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自建駕駛公司風生水起 車企智能化不走尋常路
近日,長城旗下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完成Pre-A輪數億元融資,由首鋼基金領投,美團、高瓴創投三家投資方跟投;小鵬汽車成立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也是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吉利旗下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科技公司億咖通科技又完成了超2億美元A+輪融資;上汽與地平線宣布合建高級自動駕駛團隊……車企自建自動駕駛公司正在步入發展快車道,在獲得資本加持后,車企自建的自動駕駛公司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會否成為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車企自建駕駛公司風生水起
2月25日,億咖通科技(ECARX)再獲A+輪融資。據了解,億咖通科技此次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領投,融資額超2億美元。融資完成后,億咖通科技整體估值突破20億美元。這是繼2020年10月宣布獲得百度與海納亞洲創投13億元的A輪融資后,億咖通科技在四個月內獲得的又一輪融資。成立于2016年的億咖通科技,其投資人之一正是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可以看作吉利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據了解,億咖通科技聚焦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云平臺等核心技術產品,并持續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生態開放平臺,賦能車企創造更智能、安全的出行體驗。
近日,毫末智行宣布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首鋼基金、美團、高瓴創投。毫末智行首席執行官顧維灝透露,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人才引入、技術升級和云端基礎設施硬件研發等。毫末智行提出由三個葉片、一個中軸組成“風車戰略”,三個葉片即乘用車、低速無人車生態平臺和智能硬件。
“我們希望通過’三個葉片‘不斷地收集場景數據,促進數據能力的迭代,從而能生產出更好的產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是‘風車戰略’想達到的一種目標。”顧維灝表示,“風車戰略”在執行上會以一個最小化產品起步。“葉片”收集來的場景數據有一定的關聯性,能夠實現共通、共用,不斷帶動產品的發展更迭。貼近商業化的創新是毫末智行的優勢,不斷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實現消費級代替工業級的成本優勢;通過規模降低交易成本,為商業化普及創造更多的可能;長城完善、高效的供應商體系,為其成本降低提供了支持。
2月24日,深圳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科技”)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公開信息顯示,公司應景范圍包括物聯網技術研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應用技術服務,智能控制系統集成,互聯網安全技術服務,數據庫管理,汽車工程和技術研究,汽車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軟件開發,信息技術咨詢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
在小鵬科技成立之前不久的2月10日,上汽乘用車與地平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地平線未來的高等級自動駕駛芯片成立聯合團隊,共同打造對標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駕域控制器和系統方案。可以說,上汽乘用車也通過聯合組建團隊的形式,加快自研自動駕駛公司技術的腳步。
前裝應用是最大優勢
華礪智行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邱志軍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整車廠的優勢在于對車輛的了解和對“車規”認知的深入。無論自動駕駛技術如何發展,其都是建立在車輛基礎之上,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迭代的過程中,怎樣讓軟硬件協同一致是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關鍵。
同時,背靠整車廠,相關技術可以快速裝車,尤其是在前裝方面,車企自建的自動駕駛公司具有很大的優勢。面對很多智能網聯的新技術,傳統整車廠存在不少疑慮,尤其是在很多零部件、軟件此前并沒有車規級標準,也沒有在車輛上大規模應用的前提下,很多車企都不敢將這些未經多次驗證的技術搭載到整車上。這時,自家自動駕駛公司的產品顯然比其他企業的產品要更讓車企放心。解決了信任危機,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的迭代就會更快。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鄒廣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當前在車規級芯片領域,存在標準、驗證缺失等問題,這讓主機廠不敢貿然啟用新的(國內)芯片,而不得不采購國外已經積累了一定車輛運行經驗的芯片。
而整車廠自建的自動駕駛公司相關產品和技術在這方面的壁壘要相對小得多。以毫末智行為例,其乘用車L2自動駕駛系統最先應用在了長城汽車上,應用之后,過程中持續迭代,場景數據最終不斷落到數據智能的“軸心”里,從而向L4系統目標進行迭代跟進。邱志軍強調,L2、L3自動駕駛技術必須在應用中積累足夠的數據才能快速迭代,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車企獨立于自身主營業務范疇之外的自動駕駛業務,不僅可以服務于自身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還為車企業務拓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一條途徑,是車企由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新興科技公司轉型的一種嘗試。
從某種角度上看,對車企而言,自動駕駛產業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對傳統的汽車產品技術突破的需求并不高,更多地需要跨行業的合作,而這些正是傳統車企所欠缺的。車企可以通過組建自動駕駛公司的形式,彌補這方面缺陷。獨立于車企之外的自動駕駛公司,還可以擺脫傳統車企體制、機制的束縛,在資本、人才梯隊建設、運營管理、商務模式等方面獲得更多的靈活發展優勢,有利于相關產品和技術的商業運營。
不過,邱志軍也表示,車企自建自動駕駛公司,相較于獨立的科技公司,在發展戰略、組織架構、公司運營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目前來看,車企自建自動駕駛公司,在融資便利性、產品和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無疑更具有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獨立的科技公司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它們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邱志軍說。
自建公司車企意在吸金
“車企組建獨立的自動駕駛公司根本還在于資本需要。”在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董揚看來,車企將自動駕駛公司獨立之后,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資,減輕自身的資金壓力。邱志軍也認為,車企組建獨立的自動駕駛公司更多地是看好資本對科技公司的青睞,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資本支持。“去年,特斯拉、蔚來、理想這些智能新能源車企,在資本市場創造了一個個市值高峰,充分彰顯了資本市場對這類車企的看好。這讓傳統車企深刻感受到了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壓力和希望。它們新建獨立的自動駕駛公司,是加快轉型的一種表現。”邱志軍認為,“特斯拉們”的高市值讓傳統車企意識到,軟件在未來汽車中所占的價值將越來越高,必須重視軟件價值鏈條的作用。
以毫末智行此次所引入的投資為例,首鋼、高瓴、美團三方均在自動駕駛及智能制造等領域有著深遠的布局。公開資料顯示,首鋼近年來投資了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高瓴創投在自動駕駛領域也多有投資,就在參與毫末智行此輪融資的同時,其還聯合富士康等向致力于自動駕駛開發的AutoCore.ai投資約1億元。美團也在自動駕駛領域多有探索。2月23日,美團關聯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關于一種無人配送裝置及其導航定位方法、裝置專利信息被授權公開。公開信息顯示,這一專利涉及導航定位方案,定位精度高,并且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此前,美團與毫末智行在無人配送領域就已經有過合作。
具有車企背景的自動駕駛公司,在獲得諸多業外資本的同時,這些不同背景的資本也可以為它們帶來更多資金以外的不同支持。正如顧維灝所言,引入首鋼,除了能增強企業資金實力,還可以接觸到更多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合作可能。雖然很多投資只是財務性投資,但這并不影響不同投資背景的資本間開展更多的合作。
獲得更多資本背書的自動駕駛公司,在“資本朋友圈”內無疑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這其中,應用層面的支持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眾所周知,自動駕駛的發展在某種程度而言是建立在數據支持基礎上的,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場景數據,自動駕駛技術才能盡快實現商業落地。而具有車企背景的自動駕駛公司,其較大的“資本朋友圈”可以幫助其加快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應用步伐。公開資料顯示,毫末智行技術已經在多地無人物流車領域展開應用。就在不久前,深圳市坪山區的一場以“5G引領,坪山先行”為主題的5G+創新坪山應用發布會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合作簽約儀式中,毫末智行躋身其中,其兼具前瞻性及務實性的毫末智行無人物流應用示范項目將落地深圳坪山區。坪山區或將成為毫末智行無人物流的首個城市試驗場,這對于其加快市場應用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爭取自動駕駛主動權
事實上,車企自建自動駕駛公司并不是國內首創。2016年,通用收購自動駕駛科技企業Cruise Automation。這一超過10億美元的收購,讓通用一下子由一個自動駕駛落后者變成了領先者。隨后,通用很快成為首家量產工廠組裝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公司。2018年10月,Cruise宣布將與本田汽車合作,雙方攜手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同時,本田汽車將在12年內,向Cruise注入20億美元的資金,并有7.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總計27.5億美元。在本田汽車完成投資后,Cruise的價值將達到146億美元。今年初,Cruise又獲微軟20億美元投資,估值飆升至300億美元。可以說,在被通用收編后,Cruise成為發展最快的自動駕駛公司,而通用也利用這一模式,快速推進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2019年,現代汽車集團和安波福合作成立自動駕駛合資企業。現代汽車集團和安波福將各自擁有合資企業50%的股權,合資企業總價值約40億美元。根據規劃,該合資公司將針對L4和L5自動駕駛技術進行開發,并計劃于2022年為自動駕駛出租車供應商、車隊運營商和汽車制造商提供可量產的自動駕駛系統。安波福將為合資公司提供其自動駕駛技術、知識產權和大約700名專注于開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員工,而現代汽車集團的子公司——現代汽車、起亞汽車和現代摩比斯將聯合出資約16億美元,并在汽車工程服務、研發資源和獲取知識產權方面提供4億美元。現代通過與安波福的合資組建自動駕駛公司,這也被看作是車企自建自動駕駛公司的另一種模式,上汽與地平線的合作也屬于這一類型。
顧維灝認為,目前自動駕駛企業發展模式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Waymo模式,以人工智能和云端技術,去做細分領域的專項集成;第二類是特斯拉模式,以電動汽車為產品,自動駕駛作為其核心賣點用于同市場其他廠商進行競爭;第三類是Cruise模式,屬于車企分化出來的一個獨立運行的科技企業,來負責車企未來的智能化。毫無疑問,在中國,車企自建的自動駕駛公司,正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從Cruise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具有車企背景的自動駕駛公司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初期具有很大的先發優勢。面向網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傳統車企需要不斷加大對自動駕駛的投資,在推動自身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過程中,自建自動駕駛運營團隊是一個重要組成。同時,在創新商業模式上,自動駕駛公司也有很強的能力,不僅可以依托車企開展更多技術研發,也可以發揮車企的背書作用,開展更多的商業應用。在這一過程中,車企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動駕駛的主動權,加快向科技公司轉型。
更為關鍵的是,雖然車企自建的自動駕駛公司,多為其自身提供產品和服務,但其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董揚就表示,這類自動駕駛公司也可以對外提供自動駕駛服務。(王金玉)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