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學校推高價平板屢被舉報 學校如何正確開展教育信息化

2021-04-25 11:43:03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學校以教育信息化之名向學生推銷平板電腦屢次引發爭議。為打造智慧課堂而推行的平板教學為何屢屢受阻?業內人士認為,針對學校推行平板教學引發的爭議,還需要學校正確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含義。平板電腦是否應該進課堂、如何進課堂都要經過慎重考慮和討論,推廣智慧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得到規范和監管。

學校推高價平板屢被舉報

近日,據國務院“互聯網+督查”通報,經群眾舉報后查明安徽蚌埠某中學擅自同意企業進入學校推銷平板電腦,軟硬件合計須繳費5800元,已收費近40萬元。當地政府責令該校立即停止違規收費行為,并給予相應處罰。

無獨有偶,有媒體也于近日曝光一起家長舉報四川射洪市某中學推薦學生購買高價平板電腦和捆綁教輔軟件,并將是否購買平板電腦一定程度上與分班掛鉤的事件。當地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叫停推薦購買行為,并對全市推行平板教學模式的學校進行調查。

因學校推薦學生購買高價平板電腦而引發爭議的事件絕非少數。中國商報記者在網絡留言平臺上查詢發現,近兩年來,有全國多地的家長或學生向教育行政部門投訴,質疑當地學校推行的平板教學政策。一方面反映學校指定購買的平板電腦售價過高,有的軟硬件合計超過6000元,配置與質量卻一般;另一方面還對學校以是否購買平板電腦為依據分班的行為不滿。

群眾舉報的結果,要么是學校的平板教學被暫時叫停,要么是相關部門經核實后發現學校并無違規操作。多地相關部門在回復中均強調,不允許學校強制學生購買,并且將進一步健全平板電腦準入機制、使用要求和管理要求。

平板教學效果到底如何

“雖然學校表示是否購買平板電腦為自愿行為,但家長其實挺為難的,不買怕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或進不去‘平板班’對學習有影響,買了又覺得不值那個錢,而且到底對學習有多大幫助也說不好。”一位已為孩子購買了學校推薦的平板電腦的家長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使用平板電腦到底能對教學與學習產生多大助力?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智能設備帶來的方便快捷和統計整理功能是平板教學受到肯定的主要因素。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出試卷、改作業耗費大量時間,而通過平板電腦等終端可以智能地進行作業批改,將老師從機械勞作中解放出來,提高教學效率。據一位學生反映,其認為使用平板上課的最大益處在于系統能快速地對客觀題進行錯題歸納整理,學生因此能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老師也能更好地把握學情,進行針對性教學。

但同時,影響視力、學生用平板玩游戲、使用率低、批注不方便、噱頭大于實際作用等“吐槽”也屢見不鮮。一名學生甚至歸納了平板電腦各種功能的使用概率,其中拍照(拍板書和登記作業)占50%,而20%是壓泡面蓋子。

一位曾在我國某西南省份從事智慧課堂軟件校園推廣工作的網友在某問答平臺表示,在國家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之下,眾多平板電腦軟硬件商家下場準備從中獲利。在一些商家的大力宣傳之下,平板教學被賦予了各種優勢。但據其觀察,實際效果并不樂觀。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后,老師大多數時間還是使用傳統教學方法來教學,而學生在破解軟件限制后玩游戲的情況也不少見。

如何讓智慧教學不變味

針對學校因推進平板教學而引發的諸多爭議,教育專家認為,推進智慧課堂更加考驗學校的管理能力以及對數字教育本質的理解。

江南大學副教授、教育政策學博士田賢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學校管理者要規范智慧教育推廣的方式和方法,避免與智慧教育機構產生具有盈利性的商業行為。“平板(電腦)等智慧教育設備應當屬于學校公共辦學設施的一部分,如果必須要用到這些智慧教育設備,學校和政府最好將這些設備費用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項目,而不是由家長承擔。”田賢鵬表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平板電腦是否應該進課堂、如何進課堂都要經過慎重考慮和討論。“不能把工具當成最終目標,片面以為技術手段就是信息化,電子產品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使用,不能過多依賴這種衍生的輔助工具”。

山東省德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馬超認為,真正的數字教育是給學習者提供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方便學習者時時可學、處處可學。未來要建立學習型社會,數字化教育、線上教育一定必不可少,但所有教育資源的提供必須是為學習者服務,以學習者是否需要為出發點,而不能強迫學習者使用昂貴的電子產品或者通過高昂的代價獲得課程資源。

“平板(電腦)等硬件設備配備只是推進數字教育的初級階段,真正的數字教育應當更關注智能教學的軟件能力提升,例如教學理念、教學管理、人機協同等方面的及時跟進,最終要服務于學生更好地學、教師更好地教。” 田賢鵬表示。(記者 王立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