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外貿外資雙增 江蘇多個地方被省政府表彰

2022-06-30 09:07:34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日,江蘇多個地方政府在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外資利用提質增效上被省政府發文公開表彰。根據安排,被表彰的地方政府在2022年將獲得外資外貿領域的省級政策傾斜,如,在商務和外資發展扶持政策上會被優先推薦為國家級試點,被優先安排省級試點。

盡管多年來江蘇外資外貿的優勢一直集中在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但從本次被表彰的地方看,蘇中蘇北地區亦有多個地方政府進入名單。

在外資利用上,以沿海城市鹽城為例,2022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實際使用外資7.8億美元,而在創城市歷史同期新高的基礎上,1月至4月份實際使用外資達到9.2億美元,同比增長51.9%,總量列江蘇省第六,其中制造業使用外資5.5億美元,占全市總量59.4%。

在外貿發展上,以無錫宜興市為例,2021年完成外貿進出口67.9億美元,同比增長47.1%,兩年平均增速23.3%,增幅保持江蘇全省縣級市第三位,更在縣域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列第一位。

據了解,從省級層面看,主要抓手在于兩方面。一是抓重點項目,如,國家已推出的5批33個重大外資項目中江蘇省有7個項目在列,數量居全國首位;二是抓有關政策的落實。

南京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5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13萬億元,同比增長8.5%,較全國整體增速高0.2個百分點,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繼續維持在13%~14%。

鹽城“熔斷”機制保質量

本次因實際利用外資工作被省政府表彰的鹽城市,不僅是非蘇南地區唯一上榜的地級市,也是全省唯一表彰的普通地級市。

近幾年來,鹽城利用外資增幅一直居全省前三。鹽城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6月,鹽城實際使用外資8.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第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11.4億美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2021年全年目標任務。2021年1月至12月,鹽城實際使用外資12.6億美元,在連續4年實現正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長24.5%,其中全市11個縣(市、區)實際使用外資均實現正增長。(全省僅有兩家,另外一家是蘇州)

“為了實現外資利用的提質增效,我們出臺了統計數據報送熔斷機制。”鹽城市商務局發言人表示,熔斷措施實施后,所有上報數據都及時得到確認,比對率居全省前列。

所謂數據報送的熔斷機制,即對各地錯報、漏報、遲報的行為執行“一次提醒、二次通報、三次熔斷”,視整改情況恢復數據上報,保證到賬外資能夠及時得到上級部門確認。同時,加強對統計數據匯總分析,確保將問題解決在一線。

另一方面,則在于推動外資進入制造業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地方優勢產業。從2021年的數據看,鹽城第二產業實際使用外資6.81億美元,占比54.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億美元,占比31.79%。積極響應綠色低碳合作,培育沿海發展新優勢,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5.88億美元,占比46.65%;風電裝備、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97億美元,同比增長55.05%。

從實踐中看,上述集中在制造業領域的項目,關鍵是實現了鹽城市年度產業項目到賬超億美元的零的突破。

這也使得外資利用的結構不斷優化。以房地產看,鹽城實際使用外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22年該產業實際利用外資2.16億美元,占比17.16%。

值得關注的是,鹽城充分利用了對外交流平臺進行針對性招商。2021年,鹽城實際使用韓資折合約3.2億美元,在國家批復的三個國家級中韓產業園中居首位。與之對應的是,鹽城辦理的外國人來華邀請函主要集中在韓籍人士,其中人員構成中技術人員占比近90%,且主要集中在外資重大產業項目上。

外貿增長背后:降成本

在南京海關對外公布的2022年1月至5月進出口數據中,江蘇對韓國貿易的增速成為亮點。

統計顯示,前5個月,江蘇對韓國進出口2420.2億元,增長達到19.6%。南京海關發言人對此解釋,這主要得益于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政策的落實促使了諸多產品進出口實現了低稅率或零稅率。1月至5月,江蘇省對RCEP其他14個國家進出口增長達到8.8%。

RCEP降低了企業進出口的成本

“我們企業向韓國等出口的香蔥平均達到200噸/月,2022年以來累計享受到RCEP稅收優惠65萬元。”江蘇興野食品有限公司出口部業務員曹紅介紹,6月21日,通過船運出口了7.8噸。在脫水蔬菜領域,企業所在的泰州興化市相關企業每年出口額超過2300萬美元。

除了降低進出口產品的稅率外,在外貿上,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是重中之重。

疫情下,人貨分離、安全系數高的中歐班列實現了大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等待時間。據了解,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5年來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3500列,覆蓋了104個國際貨運站點,推行的國際班列過境集裝箱“船車(站)直取”模式,讓企業成本降低60%,獲得了國務院常務會議肯定并向全國口岸推廣。

另一項降低企業進出口成本的則是難度極大的不同國家海關之間的AEO互認。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務部部長徐旭棟說,企業從2020年啟動AEO高級認證申請工作,并在2021年8月底成功通過認證,企業9月的單票報關平均通關時間僅為8.29小時,同比壓縮了32%。

“公司高性能復合材料年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其中60%為出口,因為有AEO實現了最高通關便利,疫情以來出口2000多個柜子,每一票貨都及時交付到客戶手里。”徐旭棟說。

對此,金陵海關副關長張堅表示,“主要采取批量進口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后,再由企業根據商品特性和消費數據分析,通過保稅間流轉模式備貨至南京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極大提升了貨物的周轉流通效率。”王海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