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嚴肅查處亂罰款等 涉企收費須在陽光下運行

2022-09-07 08:22:42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持以改革激活力,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深入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嚴格劃定權力邊界,嚴肅查處亂罰款、收過頭稅費等行為。

企業負擔問題關系市場主體生存與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影響更甚。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涉企收費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正在開展的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中,一些地方的違規、不當收費或罰款引起熱議。

客觀說,“三亂”(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問題)在一些地方、部分領域仍時有發生,國務院督查、各地審計還能發現一些問題。“禁而不絕”的重要原因在于“三亂”具有復雜性、隱蔽性,雖然法律和文件明確的項目總體上規范執行了,但仍有個別部門單位自立名目、自定標準或隨意執法。有的行業協會、商會依托部門職責或壟斷地位,搞強制收費、重復收費、違規收費等。

今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加之實行大規模減稅降費,各地財政收支矛盾加大。這種情況下,有的地方、部門容易產生通過“三亂”搞創收的想法。這種行為無異于飲鴆止渴、竭澤而漁,不但加重市場主體負擔、消減助企紓困政策效果,大規模減稅降費紅利受到侵蝕,還影響經濟恢復發展。當前,在推進助企紓困、實施減稅降費的同時,必須對“三亂”問題保持高度警惕,堅持不懈嚴肅整治。

要加大懲處力度。“三亂”問題時有發生,說明一些部門或單位覺得這種行為收益大而風險小。為此,必須保持高壓態勢,進行常態化整治,通過檢查督查、明察暗訪、企業舉報等,斬斷“向企業亂伸的手”,對各類“三亂”行為要公開曝光、嚴厲懲處,推動不斷規范收費行為。

要完善長效機制。近年來,財政部集中公布中央和省兩級收費目錄清單,打造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張網”。同時,明確“一張網”之外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企業有權拒絕繳納并向有關部門舉報。

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通過給社會一本明白賬,基本實現“陽光收費”。但現實中涉企收費還涉及多個方面,今年四部委聯合開展的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重點聚焦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等領域。“三亂”的復雜性、隱蔽性增加了整治的難度,必須多部門協同、全社會監督,標本兼治,確保收費和罰款做到規范、透明。

在行政處罰中,應強化規范執法,防止逐利執法、過度處罰。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要依法合理細化具體情節、量化罰款幅度,堅決避免亂罰款,嚴格禁止以罰款進行創收。這些體制機制上的舉措,有助于從源頭上防止“三亂”,必須嚴格執行到位,提高治理水平和效能。

還要落實紓困政策。今年我國實施力度空前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各地要算大賬、長遠賬,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決不能打折扣、搞變通,或者征收過頭稅費,確保政策紅利充分、及時、有效惠及市場主體。(曾金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