▍數字技術在能源產業中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侯金龍:一方面,能源基礎設施如新型電力系統、城市能源系統、交通能源網、家庭用能系統正在加速變革,傳統的單一能源生產和消費轉變成能源生產和消費相結合," 源網荷儲 " 互聯互動,協同互補,實現最佳系統資源配置和最優綜合利用效率。這里面每個層面、每個環節、每個動作,都需要數字技術的支持。

另一方面,通過 5G、傳感、人工智能、云等數字技術,將物理世界的 " 源網荷儲 " 等進行數字化,生成數字世界的虛擬系統,仿真實時運行,對電力系統物理世界形成決策指導和優化,從而支撐能源基礎設施的眾多參與單元,進行靈活調節和動態平衡。最終,通過數字孿生,構建起萬物互聯,萬能互聯的數字能源世界。

舉一個例子,我們助力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青海建設了一個 2.2GW 的光伏電站,它占地 56 平方公里,擁有 700 多萬塊光伏組件。以前運維時,需要工程師跨越幾十里上站去檢查,效率十分低?,F在采用數字化技術,十來分鐘就可以把整個電站全部巡檢一遍,整個組件狀態都可視可管。通過數字技術將讓清潔能源未來真正走向 " 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 " 本質上就是走向智能化,真正做到安全、無人化。我們知道,大部分電站所處的地方是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或荒漠,現在可以無需運維人員上站檢測,這就是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價值,并且大幅提升效率。

打造三大新型能源基礎設施

▍在數字能源時代,華為數字能源可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有什么優勢?

侯金龍:面對能源產業面臨的巨大變革和機遇,我們成立了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我們將發揮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流和能量流,攜手伙伴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全場景低碳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

具體而言,圍繞碳中和道路上的三大關鍵變革,我們將致力于打造數字能源時代的三大新型能源基礎設施——面向能源變革的新型電力系統能源基礎設施,面向智能變革的新型數字產業能源基礎設施,以及面向出行變革的新型電動出行能源基礎設施。

▍為什么要選擇這三大新型能源基礎設施作為主攻方向?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華為數字能源是如何解決的?

侯金龍:我們可以以新型電力系統和電動出行為例子來加以說明。

首先,面向新型電力系統能源基礎設施,我們主要聚焦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清潔能源大基地,面向城市的 " 源網荷儲 " 協同的能源系統,以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等三大場景。其中,清潔能源大基地具有 " 兩高一大 " 的特點,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的電力電子裝備應用、占地面積特別大且地處偏遠。這些特點可能帶來并網安全和運營安全兩方面的挑戰。為此,華為數字能源采用 Grid Forming 構網型儲能技術打造了 " 智能光儲發電機 ",通過光伏、風電與儲能的融合,通過電力電子技術與數字技術、先進并網技術的融合,使光儲系統具有主動增強電網的能力、具有傳統同步發電機的功能,從跟隨電網到主動增強電網,使光伏、風電從補充電變為主力電,真正實現能源體系以清潔能源為主體。我們認為,智能光儲發電機以及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才能夠打造出高質量、全數字化的清潔能源基地,讓清潔能源基地走向 " 自動駕駛 "。

再來看電動出行。近年來,中國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2022 年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達 650 萬輛。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電動產業的高速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結構性挑戰:

首先,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大多數公路和鄉村都還沒有部署。今年 " 五一 " 假期,高速車流量單日最高達 5430 萬輛,其中電動汽車不在少數,但充電排隊時間最長的服務區,平均等待時間為 2.7 小時,甚至有的要排隊超過 4 小時。同時,當前大多數充電網絡基礎設施也還存在生命周期短、用戶充電體驗差、不支持演進等問題,用戶充電難,運營商賺錢難。

其次,純電車整車能耗偏高,電池成本高,也加劇了用戶的續航焦慮。

最后,對車企來說,新能源車存在開發復雜、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

在交通電動化產業,我們定位為動力域和充電網絡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車上車下高質量協同發展,推出超融合的動力系統和 " 一秒一公里 " 的超級充電方案,助力電動車全面超越油車,實現 " 加油式 " 的充電體驗,加速交通電動化進程。

堅定不移攜手產業和生態伙伴

▍在你看來,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

侯金龍:雙碳目標不僅僅是技術變革,更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不會輕輕松松就能實現,需要全行業、全社會攜手積極行動。因此,華為數字能源在推動技術和產品持續創新的同時,還將堅定不移地與產業和生態伙伴一起共生長、共發展,攜手構建數字能源產業生態,推動社會從高碳走向低碳,并最終從低碳走向零碳。

▍具體來說,華為數字能源將如何攜手伙伴共同構建這一產業生態?

侯金龍:第一,攜手全球領先客戶,圍繞場景持續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加速新型電力系統、新型數字產業能源基礎設施、新型電動出行的發展進程。我們堅持客戶需求和技術創新驅動結合,重點圍繞智能光儲發電機、數字化清潔能源基地、智能充電網絡、下一代數據中心、運營商能源目標網等關鍵領域,與行業領先客戶強強聯手,共同引領行業的發展路線。

第二,攜手全球商業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建設無處不在的綠色、低碳、智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分布式能源系統無處不在,包括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小型數據中心、行業站點等,是萬億級以上的海量市場,需要成千上萬家合作伙伴提供本地化的市場銷售與服務。我們會繼續加大對能力型伙伴的賦能、支持和體系建設,包括數字化平臺要延伸到合作伙伴,讓合作伙伴在服務好最終客戶的同時,真正能賺到錢、持續賺到錢。

第三,攜手全球產業合作伙伴,賦能伙伴,助力本地綠色產業發展,將數字能源的核心模塊開放給有能力、有意愿的產業合作伙伴,在開發、制造、市場和服務等各方面給合作伙伴賦能,助力本地合作伙伴成為高端新能源裝備提供者,助力當地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

第四,攜手全球志同道合者,集思廣益,積極推進面向雙碳目標實現的產業政策、行業標準、路線圖和時間表。積極和本地主管機構、智庫、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標準組織等合作,共同推進面向雙碳目標、高質量發展、支持能源產業轉型的產業政策與行業標準,同時為能源產業培養更多的人才與專家。

▍最后,你能否展望一下數字能源的發展前景?

侯金龍:碳中和發展正當時,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產業進入數字能源時代,我們堅信數字能源的未來將是星辰大海。當前,產業界相關組織正協作創新,共同把握行業高速增長歷史機遇,共享產業發展時代紅利。(資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