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每日視訊:李想,微博之王

2023-06-26 09:07:06來源:ZAKER科技  

馬斯克在推特,李想在微博。

來源 |AI 藍媒匯


【資料圖】

ID:lanmeih001

作者 | 黑羊

編輯 | 魏曉

6 月 17 日,長城汽車股東大會上,其總裁穆峰對理想的一段評價炸場了。

穆峰說:" 在社交平臺營銷方面,我們看到了‘微博之王’理想…… "

李想被長城 " 封王 ",他回復:" 可惜了,無法收購微博……這么大一個金礦,只有 36 億美元的市值,比汽車之家都便宜。" 說完這句,還順便 @微博老大 " 來去之間 "。

作為 " 微博之王 ",李想怎么能沒有收購微博呢?畢竟另一個新能源車大佬馬斯克 " 推特治司 " 效果顯著,然后就買下了推特。

" 王 " 雖然不能直接擁有微博,但他太愛在上面發言了。

今年年初至今,李想共發了 40 條原創微博,而整個 6 月的第二周,他發了 9 條原創,算上轉發,其在 8 天內發的微博數達到了 27 條。

內容包括罵粉絲、diss 友商、談論公司治理、行業觀察、以及各種吹牛 X ——這種即能引發業內矛盾,又能激起流量圍觀的言論,就是李想式微博風格。

可能這不算什么,但對比起來,造車新勢力三兄弟中的另外兩位,在微博上就顯得沉默很多——今年,何小鵬發了 19 條微博,李斌只發了 1 條。

李想這么喜歡發微博,這和理想汽車的近況不錯有很大關系。

其 2023 年一季度季報顯示,理想汽車總交付量為 52584 輛,同比增長 65.8%,總收入為 187.9 億元,現扭虧為盈,單季實現凈利潤 9.3 億元,而另外兩位,依舊在虧損和交付量受限的泥潭中打轉。

按照以往的慣例,理想汽車在上升期的時候,身為 CEO 的李想便踏進微博輿論場中,或左右逢源、或大罵四方。

李想飄了

因為理想汽車扭虧為盈,身為 CEO 的李想又在微博上出言不遜," 李想飄了 " 這種聲音不絕于耳。

比如 6 月 19 日,有人在微博上指理想汽車抄襲友商,他回應:" 連車輪都是你們家發明的 "。

當天他下一條微博是:其實我的微博都是 Mind GPT 生成并發布的,他擅長上網沖浪和在線懟人,我負責線下和藹可親。微博的言論不能代表我個人。

為自己辯解,順便還秀了下自家的大模型產品,除了飄,李想還被人說是 " 拿污點當廣告 "。

微博之外的新能源車戰場上,理想汽車賣得確實不錯。其 2023 年 Q1 財報顯示:理想汽車季度交付量達到 52584 輛,前三個月分別交付 15141 臺、16620 臺、20823 臺。

這組數字面前,蔚來和小鵬的交付量提起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上述 Q1 財報,是理想汽車在今年 5 月 10 日發布的,到今天一共 42 天,我們截取了這些天李想的共 56 條微博(轉發算在內)作為樣本——在銷售量喜人的前提下,李想憑借微博,成為理想汽車的最大品牌代言和新聞輸出。

比如," 理想汽車全部車型家用交流充電樁安裝比率突破 75% ",被多數媒體引用為新聞標題;" 理想 ONE 的所有庫存已經賣光了 ",是在回應年初以來市場一直傳言的理想庫存告急問題;"50 萬元以上乘用車銷冠 ",是在秀肌肉;" 可惜了,無法收購微博…… ",看似回應長城汽車,實際是在調戲微博……

而 6 月 13 日," 問界 M7 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HW(華為)的超強能力直接讓理想 ONE 的銷售崩盤、提前停產。" 李想試圖講述另一個版本的理想 ONE 停產故事。

銷量上去了,在微博上,李想現如今的言論并不總是大殺四方了。

很久以前,大概在 2019 年初代理想 ONE 剛上市那會兒,李想徹夜守在微博上,與反對電動車采用 " 增程式 " 技術的各界人士互撕,目標從汽車工程師到普通網民,言辭從善意的技術普及到直接罵出 " 這幫臭搞技術的 " ……這樣罵戰持續多日以至于見諸各界新聞,李想當時因此成為 " 增程式 " 技術為數不多的守護者和戰神。

無疑,當年 " 親自下場教做事 ",也為理想汽車的初期賺足了眼球——而那時造車新勢力理想、蔚來、小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還能三分天下。

李斌和他的用戶在 APP 上相互恭維,微博幾乎形同虛設;何小鵬學師傅雷軍那樣成為自家產品不折不扣的轉發機器,李想呢?李想說靠 " 微博股票賺了兩三倍,只有(獲利)萬八千。"

李想需要微博

李想太需要微博了。

剛才說了,李斌有自己的場子,干脆不跟大家一起玩,何小鵬的微博看不看沒什么區別,只有李想,一天到晚的立人設、比數據、下場懟人,制造新聞。

當然是為了理想汽車。

一直以來,理想汽車在品牌宣傳等費用上卡的很嚴格,甚至得名 " 摳廠 " 的稱號,李想本人也曾在微博上表示:(理想)品牌市場費用率是 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關、活動、廣告、車展、發布會、車主運營等,幾萬元的費用我都要審批,避免亂花錢。

他還說:0.6% 的費用一年也有 6-7 億了,不投硬廣告還是不少的。但實際上,理想汽車公布的 2022 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 452.9 億元,其中市場營銷及推廣費用占總營收的 2.23%,為 10.1 億元。

一個事實是,在李想早期的創業中,無論是泡泡網還是汽車之家,都不折不扣的擁有信息傳播屬性。李想是造車人中最懂媒體的行家。

所以,李想手撕自媒體大 V、曝光行業投放黑幕、揭露造謠栽贓或與其他汽車廠商大佬互懟,這些言論,除了展示真我的一面,也在無形之中助推理想成為新聞。

另外一點是,理想正在轉型。

最近,李想在微博與網友交流中說:我們核心關注的一直都是 BBA 的盤子。

6 月 13 日,他重申:" 本周我們僅通過三款 SUV,超過了 BBA 任何一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全部 SUV 產品的銷量之和;隨著純電車型以及明年理想 L6 的交付,我們有信心在 2024 年實現總銷量超過 BBA。哪怕聚焦高端家庭用戶這個細分市場,也可以做出非常大的規模。"

雖然理想依靠成功的產品定位讓旗下的三款車銷量節節攀升,并有望借助 L6 與 BBA 扳手腕,但不可否認,將要在明年面世的理想純電動車,仍舊充滿迷霧。

這樣看來,趴在微博上動輒些小作文的李想,并不輕松。

一方面趕要超 BBA,一方面又要給新的理想注入信心,另一方面他其實一直再不遺余力的告訴人們,理想是家怎樣的公司。

截止 6 月 21 日下午,他的一篇微博長文,留給了團隊。

他問:前面一篇熱門文章的留言里,很多人特別關心為什么 2022 年 9 月的時候我想要停掉理想 L7 車型?我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他回答的最后一句是:怎么判斷一個團隊的好壞?能夠專治 CEO 各種不服的團隊,就是好的團隊。

看上去是夸團隊,本質上是夸自己。

馬斯克在推特,李想在微博,后者造車這塊暫時還追不上,但社交媒體口嗨上,倒是半斤八兩了。

今日話題

你經常看李想的微博嗎?

來評論區我們聊聊 ~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