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房產 > 正文

年度房企社會責任十大示警案例 迷航房企亟須重拾責任回歸初心

2021-05-28 14:52:47來源:北京商報  

大多數房企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一些開發商面臨政策與市場的變化,加上經營不善開始陷入困境。在行業的賽道上腳步逐漸凌亂,甚至舉步維艱;還有一些企業面對挑戰偏離了原本的航路,忘卻了初心;少部分房企甚至投機取巧,轉嫁成本與風險,企圖讓他人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卻注定是一條死胡同。為此,北商研究院在《2021中國房企社會責任報告》中首次整理了年度房企社會責任十大示警案例,希望在給行業發展帶來警醒的同時,更好地促進行業、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違規開發

諾仕達昆明3000畝違建別墅被拆

5月初,昆明房企諾仕達非法侵占滇池保護區進行環湖開發遭生態環境部通報。據通報表示,2015年1月以來,諾仕達在長腰山區域,陸續開工建設規劃占地3426畝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規劃建設別墅813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94棟。據昆明市晉寧區委、區政府測算,大約占長腰山總面積的92%。

綠地上海長島項目違規被批

今年春節前,新華社發表了視頻報道《長江口大建“空城”,誰這么大的膽?》直指綠地在崇明島違規開發。位于崇明島上的綠地長島項目在過去六年里,沿長江而建,全長超10公里,總占地超15平方公里,建設體量和樓宇高度于2016年底被認為違反“長江大保護”并與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總體要求不符。此后,中紀委表示該項目違背上級決策,必須追查到底,厘清責任,給出負責任的答案。

違規銷售

金融街北京武夷融御虛假宣傳被罰

閑置十多年之后再度“翻紅”的北京通州金融街武夷融御項目,在去年6月開盤前后宣稱項目將引入市教委直管的優質教育資源,預計2021年開學。但業主在收房后發現,當初宣傳的教育資源根本無法實現。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調查后,對涉事公司作出罰款70萬元的行政處罰。

長沙弘陽萬侯府等向不具備購房資格客戶違規銷房

不久前,長沙市住建局下達禁令,曝光了一批住建領域不誠信企業名單。其中,長沙弘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弘陽萬侯府項目,為不具備購房資格的客戶提供便利,嚴重擾亂了長沙房地產市場調控秩序,被長沙市住建局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并被記錄不誠信信息。

房屋質量低下

樓盤維權頻發 綠城漸失品質標簽?

向來以品質見長的綠城,近來卻深陷“品質門”,去年以來,從濟南章丘中康綠城百合花園,到青島李滄綠城郁金香岸,從黃巖綠城寧江明月,再到江蘇南通綠城曉風印月,各地業主的維權事件接連發生。

濱江九龍倉壹十八 豪宅也維權

去年9月中旬,上海浦東浦明路豪宅項目濱江九龍倉壹十八業主掛出多條橫幅集體維權,細數物業和開發商“七宗罪”,表達對房屋質量、車位銷售、物業服務等方面的不滿。至此,這個豪宅項目維權又一次升級為“連續劇”。繼2018年首次開盤時車位銷售糾紛之后,項目開發品質和管理水平,接連遭到業主投訴與維權。

拖欠工程款

綠地拖欠廣告費工程款土地出讓金

2月2日,湖南省公安廳召開“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新聞發布會披露,長沙綠地融城拖欠農民工工資513萬多元,被當作典型案例。此前,2020年8月,沈陽市自然資源局披露,綠地拖欠當地兩塊土地出讓金1.46億元近十年。2020年10月,武漢綠地中心因綠地拖欠建設方中建三局的巨額款項而全面停工。

雨潤旗下公司拖欠工程款遭訴訟

3月24日,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發布公告顯示,控股子公司沭陽雨潤與深圳中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一審宣判,被告沭陽雨潤應支付原告中裝建設工程款1250.1萬元及相應逾期付款利息。

據了解,這是“*ST中商”的實際控制人雨潤集團近年來多家子公司因拖欠工程款被訴訟。

經營不善

華夏幸福債務違約

因產業園區業務擴張過于激進,收入和融資難以抵消大規模投資造成的資金短缺,加上高融資利率令華夏幸福背負了170億元的財務負擔。隨著兩筆債券違約,公司債務危機爆發。2020年,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全面下滑,實現營收1012億元,同比降低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6億元,同比下降74.9%。

實地業績遭質疑 赴港IPO受挫

實地集團2020年11月赴港IPO招股書失效。此前,在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后不久,外界對實地疫情期間成交“逆勢大增”發出質疑。尤其是該公司招股說明書中,作為擬上市房地產公司絕口不提融資至關重要的規模,不斷以商業機構的排名做背書,同樣引發市場關注。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