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A股市場交易型資金現回流核心主線趨勢 醫療板塊再度崛起

2021-01-25 08:46:22來源:證券日報網?  

上周(1月18日-22日)市場表現震蕩后的繼續上攻,滬指日K線呈現三陽兩陰,均線系統向上排列,為近5年來周K線首次收在3600點之上。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606.75點,周漲幅1.13%,深證成指收報15628.73點,周漲幅3.97%,A股周成交額5.15萬億元,較上周縮量9.49%。

個股方面,上周漲多跌少,有2207只個股上漲,占交易中個股總數的53.35%。行業指數方面,上周有21類申萬一級行業上漲,占比75%,電氣設備以10.21%的周漲幅居首,醫藥生物和化工分別以7.79%和6.68%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跌幅居前的3類行業分別是建筑裝飾(-2.10%)、非銀金融(-1.53%)、通信(-1.44%)。

對于上周行情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近期A股市場交易型資金有回流核心主線的趨勢,尤其是對醫療板塊、新能源汽車股主線。

醫療板塊再度崛起主要是有兩個因素,一是超預期的業績刺激力度,比如,返鄉人數的核酸檢測,立馬讓檢測類的生物醫藥股、醫療服務股出現在漲幅榜前列,金域醫學(603882)更是持續兩個漲停板。二是持續高成長的業績數據。這體現在CXO系列的相關龍頭品種中,比如藥明康德(603259),在周四晚間公布了高成長的業績數據,周五股價高開高走。歐普康視(300595)也是因為在上周公布了持續高成長的業績預告,該股股價在三個交易日里大漲30%。

秦洪表示,類似信息在新能源汽車板塊、光伏板塊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領域也有所體現。這既佐證了機構資金自2019年以來持續加倉是正確的選擇,也提振了機構資金圍繞此類個股進一步加倉、抱團的底氣。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認為機構抱團是偽命題,價值才是投資的本質。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段時間由于白龍馬股大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又加上市場對于所謂的機構抱團股票的估值分歧加大,白龍馬股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調。我認為所謂機構抱團本身就是偽命題,機構之所以會選擇這些白龍馬股主要是從基本面的角度去選擇行業龍頭。

楊德龍表示,從市場賺錢效應來看,上周整體走出了一個較好的反彈走勢,結束了之前一周日線的連續下跌,特別是一些業績優良的白龍馬股,在經過10%~20%左右的調整之后,已經重拾升勢。很多白龍馬股已經扭轉了下跌的走勢,開始回升。

上周業績向好個股的走勢的確開始向好。據《證券日報》通過IFIND統計發現,2020年年報業績預喜的736家公司中,上周有交易的733只個股中465只上漲,占比63.44%,漲幅超10%的個股達118只,其中,中瓷電子(61.10%)、陜西黑貓(55.75%)、華陽集團(37.07%)、合興股份(33.08%)、南網能源(32.67%)、亞太藥業(31.99%)、博騰股份(30.04%)、金博股份(30.02%)等8只個股漲幅超30%。

對于A股后續走勢,秦洪表示,當前A股市場主流機構資金的抱團是正確的,具有較強的群眾基礎。因為,證券市場的魅力就是持續的成長,而且最好是持續的超預期成長,所以,近期機構資金抱團的核心資產主線仍然是A股的中流砥柱,也是A股的壓艙石。它們的存在,意味著機構資金仍在積極做多,也意味著A股市場前景仍可期待。在操作中,建議市場參與者繼續加大對機構抱團主線的關注、跟蹤力度。

對于后市的投資布局,楊德龍認為,對于像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等行業,如果用市盈率來看也是不合適的,因為這些成長性的行業它未來的成長空間較大,市盈率考察的是當前的業績。所以對一些所謂的賽道化和龍頭化的趨勢,我認為還會延續,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到機構投資者時代,機構偏愛的這些能夠代表未來轉型方向同時業績又能夠穩定增長的好公司將會重點配置,這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并不是短期的趨勢。當然短期出現震蕩也是正常的,不過做投資要堅持長期主義,從長期的角度去選擇好的公司來進行配置,這會使得投資變得更加簡單,而不是去追漲殺跌,做一些短線。

表:上周申萬一級行業市場表現一覽

12.png

(趙子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