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恢復
6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5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5月,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產需求持續恢復,新興動能培育壯大,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企業效益繼續改善,發展韌勁持續顯現,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繼續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發展預期向好內生動力加強
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6.6%;環比增長0.52%。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兩年平均增長13.1%,兩年平均增速較4月加快1.5個百分點。
5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3%,連續15個月高于臨界點。從行業情況看,在五一假期的帶動下,與長距離出行相關的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高于65%;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零售、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于4月,且位于58%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市場銷售繼續恢復,網上零售快速增長。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945億元,同比增長12.4%,兩年平均增長4.5%;環比增長0.81%。網上零售持續較快增長。1-5月,全國網上零售額48239億元,同比增長24.7%,兩年平均增長14.2%。
貨物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5月,貨物進出口總額31361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出口17160億元,同比增長18.1%;進口14200億元,同比增長39.5%。
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比4月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1%,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16-24歲人口、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3.8%、4.4%。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4月持平。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擴大。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比4月擴大0.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
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漲幅比4月擴大2.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6%。
“5月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國際疫情有一些新發展,國內也面臨不少新情況。但總體來看,5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繼續顯現,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恢復。”付凌暉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數升高的影響,5月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從環比增速看,保持基本穩定;從兩年平均增速看,多數生產需求指標還有所加快。同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市場活力逐步提升,發展預期向好,內生動力加強。
市場銷售回升消費穩步恢復
談及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付凌暉表示,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數走高的影響。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比上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市場銷售總體逐步回升。
從5月市場銷售來看,商品零售穩定增長,升級類商品增長速度較快。從兩年平均增速看,5月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了4.9%,繼續保持穩定恢復,其中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體育娛樂類商品零售兩年平均增長都在10%以上。
此外,服務銷售改善,餐飲收入增長加快。5月餐飲收入兩年平均增長1.4%,比上月加快了1個百分點。五一期間,國內旅游人數已經超過了疫情前同期水平,旅游收入也達到了疫情前同期的七成以上。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中可以看到,與長距離旅行相關的服務消費是在穩步增長的,比如航空運輸、鐵路運輸等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都保持在65%以上,跟居民消費相關的零售、餐飲、文體娛樂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都達到58%以上。這些情況都說明消費穩步恢復的態勢在持續。
“從下一階段來看,消費恢復有較好支撐,主要表現在就業擴大,居民收入增長,有利于增強居民消費的能力。”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國內工業品供給能力充裕,市場競爭比較充分,PPI(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傳導有限,居民消費價格全年保持基本穩定有基礎、有條件。
不穩定因素多堅持穩中求進
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介紹,5月,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鞏固,工業生產繼續穩定恢復,高技術制造業高速增長,消費品行業加快恢復,出口延續較快增長態勢。總體看,5月工業生產保持穩定恢復態勢。
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行業、企業增長不均衡現象仍較突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中下游行業影響加大,產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依然存在,工業經濟穩定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
付凌暉也強調,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之中,恢復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疫情防控壓力仍不容忽視,上游行業價格上漲加大了下游企業經營壓力。他認為,從我國的情況看,價格保持穩定還是有較好的條件。從供求的基本面來看,我國經濟整體上還處于恢復之中,主要需求指標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從供給端來看,生產供給保持較快增長,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價格的大幅上漲。
從結構因素來看,食品價格方面,我國的糧食生產保持穩定,主要農產品供應比較充足,食品價格保持穩定有較好的條件。工業消費品方面,盡管上游行業的工業品價格漲幅比較高,但是下游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比較充足,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向消費品價格傳導有限,這些都有利于價格保持穩定。
從政策因素來看,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沒有使用“大水漫灌”強刺激。同時,相關部門還加大保供穩價的力度,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進價格的總體穩定。“當然也要看到,近期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PPI漲幅明顯擴大,對原材料部分領域的價格較快上漲要引起重視,要加強市場調節,緩解企業的成本壓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付凌暉表示。(記者 李遠方)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