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失聯怪事頻出 百年秋林面臨A股退市
百年企業秋林集團最終退市的消息令人震驚。事實上,近年來秋林集團深陷各種危機,董事長失聯、2億元黃金庫存不翼而飛、“5億蘿卜章”事件……為何秋林集團會走到如此境地?
終止上市 資本市場路斷
在哈爾濱,幾乎無人不知秋林集團。“剛開始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其實反復確認了一下才相信。”來自哈爾濱的王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紅腸是哈爾濱的名片之一,大家耳熟能詳的紅腸品牌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秋林。秋林紅腸遍布哈爾濱火車站、商超以及人流密集的地方,“我是吃秋林紅腸長大的,從來沒想過秋林有一天會出現破產退市的問題”。
近日*ST秋林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上交所《關于哈爾濱秋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根據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中國商報記者致電秋林集團,但是一直無人接聽。最近的消息是,該公司對外表示,公司目前在食品生產加工及銷售方面保持正常,但因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本次公司股票退市期間,公司將全力以赴保證正常的日常生產經營。
對于未來是否會重新上市,秋林集團表示,公司現在重點在解決歷史問題,未來在達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要求的標準后,可重新上市。公司未來將重點發展百貨及食品的經營。
百年基業 歷史悠久
據悉,秋林集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6年。當時俄國人伊·雅·秋林在俄羅斯伊爾庫斯克創辦了秋林公司,1900年,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延伸,秋林公司又在哈爾濱設立了分公司,命名為“秋林洋行”。
秋林洋行下設了面包廠、灌腸廠、服裝廠、煙廠、酒廠等,在經營上采取“前店后廠,即做即賣”的模式,專門生產俄國人喜愛的大列巴(大面包)、格瓦斯、黑加侖果酒、果醬等傳統食品。秋林集團生產的俄式食品是一大特色。在秋林食品生產的九大類產品中,有四大類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秋林大列巴制作技藝和秋林黑豆蜜果酒制作技藝被評為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96年,秋林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的第二年,秋林集團與香港中創集團合資興建了哈爾濱秋林大廈,總面積達3.6萬平方米,包含寫字間、餐飲、停車場以及其他多種功能。如此現代化的商業建筑,在當時走在了全國最前沿,一時風頭無兩。
2015年,秋林集團通過收購深圳金桔萊來增加自己的黃金業務,實現業務大轉型。轉型黃金業務的那年,秋林集團歸屬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3.68%,市值一度超百億元。
高管失聯 怪事頻出
年報顯示,秋林集團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2億元,2020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2.14億元。此前的2018、2019年,秋林集團已經連續兩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伴隨著業績虧損、資不抵債的困境,秋林集團內部頻頻發生離奇事件。
先是董事長、副董事長雙雙失聯。2019年2月15日,秋林集團發布公告,三大股東嘉頤實業、奔馬投資、頤和黃金所持有公司股權被警方凍結,且無法和董事長李亞、副董事長李建新取得聯系。工商信息顯示,上述三家公司分別持有秋林集團37.59%、10.36%、3.67%股份,而頤和黃金持有嘉頤實業50%的股份,同時還持有奔馬投資70%的股份,總計持有秋林集團51.62%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據了解,頤和黃金的實際控制人是平貴杰。但令人疑惑的是,平貴杰否認了自己是秋林集團實際控制人這一說法,對于秋林集團仍不聞不問。為了保證公司的正常經營,公司董事、總裁潘建華只能代行董事長以及法定代表人職責。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去哪兒了,為何平貴杰要否認自己是集團實際控制人,外界不得而知,甚至連潘建華也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也一直在尋找董事長的蹤跡。
隨后不久,價值2億元的黃金存貨丟失。2019年4月30日,秋林集團發布了2018年年報,其中表示,公司黃金業務目前面臨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不實、人才流失、到期債務無法償還以及因流動資金不足導致短期內不能恢復經營等風險,并且公司對深圳金桔萊、深圳秋林、海豐金桔萊涉及黃金及翡翠鑲嵌飾品存貨共計1.61億元(含稅金額1.87億元)無法核實去向,已計提壞賬準備。這筆黃金存貨去哪里了?至今秋林集團都未給出答案。
此外,秋林集團還深陷“5億蘿卜章”漩渦。2019年2月28日,秋林集團收到浙江省高院發來的關于渤海國際信托訴濱奧航空等四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相關訴訟材料。渤海信托表示,其手中持有秋林集團為上述借款合同出具的擔保函,因此需要對涉案的5.06億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然而,秋林集團否認了這份擔保函的真實性,認為這份擔保函中落款的公章是偽造的。隨后,經浙江法會司法鑒定所鑒定,擔保合同上加蓋的公章確屬偽造,秋林集團這才得以從中脫身,免除了一筆高達5億元的巨額債務。又是誰拿了并私刻了“蘿卜章”?為何中招的偏偏是秋林集團?這些疑惑至今未有答案。
除了上述離奇事件之外,秋林集團還面臨著與華夏銀行天津分行以及吉林龍井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的糾紛,涉及金額將近4億元。多重事件打擊、部分應收款項無法收回,最終導致秋林集團無力兌付非公開發行的債券利息,構成違約。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哈爾濱的旅游業不如往年,紅腸等旅游特產的銷售也受到不小沖擊,對于以紅腸聞名全國的秋林集團而言,業績自然雪上加霜。
保殼失敗 墜落神壇
百年基業的墜落只需短暫的時間。2015年后,秋林集團開始快速衰落,上述離奇事件只是表象,衰敗的根源在于秋林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據了解,集團的黃金業務由董事長負責,董事長緊握著黃金業務的控制權,旁人無從插手。董事長失聯后,公司黃金業務幾乎停擺,黃金事業部下轄的各公司的大部分管理人員也已經離職,而新上任的管理層對于黃金業務非常陌生,這就導致恢復黃金業務難上加難。
2018年7月,秋林集團成立了秋林黃金事業部,統管集團黃金板塊工作。李亞和李建新超出董事會授權,參與板塊旗下子公司的經營,插手包括合同簽訂、存貨收發、款項收回等過程,致使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失效,從而導致應收款項的收回和存貨的保管出現重大風險。據了解,秋林集團2018年已為此項管理漏洞買單36.98億元。
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在2021年2月23日出具過一份關于秋林集團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報告中寫道,秋林集團原董事長李亞和原副董事長李建新曾對子公司越權經營,導致該子公司簽訂、存貨收發、款項收回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失效,致使公司產生重大損失。“雖然上述事項主要發生在2018年度,但其產生的影響重大、廣泛、持續,致使2019年度和2020年黃金珠寶業務經營停止,據此認為該內控失效。”報告中如是認為。
對于集團未來的歸屬,潘建華曾在2019年的股東大會上表示,目前秋林集團的首要任務就是不退市,然后再搞經營。“公司會想辦法保住上市公司這個‘殼’,同時也會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最大限度保護股東的利益”。
從現在的情況看,潘建華的計劃落空了,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最終沒能力挽狂瀾。未來秋林集團又將走向何方?(朱夢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新證券法實施后首張巨額罰單落地 廣東榕泰(600589)被罰300萬元
新證券法落地逾一年時間,首張重罰罰單落在了廣東榕泰(600589)身上,這也給目前正被立案調查的個股敲響...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