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政策出臺!預制菜將成下個風口?

2023-08-04 21:18:16來源:ZAKER科技  

作者:司梓楠

編輯:大 今

出品:今日商訊


【資料圖】

8 月 2 日,預制菜板塊早盤異動拉升,部分概念股大漲,惠發食品漲停,味知香、海欣食品、紫燕食品等跟漲。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預制菜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目前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超 7 萬家,主要包括原料供應、預制菜生產、速凍食品、連鎖餐飲和零售五個方向,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

此次 A 股多只預制菜概念股大漲,系與發改委公布的 " 二十條 " 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有直接關系。

預制菜 " 風口 " 強勁

7 月 31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提到,要積極培育 " 種養殖基地 + 中央廚房 + 冷鏈物流 + 餐飲門店 " 模式,挖掘預制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制菜基地建設,充分體現安全、營養、健康的原則,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標準化水平。

這也不是預制菜首次出現在頂層文件中,早在今年 2 月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即《關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就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在今年上半年,各地積極響應中央精神,陸續出臺了相應預制菜產業扶持的規定,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正大力度推動著預制菜產業發展,政策紅利將持續釋放,如今的預制菜行業已經迎來了發展的東風,萬億賽道炙手可熱。

為何頻頻提及預制菜

從一號文件釋放的重農強農信號可以看出,預制菜與民生問題緊密相連。

預制菜產業涉及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市場消費等多個環節,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泛,被認為是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是推進 " 菜籃子 " 工程提質增效的新業態,是農民 " 接二連三 " 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對促進創業就業、消費升級和鄉村產業振興具有積極意義。

" 一頭連著種植業、養殖業,另一頭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 ",預制菜是一盤菜,更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重要驅動力。

預制菜成為產業投資的 " 新風口 "。

伴隨著消費升級加速,市場需求釋放等諸多因素影響,預制菜正憑借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成為資本關注度較高的新賽道。據悉,2022 年預制菜行業融資案例超 30 次,其中超過千萬元融資金額的案例占總案例的 60%,預制菜備受資本青睞。

艾媒咨詢預計,2023 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 5100 億元,2026 年將達 10720 億元。

但在市場供需兩旺、高歌猛進的情況下,作坊式生產、冷鏈配送基礎建設不完善、缺乏規范約束等諸多 " 痛點 " 也為預制菜行業未來的品質化發展埋下了隱患。

站在 " 風口 " 上的預制菜,仍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

預制菜困局

新鮮的食材、恰當的火候、絕佳的口感,自古以來,中國人對于高品質美食的追求孜孜不倦,而這也成為預制菜廣泛推廣的難點。

中國人對于食物最高的評價便是 " 鮮 ",工廠化、標準化的口味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味蕾,加上運輸時間較長,預制菜往往會讓消費者們覺得 " 不夠新鮮 ",而現有的制作技術卻難以兼顧長期貯存、運輸方便和口感,消費者往往會對預制菜 " 望而卻步 "。

預制菜品質的參差不齊也經常遭受消費者詬病。目前預制菜行業在保質方法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上還不夠規范,未能保障運輸過程中的全冷鏈環節,導致不少消費者直呼 " 太難吃了 "。

江蘇省消保委前段時間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八成消費者表示購買預制菜時遇到了食材不新鮮、菜品變質腐敗、包裝破損、存在過期等問題。

品質不佳揭示的是預制菜行業仍缺乏完善的食品標準體系。作為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制菜行業沒有嚴格的規范約束,在原材料品質、添加劑的使用以及口味調控等方面都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而消費者在 " 吃過幾次虧 " 之后,對整個行業的信任度不斷降低,難以建立品牌信任度。

近兩年,預制菜行業也經歷著殘酷洗牌," 大魚 " 搶食物,不少中小品牌被淘汰,曾經高調入局的瑞幸前 CEO 陸正耀和趣店,曇花一現之后迅速出局。

從市場預期和政策支持來看,預制菜仍處在紅利期,但在這萬億潛能的競爭藍海中,產業化規模化的企業也許能抓住時代的風口,而更多的企業會是鎩羽而歸。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