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藍豐生化凈利潤五年四虧,易主兩年后控制權或再生變

2023-06-14 22:26:12來源:ZAKER財經  

歷經一次延期后,藍豐生化(002513.SZ)年報問詢函回復終披露。6 月 13 日晚間,藍豐生化發布了對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凈利潤與現金流成為問詢重點。2022 年藍豐生化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第四季度營收與凈利潤降幅顯著。現金流的大幅波動與凈利潤變動趨勢并不匹配,被深交所質疑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應收賬款、多計營業收入、調節凈利潤的情形。

2018 年以來,藍豐生化五個財年四度虧損,凈利潤合計虧損額約 22 億元,2023 年一季度延續了虧損態勢。在基本面萎靡的背景下,僅入主藍豐生化兩年的實控人劉智已籌劃控制權轉讓。

第四季度營收、凈利潤下滑明顯

藍豐生化主要從事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原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覆蓋中間體、農藥原藥及制劑三個環節,在農藥化工產業鏈中處于中間部分。


【資料圖】

自 2014 年首虧以來,藍豐生化的業績開始呈現較大波動。2014 年、2015 年藍豐生化虧損 3746 萬元、6877 萬元。在后續兩年扭虧為盈后,2018 年再度產生巨額虧損。2018 年至 2021 年,藍豐生化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8.75 億元、-5.17 億元、1482 萬元、-4.91 億元。

2022 年藍豐生化虧損面收窄,不過還是沒能實現扭虧為盈。2022 年報顯示,藍豐生化實現營業收入 14.45 億元,較 2021 年上升 0.09%;實現歸母凈利潤 -3.21 億元,同比增長 34.71%;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2.56 億元,同比增長 47.26%。

具體來看,2022 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營收分別為 4.39 億元、3.85 億元、4.15 億元和 2.07 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88.10 萬元、-242.4 萬元、-1055.3 萬元和 -30859.64 萬元。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基本持平,第四季度降幅較大,但凈利潤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且下滑趨勢明顯,從而導致營收、凈利潤變動趨勢差異較大。

藍豐生化表示,2022 年末相關費用的集中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是第四季度凈利潤較其他三個季度顯著偏低的主要原因。具體分別是出售陜西方舟制藥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款未按約定日期收回,計提款賬準備 5000 萬元;四季度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公司部分存貨出現減值跡象,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598.35 萬元;由于收購項目終止及部分未決訴訟的存在,計提預計負債 6833.64 萬元;計提年度績效工資 943.03 萬元;管理層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 11241.54 萬元。

此外,受宏觀環境、市場需求及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我國農藥價格 2022 年第四季度下降趨勢明顯。藍豐生化第四季度主要產品較第三季度下滑區間為 6%-36%, 僅產品 2 較第三季度實現 5% 增長。巴西 2022 年發布決議禁止使用殺菌劑多菌靈,導致公司部分客戶取消多菌靈訂單近 500 噸。因此四季度銷量減少與價格下滑,是藍豐生化四季度營收和利潤與前三個季度相比顯著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一季度業績繼續惡化,藍豐生化實現營收 3.82 億元,同比下滑 13.04%;實現歸母凈利潤 -1473 萬元,同比下滑 1771.59%。

現金流大幅波動

2022 年,藍豐生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0.64 億元,較 2021 年下降 645.38%。藍豐生化表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幅下滑主要受支付預付款及清償歷史欠款增加及上年度收回經營性借款所致。

2022 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 455.87 元,-4516.4 萬元、-52.69 萬元和 -2320.37 萬元。現金流僅第一季度為正,藍豐生化稱,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年度最高,且實現盈利,期末應收賬款金額與期初基本持平,應付款余額較期初下降 1840.97 萬元,收到的稅費返 1824.79 萬元,占年度稅費返還的 39.64%,從而使一季度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 455.87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三季度藍豐生化分別實現的凈利潤為 -242.4 萬元、-1055.3 萬元,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動趨勢并不一致。深交所因此質疑公司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應收賬款、多計營業收入、調節凈利潤的情形。

藍豐生化表示,公司 2022 年主要客戶期后回款情況良好,但因受市場環境變化、物流不暢等原因影響,部分客戶出現銷售、回款延期的情形,非現金流出項目形成虧損金額較高,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與凈利潤不匹配并產生大幅波動,公司不存在提前確認應收賬款、多計營業收入、調節凈利潤的情形。

2022 年報顯示,藍豐生化應收賬款為 0.95 億元,同比增長 22.75%,遠超營收增速的 0.09%。藍豐生化稱,本期按凈額法確認銷售收入客戶授信期內應收賬款余額大于按凈額法確認收入金額,導致應收賬款增長及增速超過營業收入增速。

公司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前五名客戶分別為贛州歐太、香港 UPL、杭州醒治、墨西哥 ULTRAQUIMIA、泰國 SPRING,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合計為 7068.29 萬元,壞賬準備 1192.84 萬元。其中對贛州歐太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 4339.8 萬元,占前五名應收賬款余額的 61%。

實控人受讓兩年后籌謀易主

自 2021 年入主后,藍豐生化虧損態勢延續至今,新主籌謀控制權轉讓。

6 月 12 日晚間,藍豐生化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海南錦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海南錦穗 "),實際控制人劉智已籌劃公司控股權變更的相關事宜。具體方案包括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份轉讓、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

公告顯示,若上述事項最終達成,股份轉讓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 23%-26%,同時特定對象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公司本次發行的不超過發行前公司總股本 30% 的股份,具體方案以各方簽署的相關協議為準。

往前回溯至 2021 年,彼時江蘇蘇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蘇化集團 ")持有藍豐生化6833.41 萬股,占總股本的 20.09%;海南錦穗未持有相關股份。藍豐生化的控股股東為蘇化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楊振華。

海南錦穗通過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以及和蘇化集團、蘇州格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格林投資 ")、楊振華構成一致行動關系而成為控股股東。收購完成后,海南錦穗持有藍豐生化股份 3400 萬股、蘇化集團持有 3433.41 萬股。由于格林投資將所持有的 3312.33 萬股表決權委托給海南錦穗,因此海南錦穗合計控制公司 1.02 億股股份表決權,占總股本的 29.85%。實際控制人則由楊振華變更為劉智。

2023 年一季報顯示,蘇化集團、海南錦穗分別為第一、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9.18%、9.09%;格林投資位居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8.86%。

時隔兩年劉智再度謀劃控制權變更,背后真實原因是什么?受讓方又是誰?藍豐生化相關人士表示并不清楚,可后續關注公司披露的公告。

二級市場方面,藍豐生化自 2023 年 6 月 13 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 2 個交易日。截至 6 月 12 日,公司股價為 4.86 元,較歷史高點 33.51 元已回撤逾 85%,目前市值僅 18.17 億元,較高點縮水約 107 億元。(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 | 陸雯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