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塵埃落定 原研藥企熱度不高

2021-02-09 16:44:20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塵埃落定。2月8日,國家聯合采購辦公室公布第四批全國藥品集采最終中選結果。

根據最終中選結果,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共納入45種藥品,此次集采藥品涉及高血壓、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精神類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用藥。最終結果顯示,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2%,最高降幅達96%,預估每年節約藥費124億元。

盡管2月8日發布的《關于公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通知》表示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的具體執行日期另行公告,但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此前表示,預計今年5月群眾就可享受到第四批集采的成果。

據了解,此次集采在醫藥市場上并未掀起波瀾和恐慌。“這次市場反應比較平靜,不像當初‘4+7’結果出來后反應那么激烈。這已經是第四輪集采了,大家對集采的認識和預期也有了一定變化。”一位醫藥業內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說道。此前,“4+7”集中帶量采購曾引起醫藥行業波動,曾有中選藥企股價出現短暫大幅下跌。但在第四批國家集采擬中選結果出爐后,醫藥行業市場并未出現股價大范圍波動的情況。

醫藥市場未掀波瀾,但對于患者而言,幾輪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卻對他們有較大影響。除了中選藥品大幅度降價外,患者的用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兩次國家藥品集采中選結果中,原研藥的身影較為少見,參與度并不高。部分原研藥企在報價上趨于保守,選擇“陪跑”,有的藥企甚至報出了超過“最高有效申報價”的報價。與此同時,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也正在搶占原研藥市場,此前曾經占據較高市場份額的原研藥企在集采的影響下,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進入集采就要擠壓藥品價格水分,把藥品價格降下來。降價似乎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國家組織藥品集采通過合同的形式,確定每個中選產品的采購量和價格,中選企業不必再為進入醫院銷售而公關,切斷了藥品銷售中間的灰色利益鏈。根據國家醫保局的數據,前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涉及112個品種,中選產品的平均降幅達到了54%。截至2020年,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的實際采購量已經達到協議采購量的2.4倍,節約費用總體上超過1000億元,有效降低了患者負擔。

藥品集采也進入常態化。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明確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健全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工作機制,加快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集中采購市場,引導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有力減輕群眾用藥負擔。(李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