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行業即將迎來千億級“春運行情” 下沉市場檢測供應能力承壓
核酸檢測行業即將迎來千億級“春運行情”。
1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全國各地返鄉人員(不分高中低風險)需持7日以內的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才能返鄉,且檢測費用需要自行承擔。
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則指出,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預計將發送旅客17億人次,日均4000萬人次,較2019年下降超過4成,比2020年增加1成。
華安證券據此估算,春節假期期間,以返鄉目的比例為70%測算,返鄉人數可能會達到6億人次,其中農村返鄉人數約3億人次,總體核酸檢測需求量為12億次和6億次。對應的核酸檢測產品的總規模為150億元—300億元,核酸檢測服務的規模約為600億元—1200億元。
這可以說是疫情以來,整個核酸檢測行業迎來的最大的峰值考驗和市場增幅。資本市場隨即作出反應,Wind數據顯示,1月21日體外診斷指數(884880WI.)整體大漲3.90%,36家體外診斷上市公司里,32家股價上漲,其中7家漲幅超過7%。
千億級的大蛋糕核酸檢測行業能吃的下嗎?
試劑產能充足,多家企業計劃提高產能
核酸檢測行業主要分為兩塊,即核酸檢測產品與核酸檢測服務。其中核酸檢測產品主要是檢測試劑,截至目前,我國的核酸檢測試劑日產能為665.5萬人份以上,抗體檢測試劑日產能為1546萬人份以上,抗原檢測試劑日產能為190萬人份以上,累計日產能達2401.5萬人份以上。
藍鯨財經了解到,在上述發布會召開后,國內檢測試劑生產企業都積極應對產能供應問題。
華大基因對藍鯨財經表示,華大基因在抗疫行動中快速提升了試劑盒的產能,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日產能已可按需提升至200萬人份。
圣湘生物則對藍鯨財經表示,目前公司的日產能可達200萬人份,后續根據市場需要和業務發展,還可以進一波提高。近期公司已經持續加大相關原材料、配套耗材的備貨,生產部門也在持續加班加點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信心能應對即將到來的春運返鄉檢測需求。
華大基因和圣湘生物作為國內最早獲批上市前六家新冠試劑供應公司此前還中標了新冠耗材的地區性集采,其產能供應的情況在國內頗具代表性。
體外診斷行業資深專家,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醫學檢驗產業分會會長宋海波教授在接受科創板日報采訪表示:“即便是進行14億人口的核酸檢測,我們現有的檢測能力和試劑供給也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14億人口聽起來數字很龐大,但其實并不是14億人就要用14億人份試劑去檢測,因為目前我們采取的基本檢測手段還是“混檢”,即將數份樣本混合成一份樣本進行檢測,混檢篩查中一旦發現異常,則再對混檢樣本分別逐一檢測。”
暴增的試劑需求同時也代表著機遇。
圣湘生物已經成了今年的業績預增王。1月18日,圣湘生物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56億元到28.06億元,同比增加6375%到7008%。
按照華安證券的估算,試劑行業春節還將迎來一個百億的蛋糕。一位醫藥投資人士對藍鯨財經表示,春節返鄉的試劑供應需求給相關企業的業績會再添一把火,而且會向擁有迅速提高產能供應能力的頭部企業靠攏。
下沉市場檢測供應能力承壓
但對于檢測行業或許事情就沒這么簡單了。
據華安證券估算,整個春節返鄉季核酸檢測服務的規模約為600億元—1200億元,是檢測試劑的幾倍。但前述醫藥投資人士認為,第三方檢測機構能不能吃到這個大蛋糕還有待驗證。
他指出,目前我國春節返鄉主要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以及縣域、鄉鎮流動,知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三四線以下的下沉市場檢測供應需求它們不一定能覆蓋。
據藍鯨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迪安診斷在全國擁有40家連鎖實驗室,華大基因擁有22家獨立實驗室,金域醫學則有37家實驗室。
衛健委《工作方案》里面也提出實行“鄉采樣、縣檢測”。方案規定:由鄉鎮衛生院負責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和送檢,縣醫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核酸檢測。同時還規定,“檢測機構要在收到樣本后的12小時內要反饋檢測結果”,設在城市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基本沒有時間來滿足檢測需求。
三四線城市情況可能也沒有太好。藍鯨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大多三四線城市核酸檢測都由當地三甲醫院負責。以景德鎮市為例,由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五家醫院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醫院大部分是早上檢測,下午出結果。醫院工作人員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近期來醫院做核酸檢測的人數有明顯增加,由于只有半天檢測時間,大部分醫院都建議盡早來醫院排隊。
某三甲醫院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醫院一天的檢測能力在一百多,等到春運返鄉會更為緊張。
1月13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檢察專員郭燕紅表示,目前全國共有8437個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檢測,單管檢測能力達到每天1255萬人份。如果按華安證券估算,春節假期期間,以返鄉目的比例為70%測算,返鄉人數可能會達到6億人次,日檢測能力將受到不小挑戰。
上文中的醫藥投資人士表示,現在檢測能力供應充足的地方集中在城市,春運返鄉季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挑戰在于如何滿足下沉市場的需求。(余詩琪)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