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天下!想從上萬個零部件中擠出油水,車企把供應商逼向懸崖邊緣
作者| 蘇 鵬
編輯| 盛 夏
一輛汽車擁有近 2 萬多個零部件,約六成需要車企進行外購,在行業競爭加劇、企業普遍追求降本增效的當下,汽車制造商們試圖從 1.2 萬個零部件中擠出油水。
(資料圖片)
近日,一封《保護中小汽車零配件實體企業刻不容緩——致長安汽車采購部的申訴函》揭開零部件供應商的生存困境。該函稱,因價格戰引發部分車型滯銷,長安將對供應商未結貨款直接扣款 10%。長安汽車隨后回應稱," 直扣產值 "、" 直扣貨款 " 等內容系不實信息。
巨頭的日子也不見得舒緩。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在今年初曾表示,他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購公司總經理贈送的一把寫有 " 快刀斬亂麻 " 的刀,希望博世能配合降價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一直以來,主機廠在整零關系上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但 " 榮辱與共 " 的整零關系,并不是建立在絕對的平等之上。" 當主機廠遇到經營難題,就會把很多供應商叫來,一刀切地強勢要求他們降價,壓縮經銷商的利潤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一位供應商人士告訴 36 氪 AUTO。
2020 年,當財年的凈利潤大跌 86%,豐田首次在合作中途要求供應商降價,以實現成本控制。但這次不一樣,不是哪一家車企出現了經營難題,整個汽車制造業都在與虧損做斗爭。今年以來,車市價格戰累加燃油車市場份額的萎靡,削弱了一眾傳統車企的盈利能力。
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 24% 至 819 億元,汽車行業利潤率為 3.8%,顯著低于整個工業企業 4.9% 的平均水平。
" 除極少數幾家汽車制造商外,今年即使是業界表現最好的汽車制造商在要求其供應商控制成本、降低零部件價格方面也變得非常嚴厲。" 一時間,主機廠與供應商的關系變得緊繃起來。
價格戰 " 禍及 " 供應商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表示,2022 年國內市場上在售新能源車型達到了 372 款。各家車企為了在新能源市場占據有利位置,依然不遺余力地在推出新能源產品。
當內卷變得更為激烈,從價格上撕開突破口已經是車企們的慣用打法。比亞迪和特斯拉不斷下探主銷車型的價格區間,以此在新能源市場攻城略地。而那些相對弱勢的品牌們,只能用犧牲利潤的方法來守護自己原本就不大的份額。
以價換量是價格戰的基礎邏輯,但這套打法的負面作用顯而易見:車企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低。
因此,車企們迫切需要降低制造成本來提高毛利率,為自己爭取更多的降價空間。有行業內人士表示,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式有多種,比如提高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推進零部件通用化、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但內部成本控制總有極限,且難度較高、研發周期較長。
對此,壓低供應商的供貨價似乎成了切實可行的有效辦法。" 一輛車的物料總成本,有大約 60% 來自外購零部件,供應商是主機廠控制成本的一大突破點 "。
成本壓力開始轉接到零部件供應商身上。" 最近主機廠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與供應商進行談判的時候態度越來越強硬。" 一家二線供應商內部人士告訴 36 氪 AUTO,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開始以自身體量為談判籌碼,進一步壓低供應價格。
按照市場慣例,主機廠平均每年會要求供應商降價 2%~5%,但主機廠也會提高同年的采購量來平攤降價帶來的利潤損失,"5% 是一個平衡線,降價幅度控制在 5% 以內,主機廠再增加一定采購量,供應商仍可以用規模化來保證利潤。" 上述供應商人士說。
來源:視覺中國但在今年,由于價格戰的開打,主機廠盈利能力開始受到損傷,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開始有意打破這條平衡線,要求將供貨價格降低到 5% 以上,但訂單量卻沒有進行相應的提高。另據報道,有供應商表示,在汽車價格戰打響后,長安汽車就開始加大對供應商的壓價力度,公司的盈利空間也因此遭受擠壓。
今年 3 月,一項由蓋世汽車發起的 " 供應鏈降本 " 行業調研結果顯示,3000 名行業人士中有 74% 表示,相較往年,今年車企提出的降價要求明顯提升,超半數企業被要求的降價幅度在 5%~10%;較為夸張的情況中,也有供應鏈企業一次性被要求降價 20%。
該調研還指出,供應商的降本手段較為單一,多以壓低原材料價格、控制人力成本為主,而不是通過技術來實現降本。還有供應商對 36 氪 AUTO 表示,一些主機廠還試圖通過減少對供應商原材料采購成本的補貼,減少生產資助的方法來轉移成本壓力。
供應商如履薄冰
在汽車產業鏈條當中,主機廠處于中心地位。除了寧德時代、博世等頭部供應商巨頭外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外,二三線及以下零部件供應商的客戶群體極為單一。
有三線動力電池高管對 36 氪 AUTO 形容零部件供應商的處境," 有 5 家以上客戶就能躋身一線,2 家客戶就能讓自己活得不錯。"
這里的市場規律是,供應商們主要依附于主機廠生存,為了拿到賴以生存的訂單,供應商通常會以主機廠為圓心進行運轉。比如,小型零部件供應商會將工廠建設到主機廠客戶所在的城市,甚至有供應商會為主機廠成立專門的研發小組,"24 小時為主機廠待命 "。
一家位于杭州的軟件供應商曾經為上汽提供服務,該供應商的員工回憶初期的合作細節," 每天都處于待命狀態,一旦上汽那邊的合作遇到問題,(我們)立馬買最近一班的高鐵去上海幫忙解決問題。"
從初期就確立的不對等關系,會貫穿合作的整個周期。
為了保證主機廠現金流的健康, " 長賬期 " 已經成為供應商和整車廠合作的潛規則。通常,由于程序的繁瑣,整車廠的回款周期在 6 個月 -9 個月之間,在這段時間,供應商需承擔龐大的生產成本。" 原材料采購、工廠生產、物流費用都需巨額成本,回款沒有到賬只能自己承擔。"
但沒有人能保證供應商在既定的周期內能拿到全部回款。" 即便到了回款周期,一些強勢的主機廠也會給出各種理由來減收賬款和延期付款。" 有供應商內部人士對此抱怨道。
來源:視覺中國強如巨頭博世,也曾面臨主機廠拖欠貨款的局面。2020 年,博世中國甚至采用停止供貨,加收利息的方式來追回拖欠已久的回款。" 博世是一級供應商,他需要拿到錢去支付二級、三級供應商的貨款。" 上述人士表示。
冗長的回款周期一邊讓供應商飽受資金壓力,一邊也讓主機廠的采購部門成為壓力最大的部門之一。" 因為每天要想盡各種辦法搞定供應商的催款,并找一切理由壓低供貨商的采購價格。" 有傳統車企的內部員工告訴 36 氪 AUTO,甚至有的車企還會強迫部分員工到采購部門輪崗," 鍛煉他們的抗壓能力。"
在一些銷量情況欠佳的主機廠,壓價和拖欠供應商貨款已成為了采購部門的主要考核指標之一。
即便有供應商愿意在回款方面做出讓步,也并不意味一定可以拿到主機廠的長期合作權。對于一些提供內外飾件、座椅、車燈、保險杠等低技術含量配件的供應商,他們始終處于危險狀態。" 以前為車企供貨,形成定點合作關系后,在合作周期內被換掉的可能性不大。" 但現在車企們降低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 一旦有相同供應商拿出價格更低的產品,車企們就會萌生更換供應商的想法。"
一個直接的例子是,出于降本考慮,一家自主車企的主銷車型臨時更換了另一家供應商的扶手箱。" 單一成本僅相差不到 5 元,但就因為這個差價,最初的供應商被踢出局。" 有業內人士透露。
被轉型放大的矛盾
供應商與主機廠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次長安汽車與供應商曝出的拉扯戰,也體現出傳統車企當下的生存困境。
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以 50.87 萬輛的銷量占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近四成的份額,而特斯拉中國則以 13.74 萬輛的表現位居第二,占據 10.5% 的市場份額。兩者已經占據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半壁江山。
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很難賺到錢,而固守的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萎靡。除了比亞迪和特斯拉等少數車企外,其余車企的生存處境并不理想。
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認為,當企業達到千億級別的收入規模后,15%~25% 的產品毛利率是一個健康生存的汽車企業的基準要求。
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三家千億級別企業,一季度毛利率分別為 16%、4.01% 和 9.83%。按照李想的標準,除了長城汽車外,廣汽和上汽兩家傳統車企巨頭均未達到健康生存線。
來源:視覺中國" 傳統車企的業績壓力都比較大,大家都在尋找控制成本的方法。" 一位獵頭表示,車企在人才招聘方面,其他崗位去年跳槽平均有 30% 左右的薪資漲幅,而同樣的崗位今年 " 可能只有 10% 左右的薪資漲幅 "。
行業轉型帶來的經營壓力擺在眼前,慌不擇路的傳統車企們也將壓力轉嫁到供應商身上。
" 有很多車企認為,他們給供應商的采購單逐年增多,僅憑這一點,供應商就有必要用降價策略幫車企渡過難關。" 有多位供應鏈人士向 36 氪 AUTO 透露,已有車企試圖和供應商重新簽訂供貨合同來緩解壓力,新合同主旨為 " 分 2 年~3 年的時間,來完成供應訂單 30% 的降幅 "。" 平均下來,一年的降幅要降 15% 左右 "。
另一個潛在的危險是,憑借著供應鏈垂直一體化的優勢,特斯拉和比亞迪依然有極大的降價空間。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單車利潤率已經高達 1 萬元,而自主車企的單車利率平均值為 5000 元。" 這也意味著,當比亞迪將價格壓低 5000 元,我們就要賠本來應對。" 上述人士直言道。
為了實現最大程度生產降本,越來越多車企試圖實現關鍵零部件的自產自研。包括長城、吉利、通用、本田、大眾、豐田、PSA、奔馳等車企都有自研動力電池的打算。
波士頓咨詢公司高級顧問 Xavier Mosquet 表示,目前許多制造商有意自己主導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以避免內部制造的成本和復雜性。" 有一些汽車制造商在某種程度上希望繼續購買零部件,并進行最終的整合。"
零跑自研自產的部分已經覆蓋 70% 的整車成本,"10 萬塊錢的成本,其中有 7 萬塊錢零部件是零跑自制的,如果外購有 10% 毛利空間差價,零跑就比別人有 7000 塊錢的競爭力。" 朱江明透露,隨著規模效應擴大,未來會有更多研發成本得到平攤。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置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 "36 氪 Auto",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世界觀天下!想從上萬個零部件中擠出油水,車企把供應商逼向懸崖邊緣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作者|蘇鵬編輯|盛夏一輛汽車擁有近2萬多個零部件,約
-
看熱訊:困在暴食中的“電子小豬”與流量畸形秀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組作者|黃瓜汽水編輯、制圖|渣渣郡在電影《七宗罪》
-
合新六城際鐵路進展如何?安徽省發改委回復-當前報道
近日,有網友在安徽省發改委網留言咨詢目前合六城際鐵路的進展如何
-
專訪安永政府及公共事業服務部合伙人于燕:抓好城市碳中和,“雙碳”戰略就成功了一大半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二十大報告
-
近三年研發投入增逾50% 正大天晴發布首份ESG報告-世界熱聞
2022年研發投入34 6億元,新增專利申請600項,員工健康安全費用投入121
-
P3 Group電動車充電報告:充電20分鐘,哪款車續航最長?|天天新資訊
P3Group電動車充電報告:充電20分鐘,哪款車續航最長?蓋世汽車訊當前
-
突發!印度突然“ 發動襲擊 ”!小米,vivo,oppo 挺住。。。
莫迪露出真面目了。。。文丨王晶華沒時間看文章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視頻
-
今日熱門!卡普空 40 周年紀念網站上線,這波回憶殺我給滿分!
不知道各位游戲差友,看到這張卡普空40周年的封面海報,能認出幾個經典
-
【環球熱聞】你家的智能助手,為啥總能讓爸媽們把持不住?
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爸媽們對AI語音機器人的組合,似乎毫無抵抗力
-
7000 多個小組說關就關,美國貼吧的用戶這次徹底瘋狂! 世界快看點
用戶造反、平臺癱瘓,這幾天,有美國版貼吧之稱的Reddit可謂是過得水深
-
試圖搶占先機!谷歌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在線購物領域
財聯社6月15日訊(編輯牛占林)科技巨頭谷歌正在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
【環球熱聞】法國橫插一手!特斯拉下一個超級工廠選址仍有懸念
財聯社6月14日訊(編輯牛占林)當地時間周三,法國數字轉型和電信部長
-
“極星”亮相 2023 碳博會:內飾采用可回收材料,塑化劑比重從 45% 降到 1%
作者|雪小頑編輯|蘇建勛2023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上,新能源汽車作為助
-
環球快資訊丨中傳教授:GPT 技術是顛覆性的,未來各項技術融合后的沖擊力尚無法估量
GPT技術的發展,會不會產生對知識產權本身的顛覆性超越?語言大模型采
-
焦點快播:618 前夕,視頻號悄悄殺入本地生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新摘商業評論,作者|洛枳本地生活的戰事從未熄
-
點外賣不夠起送價,被迫湊單?兩部門出手了
你有過點外賣湊單的尷尬嗎?明明只想買一杯13元的奶茶,結果起送費卻要
-
銀輪股份(002126):6月14日北向資金增持325.06萬股 全球資訊
6月14日北向資金增持325 06萬股銀輪股份。近5個交易日中,獲北向資金增
-
全球新消息丨自營資產不良率超50%!萬向信托踩雷追債,申請加加食品控股股東破產審查
6月13日,知名食品公司加加食品(002650 SZ)公告披露,萬向信托股份公
-
當前時訊: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510)擬溢價約3.7%配售5000萬股 凈籌約2050萬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510及時富投資01049聯合公布于2023年6
-
【全球新要聞】臥春古詩原文搞笑_臥春
1、陸游并沒有寫過《臥春》一詩。2、《臥春》這首詩的內容如下:黯梅幽
-
月球13號探測器_對于月球13號探測器簡單介紹
1、月球13號是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2、也是第3個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
-
橡膠手套是絕緣體嗎(橡膠手套是絕緣體嗎還是導體)
1、絕緣。橡膠手套是用橡膠薄片或薄膜制成的一類手套,按橡膠原料或制
-
焦點快看:1分鐘帶你“打卡”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
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于6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包
-
一加 Nord 3 跑分出爐:天璣 9000 芯片,16 GB 內存 環球熱資訊
這兩天一加Nord系列智能手機「OnePlusNord3」的渲染圖已被曝光,從圖片
-
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 iOS 內測版本正式上線 天天實時
品玩6月14日訊,據科大訊飛官方消息,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再次迎來更新
-
藍豐生化凈利潤五年四虧,易主兩年后控制權或再生變
歷經一次延期后,藍豐生化(002513 SZ)年報問詢函回復終披露。6月13日
-
意外之喜?“踩雷”第一大客戶的富信科技,股價驚現漲停
6月13日晚間,富信科技(688662 SH)對早前收到上交所出具的《關于對廣
-
開一戶 50 到 100 元不等,個人養老金開戶竟成電商生意,“商品”挑花眼!開的多存的少,怎么破?
6 18將近,各個電商平臺已早開啟各種優惠活動。除了琳瑯滿目的商品,記
-
從 4 萬到 60 萬一噸,鋰該如何定價?這場大會,大佬們激烈博弈 天天熱資訊
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今年沒有了誰為誰打工的熱搜,也沒有指責鋰價暴
-
每日快播:主持人“攜百萬粉絲大號離職”,“老東家”:培育投入了大量資源!雙方對簿公堂,賬號到底該歸誰?
員工離職后,其曾運營的百萬粉絲大號究竟該歸誰?近日,《每日經濟新聞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鷗瑪軟件:6月13日公司高管陳義...
- 焦點速遞!康師傅飲品董事車軍峰...
- 每日觀點:百萬醫療生效期為多久...
- 每日熱訊!百萬醫療險真的有用嗎...
- 重疾險包括帕金森嗎?買消費型還...
- 【環球播資訊】工行增額壽險可靠...
- 醫療保險重疾險短信是真的嗎?可...
- 當前資訊!北京未來三天持續高溫...
- 中國網球公開賽今秋回歸
- 北京市已開設13個野生動物救助站...
- 當真無線成為主流,傳統耳機廠商...
- 歐盟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考慮...
- 全球信息:如何送走太歲符簡單方...
- 年金險的保額是什么意思?怎么計...
- 金域醫學面向全球招募首席AI官,...
- 增額終身壽險的基本保額是什么意...
- 全球今日報丨富德生命華富臻享重...
- 世界動態: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官宣...
- 最新:太平的百萬醫療好不好?保...
- 終身壽險和增額終身壽險哪個好?...
- 健康中國|關于猴痘,這些知識請...
- 世界快播:14 歲天才入職 Spac...
- 華為 MatePad Air “野趣辦公...
- 華為鴻蒙 4.0 定檔:首款大模...
- 華為推送 HarmonyOS 3 最新版...
- 每日精選:陸家嘴信托“追薪門”...
- 梅西為何沒去李佳琦直播間?
- 直播不到 15 分鐘就結束!緊張...
- 三連漲讓“喝酒”行情再起,基民...
- 營營役役_營營役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