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5月產銷由正轉負 SUV同比下降最快
6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了最新一期的產銷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04.0萬輛和212.8萬輛,環比下降8.7%和5.5%,同比下降6.8%和3.1%。不過,與2019年同期相比,5月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1.1%,其中產量增幅比4月擴大1.6個百分點,銷量增幅比4月回落2.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汽協
2021年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62.6萬輛和108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6.4%和36.6%,增幅比1-4月繼續回落17和15.2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6%和5.8%,增幅比1-4月擴大1.5和1.3個百分點。
從具體數據來看,5月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降,其中商用車降幅明顯高于乘用車。中汽協分析指出,商用車銷量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因“國六”標準切換所致;而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原因則來自供給端,因芯片短缺,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生產節奏均有所放緩。不過,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5月繼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二者均刷新當月產銷歷史記錄。以下是各細分市場具體的銷量表現情況。
乘用車5月產銷由正轉負,SUV同比下降最快
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1.7萬輛和164.6萬輛,環比分別下降5.7%和3.4%,同比分別下降2.7%和1.7%,與上月相比,增速由正轉負。可見,伴隨著去年同期基數的快速回升,乘用車5月產銷同比的增長壓力明顯加大。
圖片來源:中汽協
不過與2019年相比,乘用車5月產銷同比增長8.2%和5.2%,其中產量增幅比4月擴大5.2個百分點,銷量增幅比4月回落2.8個百分點。中汽協分析稱,乘用車5月產量增幅的快速擴大或與2019年5月企業為應對輕型車國六標準提前實施采取的減產措施有關。
分車型來看,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轎車銷量略有增長,SUV、MPV、交叉型乘用車均呈小幅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轎車和MPV銷量微增,SUV和交叉型乘用車則呈現下降,其中SUV降幅最大,5月銷量74.8萬輛,同比下降3.8%。
從品牌來看,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7.9萬輛,環比下降5.5%,同比增長18.6%,占乘用車總銷售的41.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7.1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日系乘用車銷量下降較快,法系降幅略低,德系、美系和韓系呈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法系銷量保持較快增長,其他外國品牌均呈下降。
圖片來源:中汽協
對于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的持續提升,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指出,主要與兩大因素有關,一方面是我國大部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在20萬元以下,在這個區間內,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可選擇性比較豐富;另一方面在全球芯片供應緊張的大環境下,外資品牌或會優先保障海外暢銷車型的供應,對中國市場車型的芯片供應則不一定及時。“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時候達到45%,現在還只有41.3%,還要繼續努力。”陳士華說到。
1-5月,乘用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828.5萬輛和84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1%和38.1%,增幅比1-4月繼續回落16.2和15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量同比分別下降1.4%,銷量同比增長0.3%,其中產量降幅比1-4月繼續收窄2個百分點,銷量增速已實現由負轉正。
中國品牌乘用車1-5月共銷售350.7萬輛,同比增長54.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另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韓系1-5月銷量有所下降,其他外國品牌保持較快增長。
受國六切換影響,商用車產銷降幅高于乘用車
5月商用車降幅明顯高于乘用車,數據顯示,商用車5月產銷42.4萬輛和48.2萬輛,環比下降18.6%和12.1%,同比下降19.7%和7.4%。中汽協分析指出,受重型車國六標準切換臨近的影響,在商用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貨車5月產量同比降幅明顯,但客車在輕客市場拉動下,產銷呈現大幅增長。
圖片來源:中汽協
在貨車細分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中型貨車和微型貨車5月銷量有所增長,產量呈一定下降,其他貨車品種產銷均呈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型貨車銷量呈較快增長,產量明顯下降,其他三大類貨車品種產銷均呈下降。
圖片來源:中汽協
在客車細分品種中,與上月相比,輕型客車產銷有所下降,其他兩大類客車品種均呈增長,中型客車增速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型和輕型客車產銷呈快速增長,大型客車有所下降。
1-5月,商用車產銷234.1萬輛和243.8萬輛,同比增長27.8%和31.9%。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和貨車產銷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速比1-4月均呈回落。
新能源汽車、汽車出口繼續刷新當月歷史記錄
5月新能源汽車繼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當月產銷量均為21.7萬輛,環比增長0.5%和5.4%,同比增長1.5倍和1.6倍。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萬輛和1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7.8%和1.2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輛和9輛,同比分別下降41.5%和90.0%。
圖片來源:中汽協
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90萬輛,分別達到96.7萬輛和95.0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1.8萬輛和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9萬輛和1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1.3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8輛和207輛,同比分別下降47.3%和44.1%。
圖片來源:中汽協
除了新能源汽車外,5月汽車出口表現也較為突出。數據顯示,5月汽車企業出口15.1萬輛,環比下降0.2%,同比增長2.1倍,繼續刷新當月歷史記錄。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1.5萬輛,環比下降1.4%,同比增長2.3倍;商用車出口3.6萬輛,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1.6倍。
1-5月,汽車企業出口67.0萬輛,同比增長1.1倍。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51.1萬輛,同比增長1.1倍;商用車出口15.8萬輛,同比增長1倍。
小結:
對于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走勢,中汽協表示,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這對汽車消費的穩定起到良好支撐作用。但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復雜,世界經濟恢復很不平衡,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這也給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特別是芯片供應問題對企業生產的影響逐月加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對出口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發展協會繼續保持審慎樂觀態度。(雷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官方否認宏光MINIEV恢復上牌 新購宏光MINIEV依然無法上牌
昨天,網上曝光了宏光MINIEV在上海恢復上牌的消息。消息稱:上海現在開始恢復送牌、滬D牌發完了,發滬AA...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