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股軍團快速擴容 年內有10家川企登陸A股
近日,隨著彩虹電器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川股軍團迎來了第136家上市企業。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0年12月23日,除重新上市的ST國重裝,四川省年內新上市企業有10家,其中,屬于醫藥生物行業的新上市企業,占比三成。此外,四川轄區年內已過會待注冊發行的企業還有9家。專業人士認為,除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的外部環境變化以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四川省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推進企業上市,加大直接融資占比。
年內已有10家川企登陸A股
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除重新上市的ST國重裝,2020年以來,四川省共有10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年內上市企業數量是繼2015年之后首次突破2位數。從具體分布來看,年內新上市的川企中,在科創板上市的最多,分別是成都先導、秦川物聯、盟升電子、苑東生物等4家;中小板和創業板各上市3家,分別是天箭科技、安林股份、彩虹集團和英杰電氣、康華生物、大宏立。
記者注意到,從行業來看(申萬一級),上述10家企業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國防軍工、采掘、電氣設備及家用電器等行業,其中上市數量最多的是醫藥生物行業,有3家占比30%。在募集資金方面,前述10家新上市公司合計IPO募資80.46億元,較2019年同期同比增長119.7%。其中,醫藥生物行業IPO募資金額最高,達到32.25億元占比40.08%。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川省年內新上市企業增多,尤其是醫藥生物企業上市數量增多,主要是科創板的快速擴容以及創業板實行了注冊制,IPO的節奏加快。而生物醫藥領域的優質企業大多是往科創板和創業板兩個方向去上市的。”此外,企業IPO募集的資金主要是用于投資公司的新項目或新技術等。隨著大量資本的注入,也將助力于新上市企業的發展壯大。
還有9家川企在路上
事實上,隨著科創板壯大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皆加速了四川省優質企業的上市步伐。僅12月以來,四川轄區IPO過會企業就新增3家。12月3日,立航科技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請(首發)獲通過;12月11日,圣諾生物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申請(首發)獲通過;12月17日,倍特藥業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首發)獲通過。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0年12月23日,四川轄區年內已過會待發行的企業有9家。其中,上交所主板2家,分別是海天集團、立航科技;科創板4家,分別是縱橫股份、極米科技、智明達、圣諾生物;創業板3家,分別是藥易購、川網傳媒、倍特藥業。
川內優質企業加速上市步伐的背后又是什么因素在推動呢?四川(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財金商貿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的外部環境變化以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四川省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推進加大直接融資的占比,由于省內企業多以間接融資為主,資產負債率較高,推進企業上市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其次,近幾年省內新興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傳統企業也通過重組等方式為上市創造了條件,而地方政府和四川證監局等相關部門對企業上市也積極支持。另外,通過推進企業上市,增加上市數量,也是緩解四川省資金緊缺不足的一個較為重要的融資途徑。”
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目前上述已過會待注冊發行的9家企業,IPO首發預計募集資金合計為56.98億元,其中極米科技IPO擬募集資金最多,達到12億元。從行業來看(證監會-大類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和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三大領域IPO擬募資金額較高,分別為16.36億元、12.79億元和11.5億元,占比分別為28.72%、22.44%和20.2%。(舒婭疆 蒙婷婷)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