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低迷的東南亞手機市場,五連跌之后是否還可期?

2023-05-31 20:16:17來源:ZAKER科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下,傳統手機市場日益飽和,增長也已見頂,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成為各家手機廠商追尋的下一個增長點。今年 4 月份,蘋果更是在印度開設了兩家零售門店,庫克還出席了開業儀式。


【資料圖】

不過,在手機行業下行周期內,即便是在新興市場,也避免不了下跌的趨勢,被給予厚望的印度市場一季度跌幅更是高達 20%。日前,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對外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報告,毫無意外的負增長,出貨量跌至 2090 萬部,21% 的跌幅也超過了印度市場。

從報告給出的數據來看,這已經是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連續五個季度下跌。具體來看,三星以 560 萬部的出貨量位列第一,下跌幅度高達 20%,不過市場份額同比增長了一個百分點,達到 27%。

OPPO 位居次席,出貨量為 400 萬部。在前五名的品牌中,OPPO 同比下跌最少,并且市場份額也從 16% 增長到 19%。小米、vivo 以及 realme 分列第三到五位。與此同時,從東南亞五大主要市場來看,三星在泰國、越南以及馬來西亞依舊占據著榜首的位置,領先優勢也很明顯,在印度尼西亞也與 OPPO 并列第一。

一位長期追蹤東南亞手機市場的分析師告訴鈦媒體 App,三星在東南亞拓展了更多的渠道活動,對庫存的調整也更為順利,相對來說優勢比較明顯。當然,國產手機的勢頭也很迅猛,也對三星制造了不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雖然處于 "others" 陣列中,但從增速上來看,則是實現了逆勢增長,出貨量年同比增長 18%。Counterpoint 的報告指出,2023 年第一季度,市場對 iPhone 13 和 14 系列的需求旺盛,印度尼西亞的 iPhone 出貨量也有所增長。

不僅僅是在東南亞市場,放眼全球手機市場,在一季度全球前五品牌中,蘋果也是唯一實現出貨量正增長的品牌。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也顯示,蘋果第一季度來自于 iPhone 的營收為 513.34 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 505.70 億美元,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依舊是蘋果最大的收入來源。

對此,上述分析師對鈦媒體 App 表示,東南亞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分層較為明顯,高端市場雖然出貨量占比較少,但是對應的消費群體受到經濟環境影響較小,基本不會影響到換機的購買決策。對比之下,低端和中高端手機市場受到大環境影響更大,在購買上會更加謹慎,更換手機并不是一個必須項。

Counterpoint 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越南的手機品牌廠商仍在尋求推動低端智能手機銷量增長,菲律賓的低收入家庭對低端智能手機的購買力受限。高端(6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4200 元)以上)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繼續上升,年同比增長 4%;中高端(201 美元至 6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400 元至 4200 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整個地區受影響最大。

對于今年東南亞手機市場的發展走勢,多名分析師都給出了保守的觀點,認為重回正增長依舊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雖然東南亞的旅游業開始逐步恢復,經濟環境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短期內消費意愿還是很難增長,加上換機周期的延長,依舊面臨不小的挑戰。

不過,人口的增長,加上中產階級群體的擴大,相比較飽和的中國市場,東南亞市場仍舊是有很大的增量空間,未來可以期待一下。Canalys 預計, 2024 年的情況會有所不同,與 2023 年相比,該地區的出貨量將增長 7%。

而對于小米、OPPO 以及 vivo 等國產手機廠商來說,蘋果逆勢增長的強勢表現,的確是有壓力。但是,在東南亞市場,國產品牌更多的是專注在中端以及中高端市場,蘋果則是面向的高端消費者。考慮到面對的消費群體的差異,即便產品定位有交叉,但核心仍不在一個競爭層面。

(本文首發鈦媒體 App,作者 / 杜志強,編輯 / 鐘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