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小電科技怪獸充電接連沖刺 “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爭奪愈發激烈

2021-03-16 15:18:42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正在路上。近日,國內共享充電寶平臺怪獸充電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文件,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實際上,怪獸充電并不是該行業首家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企業。2020年6月,另一家共享充電寶平臺小電科技已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爭奪愈發激烈。

背景資料顯示,怪獸充電成立于2017年5月,截至2019年12月,已為全國1600多座城市的用戶提供了蓄電服務。截至2020年年底,怪獸充電的累計注冊用戶已超過2億。目前,怪獸充電已完成C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高領資本、小米科技、軟銀亞洲等。

在招股書中,怪獸充電尚未披露擬發行的美國存托憑證(ADS)數量以及發行價區間,暫定募資規模為1億美元。怪獸充電計劃將本次募資所得用于拓展業務、擴大員工隊伍、支持公司的資本支出、戰略投資以及滿足一般營運資金需求。

招股書顯示,怪獸充電管理層持超級投票權,對公司擁有控制權。機構股東中,阿里巴巴為第一大股東,持股16.5%,高瓴資本持股11.7%,順為持股8.8%,軟銀亞洲持股7.7%,小米和新天域均持股7.5%。

“怪獸充電謀求上市背后有資本力量推動的因素。怪獸充電背后是阿里巴巴、高瓴資本等強勢資本的強強聯合、場景打通、資源互補。”金融科技行業專家張鯤表示。

實際上,想搶占“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還有小電科技。2020年7月,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消息顯示,小電科技已于同年6月29日同浙商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與怪獸充電相同的是,小電科技同樣有資本“撐腰”,紅杉資本、騰訊等皆在其股東名單之列。

近幾年,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一地雞毛”,但唯有共享充電寶行業增勢迅猛。2017年下半年,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陷入倒閉潮,樂電、PP充電、放電科技等品牌都是“曇花一現”。持續洗牌后,行業逐漸形成“三電一獸”(街電、小電、來電、怪獸)的競爭格局,“玩家”們也開始更多地考慮盈利問題。

根據怪獸充電提交的招股書,2019年怪獸充電營收為20.2億元,2020年營收為28.1億元,同比增長38.9%。從收入結構上看,目前其主要收入來源依靠共享充電寶的租借營收,來自移動設備充電業務的營收為27.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96.5%。此外,還有小部分營收來自充電寶銷售等業務。

目前來看,漲價仍然是多數共享充電寶平臺盈利的手段之一。繼2019年告別“1元時代”后,共享充電寶多次集體漲價,例如怪獸充電按前三分鐘免費、1.5元/半小時計算費用,每小時收費3元,每24小時封頂30元,單次使用封頂99元。

不過,盡管頭部玩家已經盈利,但并未明確是規模性盈利還是初步實現盈利,后續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以怪獸充電為例,雖然2019年凈利潤達到1.67億元,但2020年同期凈利潤僅為0.75億元,凈利潤率也從8.2%下降到2.7%。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共享充電寶企業并未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而漲價問題廣受詬病。為尋求進一步的發展,各充電寶公司亟需構建新的增長路徑,基于海量用戶和商戶建立強大網絡渠道,共享充電寶存在想象空間。

陳禮騰預測,共享充電寶的未來或觸及更多用戶消費場景。利用大數據優化產品布局,通過專利提升自身競爭力,最終實現更多用戶覆蓋,將是企業在市場中贏得成功的關鍵。(祖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