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豐富金融服務供給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_天天速看料

2023-06-30 09:24:48來源:包頭新聞網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市金融辦聯合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了多項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充分發揮金融“血脈”作用,積極完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三個確保”工作目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金融辦強化服務供給,聯合自治區地方金融局召開金融服務“五大任務”推動包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截至4月末,簽約項目已落地金額359.26億元。全面摸排重點企業(項目)融資需求,編制2023年包頭市重點企業融資需求冊,目前共梳理轄區內重點企業(項目)244個,融資需求824.01億元。持續推動金融“保項目、入園區、進企業、下鄉村”行動,會同金融監管部門、旗縣區園區管委會組織金融機構為東河區政府、中天宏遠、北方稀土磁材等開展“多對多”“一對一”政金企對接活動48次。推動瑞璞投資公司通過提供短期紓困資金方式,幫助我市產業龍頭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就業大戶等企業走出融資困境。截至目前,共完成紓困業務47筆,提供紓困資金6.84億元。

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稀土之都”建設發放貸款43.26億元,同比增長15.02%;發放“綠色硅都”建設貸款102.40億元,同比增長516.13%;戰新產業發展貸款余額277.19億元,同比增長126.48%。同時,加強對包鋼集團金融支持,推動發行標準化債券。

提升碳達峰碳中和金融服務水平。建立碳減排重點領域項目庫,已收集第一批項目清單涉及項目15個,融資需求93.23億元。組織轄內金融機構發行全國鋼鐵行業首單“碳中和債券”,落地全區首單“碳減排掛鉤”貸款,首創“綠稅貸”產品,全國首單草原碳匯遙感指數保險、全區首單商業性森林碳匯價值保險落地包頭。截至4月末,全市碳減排貸款余額15.45億元,貸款利率在2.3%至3.75%之間。截至目前,全市綠色信貸余額276.50億元,同比增長81.20%,刷新歷史最高增速。

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推動農行設立首家鄉村支行,成功引進浙江網商銀行在我市開展涉農業務,上線以來累計支持客戶509人,發放貸款2298.91萬元。創新開展全區首筆植物資產抵(質)押貸款業務,目前已發放2筆貸款共390萬元。截至4月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490.37億元;活體牲畜質押貸款余額5.62億元,同比增長36.17%;脫貧小額信貸余額2732.03萬元,貸款戶數726戶。

(記者:張海芳;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