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為了存檔人類文明,他們決定把 30000 件作品送上月球。

2023-08-11 06:09:17來源:ZAKER科技  

因為地球太亂,一群藝術家正準備把作品送上月亮,好在那里存個檔了。

這,可不是啥科幻電影里的劇情,而是發生在咱們身邊的真事兒。

一個名叫塞繆爾 · 佩拉爾塔的物理學家兼藝術收藏家,就發起了一項叫月球法典( Lunar Codex )的計劃。


(資料圖片)

計劃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收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的作品,把它們打包送上月球。

故事開始于 2020 年,當時正值新冠大流行,并且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國際局勢也越來越混亂。

世界末日對人們來說似乎已經不再是遙遠的傳說,于是這個項目成立了。

為的,就是把各類的藝術品備份到月球,讓它們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見證。

流浪地球電影▼

而月球法典一出,也收到了各國藝術家們的喜愛,目前,來自 158 個國家( 包括中國在內 )和地區,超過 30000 名藝術家的作品正準備上上天。

作品形式也各式各樣,有在畫廊或者藝術館里展覽過的攝影、繪畫作品。

有精心挑選的小說作品,從浪漫小說再到驚悚懸疑,各個題材幾乎都有涵蓋。

( 不過這封面,怎么感覺有股濃烈的網文風撲面而來。。。 )

甚至還有近幾十年來的一些音樂、詩歌、電影電視作品。說實話,這項目的天馬行空,讓人多少有種碰到了 " 網絡詐騙 " 的既視感。

但這項目計劃的詳盡、藝術品存儲方案的巧妙,并且還有 NASA 的背書。。。都在告訴世超,這東西假不了。

這么說吧,藝術家們肯定沒法子自己發火箭,月球法典項目,其實是和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合作推進的。

月球法典一共有四個子項目,計劃分別把這三萬余件藝術作品送到月球上去。

去年,第一個名為 " 獵戶座系列 " 的子項目,已經跟著 NASA 的阿爾忒彌斯 1 號任務發射升空,不過它不會登陸月球,只是試著繞月飛行然后回來( 有點可行性試驗的味道 )。

之后的三個項目,則和 NASA 簽訂了合同,將會在今明兩年搭乘商業火箭將這些作品送到月球南極。

不過這里面世超比較好奇的是,這么多的藝術作品要怎么打包好送上月球?

總不能搞個 U 盤,把這些作品都轉換成數字信號存儲進去吧,這多少有些不夠 " 藝術 " 了。

顯然,科學家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合理保存這些,整出了個納米膠片技術( NanoFiche )。

看到名稱,大家估計也能猜出這項技術到底是什么?

說白了就是更加微小級別的膠片技術,像下面這張圖,就是一個硬幣大小的納米膠片在顯微鏡下的效果。

一張這樣的膠片就能包含成百上千張方格,每個方格的像素是 2K*2K 。

放大這些方格之后會發現,每幅作品都有三個,這其實是構成作品顏色的 " 紅、綠、藍 " 三個通道。這三個通道,通過組合就能還原成原始作品。

文字作品的話相對來說會簡單一點,一頁文字一張就 OK 了。

至于音樂這類涉及到聽覺的藝術作品,一般會轉換成樂譜、波形頻譜圖像或者六進制編碼的 MIDI 文件刻蝕在膠片上面。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視頻類的藝術作品暫時還沒找到更直觀的儲存方式,只能簡單地把它們轉換成數字信號存儲到數字存儲卡中。

話說回來,在尋找膠片刻蝕材料上,科學家們也是費了好大功夫,期間甚至還嘗試過用金子。

比如下面的圖片,就是在金板上用納米膠片技術刻蝕的 "MEMORY"S CHILDREN" ( 記憶中的孩子 )整本書。

看起來效果還不錯,理論上金子是可以承受比較惡劣的環境的,但無奈它太重了,火箭帶著它去月球恐怕還有點難度。

不過好在最后找到了鎳這種很難受到溫度、濕度影響的材料,并且用納米膠片技術在它上面刻蝕時,能夠在更小的地方內存儲更多的信息,分辨率比金材質高多了。

鎳( 左 )和金( 右 )的尺寸及存儲信息對比▼

這些藝術作品存儲好后,會被分裝在蜂窩狀的 MoonBox 中,最后合并裝到一個 DHL MoonBox 罐中,固定在火箭著陸器的結構上。而現在,它們差不多已經萬事俱備,只差上天了。

當然,把藝術品送上太空這么拉風的事情,也不是人類第一次干了。之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過類似的嘗試。

早在 1969 年,阿波羅 12 號帶人類登上月球時,它就攜帶了一塊瓷磚,上面有一些藝術家的繪畫作品。

1971 年,為了紀念 14 位犧牲的宇航員,阿波羅 15 號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刻有他們名字的紀念牌和一個鋁制的人形雕塑。還有日本的花藝師東信康仁,說來你可能不信,他曾在 2014 年和 2017 年用氦氣球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太空中。國內,也有藝術家搞過這樣的嘗試,像 2021 年徐冰就發射了一個名叫 " 徐冰天書號 " 的火箭,在火箭外殼寫滿了他的作品。不過最后也沒發射成功。。。至于這次的三萬多件藝術作品能不能順利送到月球,就還得等過幾個月后火箭發射之后才能知道。

而上面存儲的藝術作品,未來我們的后代或者地外文明能不能解讀出來,我們現在也不好說。

但至少在世超看來,不斷探索未知,不斷征服星辰大海這件事兒,本身就挺藝術和浪漫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