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助老服務”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2023-07-09 09:35:50來源:包頭新聞網  

盼望了一個星期,71歲的杜榮老人終于等來了心心念念的白醫生。“要不是白醫生的及時救助,你們今天就見不到我了。”不善言談的杜榮,逢人便會如此說。

家住稀土高新區民馨路街道民馨家園小區的杜榮老人長年獨居、系低保人員。2022年,在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施單位——包頭舒宇康復醫療中心醫護人員的“上門”服務中,查出其患有重度高血壓。當時,醫療團隊為他選擇了適合的降壓藥,從服用時間、頻率上給予了專業指導,經過兩個多月的系統管理,老人血壓基本控制到正常范圍。


【資料圖】

今年,按照稀土高新區“社區和居家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要求,要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不少于35次的上門服務,杜榮再次被列為稀土高新區23個重點服務對象之一。

“3月中旬,我們上門為杜老服務時,他面容憔悴,嘴唇發紫,醫護人員立即為他測量血壓,當時,他的收縮壓已經高達230mmHg。我們進行急癥治療,同時為他調整了藥物,并輔以康復理療,3個月來不間斷地進行高血壓系統管理,目前,他的血壓基本穩定在140mmHg左右。”杜榮信賴的“白醫生”、包頭舒宇康復醫療中心主任白繼平說。

“有錢人去大醫院看病,也沒有我這個待遇。每個星期上門好幾次,幾名醫護人員為我一個人服務,不僅挽救了我的生命,還為我打掃衛生,照顧我的生活,我真的特別感動。”為此,6月29日,杜榮老人將一面寫有“感謝民政好政策、居家養老送上門,舒宇服務有溫度、助醫解困似親人”的錦旗送到稀土高新區民政局,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

近年來,為切實推動養老事業發展,積極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稀土高新區不斷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融合、“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服務。

自2018年以來,稀土高新區率先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投入250余萬元,主要為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開展基本生活和康復理療等項目服務,目前已累計提供上門服務超萬人次,該項服務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居家養老服務’不僅解除了我的病痛,還讓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孤獨感也消失了。”居家養老服務受益者、家住稀土高新區萬泉佳苑小區的何志英老人充滿感激地說。

稀土高新區民政局局長聶玉亮告訴記者,稀土高新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就是想通過專業、精準的醫療服務,讓長年臥床的老人能夠下地走一走;在家里面走動的老人,能走出家門到外面看一看,不僅有利于提升老人的身體機能,還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記者了解到,稀土高新區有常住人口19.26萬,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萬,占總人口的15%。實現家庭困難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不斷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目標任務迫在眉睫。該區通過財政、民政、街鎮、社區等部門的不斷發力,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專業人才,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機構參與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及運營,目前已形成了“15分鐘養老服務圈”,可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娛、助行、日間照料等服務。

“著力‘失能老人康復不起’的痛點與難點,全方位關注老人身心健康。下一步,稀土高新區將從群眾所需入手,持續開展多樣化、多形式的救助和幫扶活動,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社會的關愛和精準的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提高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聶玉亮表示。

(記者:賈婷婷;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