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引導推動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資委部署2021年上市公司“提質”

2020-12-29 08:38:19來源:證券日報網?  

作為總結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的“年度會議”,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已于1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與前幾年稍顯不同的是,本次會議系統性地總結了“十三五”工作,研究“十四五”形勢任務,乘勢而上推動國資央企奮力開局“十四五”。

會議強調,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為更好引導推動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國資委將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突出對中央企業“兩利四率”指標的考核,以引導企業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和運營效率,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利長遠,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國企改革具有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2021年的改革任務目標面臨疫情之后的經濟復蘇與全球產業鏈重構。”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要發揮國企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要加強主動性、強調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倡導應變性、提升創新性、追求實效性。

從此次會議明確要求的央企要做好2021年的八方面重點任務來看,“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仍是重頭戲。不過從內容上看,改革事項更加豐富且細化。

對比來看,2019年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僅提出,要以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為重點,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而今年,在“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會議提出要進一步突出實業主業,抓好“兩非兩資”剝離處置工作,穩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統籌好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一步推進戰略重組與專業化整合,將有助于優化國有企業資源配置,提高國有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與此同時,還可以幫助國有企業提升主業集中度,增強主業市場影響力、控制力,進而提高主業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從而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而對于一些已經實現上市的央企、國企來說,企業發展質量的提升,顯然有助于促進我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改善,從而助力中國資本市場更健康的發展。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當前A股市場共有413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82.32萬億元。其中,包括央企國資控股(418家)、省屬國資控股(439家)、地市國資控股(360家)以及其他國有(17家)在內的四類國有上市公司共1234家,總市值約38.96萬億元。也就是說,僅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總家數約三成的國有上市公司,總市值就占到A股總市值的47.33%。而這似乎也就不難理解,緣何此次的央企負責人會議特別提到,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事實上,近年來資本市場在支持國有企業并購重組方面,可謂是“大顯身手”。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按首次公告日計算,剔除交易失敗案例,今年以來截至10月11日,A股市場共發生753起國有上市公司并購事件,約占全市場并購事件的32.37%;從項目進度看,191起已完成,562起正在進行中。從企業性質來看,有193起涉及央企國資控股企業、316起涉及省屬國資控股企業、234起涉及地市國資控股公司、10起涉及其他國有公司。

劉興國認為,隨著今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正式啟動,預計下一階段的國企改革深化推進,必定需要借助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杜雨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