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環球視點!考公熱最賺錢的一群人,卷到內傷

2023-06-20 15:12:27來源:ZAKER財經  

忙碌、單調、重復,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工作和生活。

作者 | 高滔滔

題圖 | IC

一年中的大半時間,多數公考老師都很難走到室外曬曬太陽,他們大多是在不同城市的酒店會議室和培訓基地之間輾轉,一周不離開一棟建筑的情況時有發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出差的日子,公考老師們的生活節奏依然是披星戴月,授課時間從早上 9 點到晚上 9 點,如果再給學生答答疑,到家基本就 10 點多了。

有墨舉了個很具體的例子——在每年考公高峰期的時候,他不敢在網上買任何東西," 實在是沒有時間去驛站拿快遞 "。

忙碌、單調、重復,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工作和生活。

(圖 /《低欲望生活》劇照 )

2022 年國考的報名人數達到了 220 余萬人,各類考公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公考老師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開始頻繁成為社交話題,他們從前那種忙碌但平靜的生活,完全被打破了。動輒上萬元的學費,讓公考老師成為了大眾口中的 " 高薪職業 "。諸如 " 為什么這些老師自己不去考試 "" 一群考不上公務員的人在這當老師 " 等質疑聲,開始不斷涌來。

眾聲喧嘩里,公考老師開始被貼上 " 吃盡時代紅利的一群人 " 的標簽。

賺得多,拿 " 命 " 換的

公考老師的薪水,的確很有誘惑力。在規模較大的考公機構里,即使是非一線城市的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只要肯努力,基本都能實現月薪過萬。

圈圈曾在粉筆公考做了 3 年的申論老師,這是她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剛入職時,她的月基本薪資是 8000 元。據她了解,自己當時的入職評級是最低一級,但 " 再加上課時費,過萬基本是沒有問題的 "。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基本薪資和課時費還會不斷上漲,在某知名機構工作的公考老師 Lydia 就曾了解到,機構里有些資歷深的老師,單節課時費就是她的 3 倍," 綜合薪資就更不敢想了 "。

但是,這份高薪是犧牲時間和身體換來的。在公考老師的世界里," 禮拜幾 " 并不是計量時間的單位,很多時候,他們周末也要無差別地上課,法定節假日同樣是離他們很遙遠的事物。他們的世界,只分為高峰期和低峰期,考公高峰期時,老師們需要做好一連上兩個月課的準備,然后在低峰期時調休、接受培訓。

(圖 /《龍櫻 2》劇照)

新手期往往是最難熬的,圈圈曾經有一位備課速度比較慢的新同事," 經常備課到半夜兩三點,然后睡 5 個小時就爬起來去上課 "。能在這個行業長期堅持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墨在 2013 年進入了公考這一行,曾在某知名機構任職 7 年,已經做到了培訓講師的位置,但他在 2020 年選擇了辭職。" 原因很簡單,當時我覺得自己再干下去就要死了,身體撐不住了,多走兩步路都覺得累。" 和有墨共事時間比較長的同事,身體或多或少都出現了問題,有一些女同事出現了受孕困難的情況,只能停下來好好調養身體。這也是大家很難在考公機構中看到老教師的原因之一。

考公的 " 卷 ",不僅體現在考生之間,也體現在老師當中。

這幾年,考公人數爆發式地增長,它卻沒能轉化為整個公考行業薪資水平的提升。2021 年,受 " 雙減 " 政策的影響,不少公考老師的工資反而縮水了。" 就像粉筆,它是猿輔導下面的一個公司,可能是被猿輔導影響了。當時大家的工資降了兩回,所有筆試的老師都被要求跨面試,也就是筆試、面試都要教。當時各個機構都在裁員,不過粉筆還是挺好的,會問我們要不要走,如果走的話就占辭退名額,給賠償金。" 圈圈說。

在考公機構里周而復始授課的老師們,像一顆顆螺絲釘,他們要持續運作以維系機構的正常運轉。至于在他們的合力之下能創造多大的經濟效益,則并不是他們該關心的事情——因為這并不會影響他們的工資。

2022 年 7 月 9 日,河南安陽。河南省 2022 年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第十中學考點大門前,公務員培訓機構的宣傳人員抱著一沓 " 考前抱佛腳 " 的廣告資料。(圖 / 視覺中國)

為什么公考老師不去考公務員?

公考老師大抵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教育行業有熱愛之情的人。與其他教育行業相比,考公機構的包容性更高,它沒有嚴格的專業背景限制,即便是非名校、非師范類畢業的人,也可以在其中大展拳腳。

另一種則是自己有過考公經歷,或是從體制內逃離的人。Lydia 在大學畢業后就考進了體制內,當時她對未來沒有太多的規劃,就聽從了父母的意愿。但入職后 Lydia 發現,單位的同事都和她有著巨大的年齡差,每天都在聊孩子、聊家庭。" 雖然大家聚餐也會帶著我,但是他們都拿我當小孩,我和他們的孩子年齡差不多。我覺得很壓抑,待了兩年就辭職了。"

辭職的前半年,Lydia 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去各個地方旅游。但半年后她想找工作時,發現自己陷入了很被動的境遇,她大學讀的是安全專業,對口的工作要經常去工地,很多企業都不愿意招女性員工,自己應屆生的身份也沒了。思來想去,Lydia 決定還是聽從父母的建議,繼續參加公務員的考試。

但報考時 Lydia 發現自己只能報 " 三不限 " 的專業,競爭十分激烈。不過 Lydia 的行測成績一直很好,當年參加國考考到了 80 分,于是被當時的行測老師內推到了機構中,經過一系列的筆試、面試和培訓,Lydia 最終成為了一名行測老師。

(圖 /《龍櫻 2》劇照)

回憶起正式入職前的培訓,Lydia 和圈圈都覺得那是一段噩夢般的日子," 高考時都沒這么努力過 "。不同機構的培訓時間在 1 — 2 個月不等,但它們都一致采用末位淘汰制,大家不僅要每天上課、做作業,還要接受一輪又一輪的考試。" 每次成績排在后面的人就要離開,大家都特別努力,后來我們干脆睡覺都不脫衣服了。培訓結束后只剩下三分之二的人,不過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壓力太大主動放棄了。"Lydia 回憶道。

公考老師考不上公務員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圈圈就參加了今年的國考,但由于嚴重偏科,沒能進面試。她的申論考了 80.5 分,但行測只有 55 分。"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讀高中時,你和數學老師一起參加高考,他肯定考不過你。公考老師也是分科的,我在我自己教的科目里很厲害就行了,怎么就要要求我們必須全能呢?"Lydia 說。

話雖如此,但公考老師 " 上岸 " 的概率,仍比普通考生大得多。他們能搜集到完備的復習資料,對面試環節也十分熟悉……年輕的時候努力賺錢,35 歲前考公 " 上岸 " 的大有人在。

不過,做出些成績的老師,大多不會選擇這條路,巨大的薪資落差,是單憑 " 穩定 " 無法彌補的。雖然在考公機構做老師很難成為一項終身事業,大家都在積極地走出去,但 " 上岸 " 也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做自由職業、高峰期時去做兼職、自立門戶、轉戰其他教育領域等,往往令更多人心動。

在 " 上岸 " 之外,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更豐富多彩的人生。

2023 年 3 月 11 日,江蘇淮安。公務員考試考生進入考點參加面試。(圖 / 視覺中國)

一場關于良心的拷問

考公熱潮,向來都具有強烈的周期性。

中國的第一輪 " 考公熱 ",是在 2004 年前后,彼時 " 非典 " 剛剛結束,最早的一批考公機構,便是在此時開始萌芽。第二輪 " 考公熱 ",是在 2008 年經濟危機之后,2009 年,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了 100 萬人,這讓考公機構徹底成為了一門火熱的生意。而第三輪熱潮,便是當下。

不難發現,在這 20 年里," 考公熱 " 只是一種輪回,而不是持續性的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但有些人卻偏偏很執著。

圈圈的班上曾經有一位 34 歲的學員,近 10 年的時間里,他一直在全職備考。他也不是沒有進過面試,但可能是因為他的個人形象有些邋遢,表達能力也有一些問題,所以一直未能如愿以償。

Lydia 班上也有借貸全職考公的學員在苦苦堅持著," 當學員特別堅定想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作為老師,是沒有辦法勸他們停下來嘗試其他路的,他壓根就沒想過其他選擇 "。而考公是一件運氣和努力缺一不可的事情," 有的人或許命里沒‘編’,看著很心酸 "。

(圖《不屈服的女人》劇照)

有墨在辭職后,選擇和另外 6 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一起成立團隊,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看到很多學員找不到好的老師,白白浪費時間。" 很多機構老師的水平都是參差不齊的,最近幾年,有些機構里多半都是只教了一兩年的新老師,因為他們的成本很低,但只能教一些基礎的知識,學員要怎么拔高呢?" 有墨班上的學員,有半數以上都不是新考生," 他們對整個知識體系已經了解了,過來試聽直接就能聽出來老師教得好不好,這個行業是很復雜的 "。

做公考老師和做普通老師,在感受上會有很大的差異。相對而言,公考老師會操更少的心,他們不會被學生早戀、打架、逃課等問題困擾,大家都是成年人,有更強的自我約束力和更明確的目標。但他們卻不可避免地要旁觀學員作為成年人的無奈、煎熬和妥協。

(圖 /《龍櫻 2》劇照)

" 誰都喜歡錢,但不能忘了自己的良心,對老師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個周期的課程,但對很多學員而言,他們的人生很有可能因此而變得不同了,沒有人有資格拿別人的人生做賭注。"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你我都是大汗淋漓的追趕者。

(文中圈圈、Lydia、有墨均為化名)

原標題:公考老師,一群吃盡時代紅利的人?

新周刊 · 局外人第 47 期原創視頻

《山里的遺照》

讀完點個【在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