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共享充電進入收割季后 割韭菜還是長久生意?

2021-05-08 16:41:59來源:大河財立方  

資本涌入共享充電賽道4年后,行業第一股登陸美股。緊隨其后,小電科技也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弱,甚至出現虧損。此時申請上市,有聲音認為,妥妥的“割韭菜”無疑。

那么,共享充電寶行業到底是資本裹挾發展起來的套利行業,還是一門長久生意。在進入收割季后,行業未來將如何演進?

共享充電收割季

2021年4月1日,怪獸充電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頭部玩家街電不甘寂寞,在同日官宣與搜電合并。不久后,小電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當上市、合并等字眼充斥財經頭條時,漲價、虧損也成為描述行業現狀的高頻詞。

隨著“共享經濟”的大潮,共享充電寶行業在2017年迎來融資熱潮。

這一年的4~6月,行業完成了20筆融資。而普遍采用的免費模式,也刺激出了消費者的體驗欲望,行業在一二線城市滲透率快速提高。

小電科技招股書的數據印證了這一增長:公司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營收分別為4.23億元、16.36億元、19.1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12.5%。

但免費的副作用,很快顯現。多數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不斷有玩家退場。

白熱化的競爭之下,玩家們達成默契,2019年開始陸續漲價。時至今日,租金價格漲至每小時3元~5元,高人流量場所時租達到兩位數。

提價,不意味著日子會好過。營收快速增長之際,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潤虧損超1億元,近三年內僅有一年實現盈利;怪獸充電過去兩年營收連年增長,凈利潤卻從1.666億元降至7540萬元,利潤率大幅下滑。

可不管怎樣,一切都在規則之下進行。

上市、合并,宣示著在大量資本進入共享充電寶賽道4年后,市場已經進入收割的季節。

而隨著“三電一獸”中的“一電一獸”陸續上市,來電與“街電”的IPO之路還會遠嗎?

“城頭變幻大王旗”

“他們的推銷很煩人。”談起共享充電寶行業,鄭州鄭東新區一酒店業者Z先生直言不諱地說。

三四年間,這家酒店的共享充電寶設備,換了兩個牌子。促使他們更換的唯一動力,是品牌方與酒店分成比例的提高。目前,這一比例為7:3,酒店占大頭。

“基本上算是到頂了。”但即使這樣,仍有各種商家聯系Z先生使用他們的共享充電寶設備。

這是一二線城市市場飽和的明證。拓新難,撬客戶的手段簡單粗暴,同質化嚴重,就如同整個行業一樣。

Z先生告訴記者,分成模式之外,還有買斷模式,適用于人流量大的場所。“買斷,也就是說共享充電寶企業按年一次性支付買斷費用,其間產生的收入歸企業所有。”Z先生稱,就他所了解的一家洗浴場所,買斷費用超過20萬,即使如此,回報仍相當可觀。

利益誘惑之下,道德的空間被壓縮。4月底,天使投資人、商業創業類目頭部賬號“商業小紙條”創作者宋佳雨與行業地推小哥、企業管理者進行過一場深入交流。他告訴記者,像破壞“友商”設備、讓“友商”設備處于斷電狀態等類似惡性競爭行為,地推小哥們并不諱言。

“這種現象是少數,它不應該被放大。但正因為賺錢,才會亂。”宋佳雨說。

亂,也是Z先生的感受。他所說的亂,一是指玩家的五花八門,二是價格的參差不齊。“當小企業被排擠出去,用戶集中度更高以后,坐地漲價是一定的。”這是他的擔憂。

割韭菜還是長久生意?

論及共享充電寶行業IPO,有聲音認為這是割韭菜。

對這樣的評價,宋佳雨認為,上市是企業創辦人對投資者應有的交代,同時也是為了充實資本,去打更硬的仗、搶更大的市場。

他旗幟鮮明地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長久做的生意。

其判斷基于收益和市場前景。“收益一是充電寶流水的分成,二是在一二線城市的飽和市場外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宋佳雨稱,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直營模式對資金占用較高,接下來對下沉市場的爭奪中,品牌方將會開放代理加盟,而且市場上已經出現這一動作。

這樣,在代理而非直營模式下,賣機器也將成為品牌方的收入點。電池技術的限制、更多的電子設備充電需求,會激發出更多的充電需求,這也是宋佳雨判斷的依據。

而在小電科技的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到,目前這家企業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充電寶服務、充電寶銷售和線上線下廣告。

同時,小電科技稱,一直在積極探索新商機,計劃從股東騰訊集團和螞蟻集團龐大的生態系統中尋找新的機遇,通過與頂尖短視頻公司的戰略合作,為點位合作伙伴及其他商家提供短視頻及直播營銷方案。

顯然,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市場拓展未止,新業務增長點的發現也未止。

縱觀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在資本裹挾著大量現金流涌入的2017年和2018年,大量玩家被淘汰,“三電一獸”競爭格局形成。進入到特殊的2020年,美團、搜電迅速躋身行業頭部企業,“三電一獸”格局又被打破,多強競爭格局形成。這也意味著市場會有更多的可能。

“距離完全飽和應該還有一段時間,但可能兩三年就定局了。它更可能是網約車的結局,在兩三家寡頭之外,會有市場讓一些區域性品牌存在。”宋佳雨這樣認為。

下半場的生意

企業IPO過后,市場會如何演進?

4月份,弗若斯特沙利文與頭豹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作出判斷,企業短期內將深化上下游合作方式來提升供應鏈話語權,充電寶機柜的多功能化將不斷適應用戶端的需求。

同時,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商業化將推動共享充電寶生態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差異化用戶體驗的構建,提升行業商戶賦能能力等。

宋佳雨的理解是,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共享充電寶行業比照共享單車后續運維成本低,對比打車資本已經冷靜了。未來,應該看企業是不是有自己的工廠生產,而不是代工,因為作為現金流旺盛但利潤率不高的生意,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成本非常重要。當然,也要看誰能在掌握海量用戶之后,在場景消費上做出一些創新。

談及消費場景的創新,街電、搜電合并后的新企業“竹芒科技”CMO向宋佳雨透露,在場景創新上,設備上甚至可以搭載口罩、口香糖、小糖果的銷售。

而對于消費者所關心的共享充電寶租金問題,宋佳雨則認為,未來快速再漲是不存在的,但跌回去也一定不存在。

他認為,即使在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競爭也是有邊界的,會有一個默契存在。因此,未來共享充電寶的租金,在不同地方、不同場所價格會不一樣,但應該不會降下來。

在對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展望時,白皮書認為,行業頭部玩家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市場和產品已較為成熟,雖然短時間內應急充電需求仍為巨大剛需,但為了保持持續增長,探索第二曲線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的重要戰略。(記者 陳詩昂)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