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筑巢引鳳”集智聚才 東河區疏通人才“源頭活水”

2023-06-15 08:27:42來源:包頭新聞網  

化身招聘專員,為高校畢業生現場推薦崗位講解政策;化身人社專員,深入企業聞企聲、知企情、解企難……近年來,為更好地穩就業、保民生,切實服務保障企業用工需求,集聚各類人才來包創新創業,東河區人社局下大力氣構建以人才吸引人才、以人才發展人才的“回流”強磁場,努力推動形成人才進東河的良好局面。

“人社專員”進企業


(資料圖)

開辟人才工作“新路徑”

“我們對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進行了摸排,最終有9家重點產業領域企業參與報名,緊缺人才需求崗位16個,計劃引進人才30余人。如果這些人才能夠及時入企,將助力企業節能減耗,節約生產成本。”王冠楠是人社局42名人才服務專員之一,主要負責動態跟蹤企業和人才需求,及時從政策解讀、待遇落實、項目申報等方面為企業與人才排憂解難。他說,東河區人社局組織專班工作組深入轄區各大重點產業領域企業進行走訪,將“事業編制企業用”等最新人才政策上門送到企業,受到了企業一致好評。

連日來,東河區人社局通過召開座談會、人才調查、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對“事業編制企業用”等最新政策進行詳細解讀,摸清企業人才培養計劃及用工需求,了解企業當前經營狀況、運轉規模及發展前景,與企業管理層溝通交流人才扶持政策,征集重點產業領域企業緊缺急需人才崗位計劃,摸清走訪企業專業人才及技能人才的實際情況和用人需求,并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給予政策解答及指導,做到精準服務,切實做到了“按事找人”,將事業需要、崗位需要跟人才的秉性、特長優勢有機結合,引最需的人才、引有真本事的人才。

筑巢引鳳

花香“蝶”來助發展

“把招聘會開在商場里,搭建了更加便利化、多樣化的交流平臺,不僅給招聘雙方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更為商場帶來了不少的客流量。”6月10日,以“商圈發展促就業政策援助穩就業”主題專場招聘會在東河區吾悅廣場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企業走進商圈招聘,讓優秀企業帶上產品云上“亮相”,目的就是以更真誠、真實的面貌向求職者推介就業。

“選擇來包頭盛泰參加面試,我看中的就是‘盛泰零部件’這塊重點企業金字招牌,也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鋁合金車輪生產廠家。它意味著以后在東河區從事鋁能源行業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求職大學畢業生小楊告訴記者。

為全力服務好鋁業園區企業發展,東河區人社局聯合包頭人力資本產業園優勢企業,開展了一系列人力資源服務專場招聘對接會。“比起大型招聘會的大海撈針,這樣的小型點對點入企招聘會效果更好,求職者在參加面試對接會之前已經對企業及崗位有了相應了解,參加面試和招聘形式針對性更強,互動更好,招聘效率也更高。”前來面試的一位求職者說。

今年以來,東河區在企業用工“招得來”和“留得住”上下功夫,利用包頭人力資本產業園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聚優勢,依托人力資本產業園45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及勞務派遣機構,為125家企業服務各類人才1000余人次,舉辦了招聘會4場,提供1000余個崗位,達成意向580余人次。累計為鑫元、雙良、新特硅等10余家新能源企業開展招聘,補充重點企業員工200余名,發布招用工崗位信息1600個。

一系列招聘活動是東河區推進“雙招雙引一優化”重要舉措之一。東河區人社局積極對接大型商超,為求職者們送崗位、送政策,持續打造就業有溫度、招才有保障、服務有提升的暖心就業活動,提高就業服務精細化、精準化水平,持續激發轄區就業市場更大活力。

厚植“沃土”

建強人才“孵化器”

人才資源不同于其他資源,并非“一錘子買賣”。只有做好人才保障、做優人才環境、優化人才關愛體系,才能形成人才的“磁吸效應”。

目前,東河區已聚集中國·包頭人力資本產業園、內蒙古傳家教育文化創業孵化基地、東河吾悅廣場孵化基地等孵化器14家,為767家入駐企業提供場地支持、就業創業服務,吸納帶動就業人數2772人,基本形成全鏈條銜接、一站式服務、高效率轉化的創新創業生態。

人才引進只是第一步,如何科學合理培育使用好人才,突出人才效能,發揮人才創新創業功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才是關鍵。

“非常感謝人社局把企業帶進校園,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當前熱門企業崗位需求,對就業擇業方向也有了更明確的規劃。”6月初,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進校園活動交流互動環節中,2023屆畢業生小李就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方面就業方向和前景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同步,區屬2家優質企業詳細介紹了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和晉升機制等情況,充分發揮了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促進作用,給高校畢業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為下一步開展見習及就業工作做鋪墊。

近年來,東河區人社局立足地方實際,強化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養,厚植“沃土”,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推行“人才+高校”“人才+產業”培養開發模式,與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推動院校與企業間的高效率溝通、高頻次對接、高質量合作,促進高校在科技、人才、學科優勢與包頭資源、產業優勢全面對接,讓校企地三方在政策落實上共振,切實解決企業引才難、用工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推動高校與地方雙向賦能、雙向服務、同頻共振。

隨著包頭市企業用工“十條”等政策的持續落地,在推進各類人才匯聚東河區的實踐中,東河區人社局將努力構建起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為支撐、以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為基礎,流程優化、服務智能、便民高效的人社服務新格局,不斷書寫“東河吸引人才路徑”新成就。

(記者:張富博;通訊員:全娜;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