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穩步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 外資持續流入我國債券市場
主持人楊萌: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積極推進跨境審計監管合作,加強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建設。去年以來,我國穩步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債券市場增持人民幣債券;國際指數不斷納入A股;監管機構加大開展跨境監管合作力度等。這一切都說明,我國穩步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1月28日召開的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表示,“穩定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完善商品及金融期貨期權產品體系。”對此,專家建議,今年或將進一步簡化、優化外資機構投資交易所債券的準入流程,增強外資進入的便利性。
去年以來,我國穩步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債券市場增持人民幣債券。近日,外匯局數據顯示,2020年外資凈增持境內債券規模1861億美元,年末余額達到5122億美元。境外投資者追求穩定的固定收益,以購買低風險債券為主。去年外資凈增持我國國債936億美元,年末余額是2910億美元;凈增持境內銀行債783億美元,到去年底的余額是1846億美元,二者存量的合計占外資持有我國債券總量的93%。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持續流入債券市場,主要因為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向好基礎上,隨著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以及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外資進入的便利性以及意愿逐步增強。
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我國GDP增長2.3%,GDP總量首次超過100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金融國際化的相關工作也正依據原計劃穩步推進,各類全球主要股票指數、債券指數也紛紛吸納我國發行的證券資產,這就使得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持有意愿逐步加強,并且也更愿意接受且懂得適應中方所提出的規則。如我國2021年整體經濟發展仍延續去年下半年的勢頭,外資投資人民幣資產的規模還會繼續增長。
根據中央結算公司統計監測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債券市場總托管量達到104.32萬億元,同比增加16.94萬億元,同比增長19.38%。其中,交易所市場托管債券13.81萬億元,占全市場的13.24%。
唐川表示,當前,我國金融主管部門正在大力推進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而在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推進過程中,外資銀行、合格境外投資者及其他合格外資投資主體也應在境內不同交易平臺上能夠獲得同等的交易權限,故而,預計今年交易所也會跟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步伐,進一步簡化、優化外資機構投資交易所債券的準入流程,并且各主要交易平臺之間也有望在今年實現資格互認,并隨著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資金賬戶、債券賬戶的互聯互通。
唐川認為,在擴大期貨品種對外開放范圍方面,除了商品期貨種類的豐富,對外資機構開放以增強商品期貨市場服務企業跨境貿易的能力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期貨產品的豐富和對外開放也將成為重點工作,今年相關配套措施將逐步明晰。此外,預計今年境內期貨交易所與境外交易所、境外金融機構開展結算價授權合作也會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交易所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入市渠道將拓寬,同時更多的外資控股機構將進入國內期貨市場,更多的衍生品供給,都是今年重點關注和可以期待的。”郭一鳴說。(包興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中國市場逆勢上漲美國市場銷售下降 星巴克2021一財季表現欠佳
1月27日,星巴克公布了2021財年第一財季(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第一財季凈營收6...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