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鎵鍺出口管制!概念股應聲大漲,業內:半導體產業或受影響

2023-07-04 18:18:22來源:ZAKER財經  

利好消息助攻,今日鍺、鎵概念股開盤大漲。個股中,國內兩大鍺生產企業,云南鍺業和馳宏鋅鍺早盤雙雙漲停,不過,9:34 分馳宏鋅鍺打來漲停板。華錫有色漲超 7%,遠航精密漲超 4%,中國稀土、盛屯礦業、江特電機等跟漲。

消息面上,昨日(7 月 3 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了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滿足相關特性的物項,如鎵相關物和鍺相關物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公告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詳情點擊查看)


(相關資料圖)

兩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據悉,鎵、鍺是兩種稀有金屬,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非常低,開采難度大,價格昂貴。同時也是兩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光電、太陽能等領域。

鎵是一種具有高熔點、高導電性和高光電效應的金屬,被稱為芯片 " 維生素 "。它可以用來制造高速、高頻、高功率的集成電路、激光器、光電二極管等。鎵在 5G 通信、雷達、太空探索等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

鍺是一種具有高純度、高遷移率和高耐熱性的金屬,被稱為芯片 " 奶粉 "。它可以用來制造低功耗、高性能的晶體管、太陽能電池、紅外探測器等。鍺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等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鎵、鍺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

公開資料顯示,鎵和鍺兩種金屬礦產無論是在儲量還是在出口上,中國均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簡稱 USGS)數據,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德國、烏克蘭分別于 2013 年、2015 年、2016 年、2019 年停止了鎵生產,中國鎵占比全球鎵產量持續提升,截至 2021 年,占比全球鎵產量已超 90%。

據 USGS 數據,全球鍺資源中國占比 41%,美國占比 45%。2021 年全球原生鍺產量約 130 噸,其中,中國、俄羅斯兩國的產量占全球的 70%,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占比達 68%,近十年來累計供應全球 68.5% 的鍺。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中國是全球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重要的出口國之一,出口數量遠高于進口。

從出口地區分布來看,我國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有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地。

日本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金屬鎵消費市場的前兩名,歐盟的消耗量也居高不下。由于該資源非常稀缺,這些國家紛紛對自己境內的金屬鎵進行保護,轉而向中國這樣的儲備大國進口。

專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

業內表示,中國對鎵、鍺相關 14 種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滿足相關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這意味著中國將對這些物項進行許可證管理,即只有獲得政府批準的企業才能進行出口。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接受采訪表示,關鍵礦產資源因為扼守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咽喉,因而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成為大國博弈的一塊新戰場。

她表示,國際上很多稀有的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向外供應的,那么為什么中國供應給一些西方國家,制成芯片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呢?陳鳳英認為,7 月 3 日晚,兩部門公告對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一種做法。

有分析指出,一旦我國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日韓等國家將面臨著嚴重的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風險,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半導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他們將不得不尋找其他替代來源或者提高自主生產能力,但是這些都需要時間、成本和技術上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問題。同時,他們也將面臨著來自我國半導體企業的更加激烈的競爭壓力,因為我國半導體企業將可以利用自身在鎵和鍺方面的優勢,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產品成本和價格,擴大產品市場份額。

附:涉及鎵、鍺主要上市公司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