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邁出圍城勾勒大CBD版圖 北京CBD世界商務區的登頂之路

2021-01-26 09:28:50來源:北京商報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交匯點。“十三五”圓滿收官,首都站在新起點,北京商報特別策劃了一組關聯報道,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一方面,借由地鐵線路串聯起一系列城市地理地標,回顧北京經濟、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由此產業升級、城市治理躍遷、民生福祉增進“盡收眼底”。另一方面,繼往開來,緊扣北京“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邀請多領域權威專家各抒己見,為北京落實全面實現“十四五規劃”凝聚共識、準備錦囊、探索路徑。

2020年9月10日,軌道交通28號線(原CBD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批復。一條地下交通軌道將由西北向東南成為斜貫北京中央商務區(以下簡稱“北京CBD”)的“大動脈”。該項目已被列入2020年北京市政府重點工程計劃,并計劃于2025年建成。

北京CBD,是北京國際金融與商務功能集聚地。在改革開放后的40多年間,該區域從萌芽起步日臻完善,逐步從老工業區發展成招商吸引力位列全球第7位的中央商務區。然而,隨著區域招商極速裂變,傳統交通配套走向飽和,筑夢天堂終難逃圍城之困。于是,貫通北京CBD的28號線與17號線成為“十三五”期間全市重點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在日積月累的發展中,北京CBD正悄然變更模樣。

登頂之戰

《助力提升CBD吸引力白皮書2.0》顯示,北京CBD已躋身世界頂級商務區,中國也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

當前,北京CBD正角力全球招商引資的“登頂之戰”。《2020全球商務區吸引力報告》顯示,在精選的21個頂級商務區中,北京CBD吸引力排名全球第7位。然而,中央商務區的建成并非朝夕之功,北京CBD身后同樣背負著老工業區歷經年月的轉型積累。

上世紀80年代,北京CBD區域還是一片工業區,煙囪聳立、機器聲轟鳴。1984年11月,一紙合資建設與經營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的合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隨后,北京金屬結構廠和高壓氣瓶廠原址被漸次拆除,自此“大北窯”開始邁上國際化道路。1990年,209米高的京廣中心建成,被譽為“京都摩天第一樓”……

地標性建筑拔地而起,商業機遇也紛至沓來,北京CBD發展快車蓄勢而發。與首都經濟“退二進三”的產業結構同步調整,北京CBD由2000年前以化工、汽車、機械等傳統產業為主導發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以國際金融為龍頭、高端商務為主導、國際傳媒聚集發展的產業格局。

目前,一座國際化現代商務中心區正加快形成。2019年,北京CBD功能區匯集世界500強企業23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9家,占全市的50%。即便是在疫情初期,北京CBD仍在持續引資賦能。據了解,2020年一季度區域落戶高質量企業37家,外商投資企業60家。

邁出圍城

然而,高速發展的背后也伴隨著陣痛。房地產咨詢公司仲量聯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已有日均超39萬人在北京CBD區域內的寫字樓里辦公,流動人口密度達4萬人/平方公里;預計202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52萬人。

由于區域辦公體量超1000萬平方米,人員流動相對集中,周邊交通高度飽和。以28號線沿途的國貿站為例,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公開披露,國貿地區每天客流量超過30萬。

2019年,《北京CBD國際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提出用三年時間,推進國際一流的CBD建設。然而,對比其他發達國家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國際一流的CBD考驗著資本實力、營商環境等,也意味著區域布局面臨著重新規劃和系統升級。《2020首都發展報告》提出,北京棋盤式的道路結構深刻地影響了軌道交通的分布形式,站點也基本依照棋盤狀整齊排列、均勻分布,市中心沒有呈現出相比于其他區域更密集的車站數量。而以柏林、巴黎、東京為代表的城市大多呈現出放射狀的分布態勢,這樣的線網結構自然地形成了站點密度的差異。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指出,CBD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經濟規模和工作、居住人口,交通壓力巨大,現有的幾條軌交無論從運能還是運力方面在交通高峰期都已經達到了極限,幾無潛力可挖,因此新建和加密CBD地區的軌交以及改造提升與優化現有軌交網絡是完善CBD地區交通基礎設施。

為疏解CBD地區交通堵點,早在28號線醞釀成行前的2015年,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曾披露,相關部門正研究規劃短距離區域性專用地鐵線。

大CBD版圖

根據此前針對北京CBD提出的產業融合發展計劃,到2020年,北京CBD以高端商務為龍頭,以金融和文化為兩翼的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在京津冀地區發揮核心樞紐作用,成為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全國性CBD。

2017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落地,“三城一區”成為北京未來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承載區域,國貿CBD之外,“亦莊科技型CBD”“城市副中心金融CBD”將共同拼湊未來北京三大CBD的城市版圖。

“北京CBD過去是輻射帶動引領北京,將來一定不僅是北京的,而是整個京津冀的,要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

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葉堂林指出,北京發展“高精尖”的同時,城市需培養適宜產業發展的完整配套。通過打造產業鏈的方式,帶動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提高三地產業協作水平,進而降低成本也使得產品更具競爭力;同時,針對市內發展文旅等產業,也可通過規劃的改進,將思考格局置于更大的區域空間,輻射帶動周邊更多地區共享項目成果。

放眼全市,北京CBD轉向“高精尖”的進階之路也是北京升級改革的剪影和可復制的有效經驗。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繼續推進,其第三產業主導地位已十分明顯。與此同時,天津、河北著眼于強化精準承接。據統計,2019年,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502家;2019年,河北共承接京津單位964家。

· “十四五”怎么干·

《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提到,全面推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推動科技、互聯網信息、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等領域擴大開放。

依據職住分布提升CBD區域通勤

“CBD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經濟規模和工作、居住人口,交通壓力巨大,現有的幾條軌道交通線路無論從運能還是運力方面在交通高峰期已經達到了極限,幾無潛力可挖。”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指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根據規劃綱要草案,抓好“兩區”“三平臺”建設,全面推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推動科技、互聯網信息、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文化旅游、教育、健康醫療、專業服務等領域擴大開放。

而就在去年9月,中國(北京)自貿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正式掛牌,朝陽區以四大功能區為承載,北京CBD中心區和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2個重點功能區則成為其建設發展的主陣地,形成“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創新完善各重點領域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

“‘兩區’建設對北京而言是一個重要機遇,從北京的城市特點來看,擁有兩個較為優勢的資源領域,其中包括科技創新以及文化創意產業領域。”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指出,在科技創新領域,北京擁有大量科研院所,這些資源促使北京在互聯網產業等科技領域居于全國領先地位;而在文創產業領域,北京同樣具備可與科技比肩的資源優勢,從文化創意元素與產業相結合的發展角度看,北京具備得天獨厚的市場拓展前景。

如今的北京CBD形成了以國際金融為龍頭、高端商務為主導、文化傳媒聚集發展的產業格局,是首都現代化和國際化大都市風貌的集中展現區域。這里聚集著全北京65%以上的外資金融機構和90%以上國際傳媒機構。這一“商圈地標中的地標”也躍升成為“兩區”建設的重要陣地。

不容忽視的是,區域經濟的極速壯大使大城市的“交通病”日趨突出。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2019年數據顯示,北京CBD居住人口達16萬,居住密度為2.29萬人/平方公里;就業崗位41萬,就業崗位密度5.86萬人/平方公里,職住比例為2.6:1。

“鑒于這種情況,新建和加密CBD地區的軌交以及改造提升與優化現有軌交網絡是完善CBD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CBD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交通保障的必要舉措。這也是北京軌交在完善中心區域城市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重要的著力點之一。”柏文喜表示,北京市軌道交通目前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并已成網,在城市通勤中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019年,北京CBD根據《北京CBD國際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啟動105項任務,其中36項已取得明顯進展,其中包括完成西北區交通優化示范工程等。

如今,北京CBD打造了全市首個智慧交通體系,位于CBD西北區域的交通優化試點示范工程現已完工。區域內覆蓋7條道路、總長度約4.9公里,其在交通治理方面將更加精細、智慧和人性化。未來,智慧交通也將被推行至CBD全域。

此外,去年9月,北京市發改委批復了軌道交通28號線(原CBD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被列入2020年北京市政府重點工程計劃,目前正抓緊建設。建成后,北京CBD區域將新增一條地下交通“大動脈”。據了解,一期項目位于朝陽區,西起東大橋站,東至廣渠東路站,全長8.9公里,均為地下線,設站9座,設廣渠東路車輛基地1座。

柏文喜說,“下一步應根據城市人口職住分布與客流特征,以及從引導城市規劃發展的角度對現有軌道交通網進行補短板的同時,從線路、運能、運力和組織調度方面進行改造、優化和提升,而CBD規劃與軌道交通線路也正是這一工作的重要體現”。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劉瀚琳(陶鳳 劉瀚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