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超六成國防軍工股逆市上漲 專家提醒注意回避題材炒作個股

2020-12-25 08:48:49來源:證券日報網?  

今日大盤指數震蕩走弱,國防軍工行業指數逆市上漲,截至12月24日收盤,國防軍工行業指數漲幅為0.78%,位列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榜第二。個股來看,行業內有超六成個股上漲,中天火箭強勢漲停,航天彩虹緊隨其后,漲幅為9.12%,此外,派克新材、捷強裝備、愛樂達、星網宇達、天和防務、中船防務、新研股份等個股漲幅也均在5%以上。

回顧近幾個月軍工股的表現可以看到,7月份國防軍工行業指數漲幅高達27.80%,經過9月份、10月份的調整,11月份以來國防軍工行業指數表現出了較大幅度的回升,11月份以來截至12月24日收盤,國防軍工行業指數累計漲幅達12.38%,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4.30%)。

對此,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防軍工股走強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軍工的基本面受益于“十四五”,核心裝備逐步全面列裝,拉動了軍工行業的景氣度。二是軍工板塊概念較多,想象空間大,往往容易受到活躍資金的青睞。近日當市場出現調整軍工板塊成為短線資金聚集地,表現比較活躍。應該注意的是軍工行業當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分化,需要注意回避題材炒作的個股。中期可以關注核心主力裝備公司,空天一體化,雷達,軍民融合等方向。

“今日國防軍工板塊的大漲,短期看,是由于軍工板塊前期調整較為充分,估值提升空間再次打開;中長期看,‘十四五’采購有望大幅帶動板塊細分領域景氣度的提升,軍工板塊從估值驅動邏輯切換為內生增長驅動邏輯,板塊成長性凸顯;我們認為,沿著‘十四五’期間武器裝備量、價、質齊升這條主線,深度挖掘航空、導彈、無人機、衛星以及新材料和元器件產業鏈上的龍頭公司,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當然,國防軍工行業個股上漲的背后離不開資金的積極布局,《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2月24日收盤,超半數國防軍工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中國衛星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6899.75萬元,北斗星通和中天火箭大單資金凈流入分別為11139.81萬元和10116.78萬元,此外,中航重機、中航光電、星網宇達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6000萬元,上述6只個股合計吸金5.85億元。

對于國防軍工行業的未來發展,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小東表示,外部環境上,大國間相互競爭以及隨著疫情之后世界經濟的整體下滑,產生的國際糾紛會很難完全控制,而我國想在世界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和國際地位,軍事實力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時間上,我們也即將迎來的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整個軍費的撥款以及未來軍事行業的政策也即將發布,相較過去必將迎來較大的變革,這也奠定了國防軍工行業在未來業績上的確定性以及長期發展的趨勢。

從年報業績預告方面來看,截至12月24日,已有10家國防軍工行業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共有5家公司業績預喜,占半數,其中,業績預增的公司有3家,業績略增的公司有1家,業績扭虧的公司有1家。具體來看,星網宇達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1倍,甘化科工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7倍。

投資策略方面,東方證券表示,2021年將是國防建設由提“質”轉入上“量”的大周期元年。如何確保上“量”是“十四五”的主旋律,在“量”的推動下產業格局也將迎來深刻變化。應當重視主機廠供應商管理模式轉變以及各層級國產替代所帶來的產業鏈機遇。在具體方向上,無論是自上而下的產業邏輯還是自下而上的財務指標,都指向了“機”(飛機和航發)和“彈”(導彈)這兩條最具彈性和確定性的主線。除此之外,信息化作為裝備建設的持續升級迭代方向,依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表:12月24日國防軍工行業漲幅超2%個股一覽

(趙子強 楚麗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