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238家公司年報業績預喜 近六成預喜股月內上漲

2020-11-27 10:08:55來源:證券日報網?  

近期大盤進入震蕩調整行情,主要以結構性行情為主,臨近年末,陸續有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股也逐漸吸引市場的關注。

截至11月26日收盤,《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A股市場共計602家上市公司發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有238家公司(含預增、略增、扭虧、續盈)年報業績預喜,占比近四成。從預喜的年報業績預告類型來看,業績預增的公司有130家,業績續盈的公司有11家,業績略增的公司有27家,業績扭虧的公司有70家。

從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有115家公司預計2020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幅翻番,有5家公司表現出色,預計凈利潤增長幅度超10倍,其中,天賜材料、達安基因有望實現凈利潤20倍以上的同比增長。

從業績預喜個股所屬申萬一級行業分布來看,有近六成的個股分布于6大行業,其中,化工29家、醫藥生物27家、機械設備24家、電子23家、電氣設備22家,汽車14家。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238只業績預喜股中,有136只個股月內股價出現上漲,占預喜股比例近六成,其中更有92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幅(月內累計漲幅4.50%),其中,朗姿股份、禾望電氣、中遠海特、立昂微漲幅均超40%。

關于如何把握業績預喜股的投資機會,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年報業績預喜個股,應結合其前后業績增速,從估值、持續性及潛在刺激因素等多維度分行業區別對待。如化工、有色等順周期行業,隨著陸續復產復工,全球經濟逐步恢復,行業將開始步入上升周期,疊加估值整體較低,投資機會較大。而對于半導體和消費電子行業,其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已經處于行業景氣上升周期,當前屬于周期的延續,但部分個股一年半來累計漲幅較大,或透支部分估值,需耐心等待回調減倉。而對于醫藥生物、醫療器械行業來說,細分領域差異較大,其中部分醫療公司受益疫情業績大幅增長,此前股價已有明顯表現,但隨著疫情趨緩,業績持續性有待考證,但對于業績長期穩定增長、市占率較高、技術儲備優良的醫藥龍頭企業來說,則可保持持續跟蹤。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和QFII三季度末持倉個股中對年報預喜股也有布局。其中,社保基金持倉36只年報業績預喜個股,QFII持倉24只年報業績預喜個股。有4只個股獲得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持有,分別為:北新建材、博匯紙業、光迅科技、奕瑞科技。

關于后市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三季報業績來看,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恢復速度較快,大部分公司受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年報會相比半年報、三季度報更為出色。對于投資建議方面,盡量選擇業績預喜還遠沒有反映到股價上來的那種上市公司,否則很容易有追高的風險。同時,結合三季報中,這些個股是否有社保、QFII等新進,來綜合判斷。

表:2020年報業績預喜11月以來漲幅超20%個股一覽

1.png

(吳珊 楚麗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