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天天日報丨“小超人”李澤楷旗下險企三次沖擊上市未果,失利或在虧損上,“買買買”亞洲擴張,第四次能成嗎?

2023-04-11 16:22:31來源:ZAKER財經  

財聯社 4 月 11 日訊(記者 成孟琦)" 小超人 " 李澤楷旗下的富衛(wèi)集團一年來已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再加上 2021 年美股上市未果,這已經是 " 李家軍 " 中主打 " 輕包袱及數碼優(yōu)先 " 的年輕保險企業(yè)第四次沖擊上市。或許,使富衛(wèi)一次又一次沖擊上市的最重要原因還是虧損。據招股書,富衛(wèi) 2022 年收入為 82.50 億美元,同比下跌 29.47%,凈虧損 7.40 億美元,而 2021 年同期盈利 2.5 億美元。

成立于 2013 年的富衛(wèi)集團,是一家發(fā)展迅速的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通過在亞洲各國家與地區(qū) " 買買買 " 而獲得大量牌照。其前身是荷蘭國際集團在香港、澳門和泰國的保險部門。在第四次沖擊上市時,富衛(wèi)擁有一支由摩根士丹利、高盛、招銀國際、和摩根大通組成的超豪華聯席保薦人團隊。

" 買買買 " 式開擴亞洲市場


(相關資料圖)

最初收購荷蘭國際時,富衛(wèi)只擁有三個市場的牌照,但這支 " 李家軍 " 中的新銳部隊,迅速開啟 " 買買買 " 模式,并將業(yè)務發(fā)展到香港澳門、泰國、柬埔寨、日本、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十個市場。同時,富衛(wèi)青睞和銀行展開合作推介保險業(yè)務,已通過八個獨家合作伙伴建立起了東南亞的銀行保險銷售渠道。

另外,富衛(wèi)也是較早建立純網上保險模式的險企之一,招股書中提到,富衛(wèi)通過數碼手段改革傳統(tǒng)渠道并建立新渠道,以數碼核心及人性化體驗重新定義分銷。

得益于以上三大特點,富衛(wèi)的業(yè)務迅速在亞洲各市場鋪開并收獲了一定知名度,但靠著 " 買買買 " 及與銀行合作也帶來一定弊端,那就是在各個營運市場中排名及市場份額都不算高。

具體看來,富衛(wèi)在香港(及澳門)保險公司中排名第八,市場份額為 4%;

在泰國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 15%;

在日本排名第十九,市場份額為 1%;

在馬來西亞排名第十一,市場份額為 1%;

在越南排名第八,市場份額為 5%;

在印尼排名第十八,市場份額為 1%;

在新加坡排名第十二,市場份額為 1%;

在菲律賓排名第八,市場份額為 6%。

2020 年全球人壽保險總承保保費約 40% 來自亞洲,這使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壽保險市場之一,但亞洲內部的保費分布并不均勻,其中以中國市場的缺口最大,而李澤楷也一直致力于拿下中國市場的保險銷售牌照,但無論是 " 買買買 " 還是排隊等過審,拿下這塊牌照都需要比其他市場更為巨大的耐心。

具體看來,2020 年,亞洲產生的人壽保險總承保保費估計達到 10,390 億美元,其中 41% 為富衛(wèi)經營所在的市場。預期到 2030 年,亞洲人壽保險總承保保費將達到 19,950 億美元。

放走了騰訊的李澤楷,能否抓住下一個風口?

2020 年至 2022 年度,富衛(wèi)的收入分別約為美元 94.9 億元、117 億元、82.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6.75%;凈利潤分別約為美元 -2.5 億元、2.5 億元、-7.4 億元;凈利率分別為 -2.52%、2.49%、-8.97%。

2021 年短暫的盈利像曇花一現,迅速被亞洲市場的整體下滑打破,但即使是唯一盈利的 2021 年,富衛(wèi)的凈利率也僅有 2.49%。

盈利不及預期如何打破?" 純網上銷售模式 " 或是富衛(wèi)能在傳統(tǒng)保險行業(yè)彎道超車的有效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富衛(wèi)自成立以來就立志要顛覆傳統(tǒng)保險行業(yè),通過數碼手段改革分銷模式,建立了純線上保險模式,還通過電商平臺發(fā)展年輕客戶。

曾經有眼光投資過騰訊的李澤楷,雖然沒有手握小企鵝股票等到其成長為港股股王的那一天,但互聯網的種子已在他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數碼 " 是富衛(wèi)集團招股書中提到的核心關鍵詞,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富衛(wèi)集團在香港、泰國及新興市場的代理人分別實現了 54%、98% 及 100% 的數碼工具采用率。

只是,目前看來富衛(wèi)的互聯網創(chuàng)新水平及網上簽單普及率均未達到能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水平。富衛(wèi)能否成長為傳統(tǒng)保險業(yè)里的下一個 " 騰訊 ",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及更具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手段。

富衛(wèi)在招股書表示,此次募資將主要用于加強公司股本、增強償付能力、增加流動資金,并用作 2024 年對印尼人民銀行人壽保險的額外承諾出資等。被視作富衛(wèi)彎道超車希望的 " 互聯網銷售 " 發(fā)展模式,能從本次 IPO 中獲益幾多暫時未可估計。

為何繼承實業(yè)的是哥哥,獲得 " 小超人 " 名號的卻是弟弟?

2012 年李嘉誠分家,長子李澤鉅獲得了整個家族信托基金,以及大部分家族產業(yè)。李澤楷則選擇拿錢走人,獲得現金數額未有透露。

離開家族的李澤楷頂著 " 小超人 " 的名號,如今已手握 4 家上市公司,富衛(wèi)或將成為李澤楷麾下的第 5 家上市公司。

2021 年 9 月,富衛(wèi)就曾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過招股書,后又因中概股退市危機撤回。彼時,富衛(wèi)的估值在 130 億美元至 15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千億。雖然 4 次沖擊上市后,富衛(wèi)的估值較美股申請時期已大幅縮水,但依然是今年港股新股市場一顆值得期待的明珠。

據招股書,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李澤楷透過其直接全資擁有實體 PCGI Holdings 控制公司股東大會投票權合共約 76.90%,李澤楷及 Fornax 實體被視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其他知名投資人成為股東的有: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加拿大養(yǎng)老基金投資公司、李嘉誠基金會、Metro Pacific Investments Corporation、盈科拓展集團、泰國匯商銀行及瑞士再保險等。

除作為富衛(wèi)的執(zhí)行董事和控股股東,李澤楷還擁有港交所上市公司電訊盈科、盈大地產,及兩家 SPAC 上市公司。目前,電訊盈科的市值為 310 億港元,盈大地產市值為 7 億港元。如果富衛(wèi)本次沖擊上市成功,可能成為李澤楷旗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