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2021年歐盟保護主義抬頭 營商環境亟待重塑

2022-01-18 15:56:46來源:中國商報網  

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經貿合作空間巨大,但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對中歐貿易發展帶來挑戰。1月17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在京發布的《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歐盟保護主義加碼,對華進行單邊制裁,營商環境出現退步,給在歐盟投資經營的中國企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但中歐雙邊貿易投資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21年11月,中歐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為7476.33億美元,同比增長29.2%。中國已經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21年1月至9月,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49.9億美元,增長54%。

然而,在中歐雙邊貿易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2021年歐盟保護主義抬頭,對華進行單邊制裁,給在歐盟投資經營的中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報告顯示,歐盟保護主義加碼,導致營商環境存在五大突出問題:第一,歐盟從外資審查、外國補貼審查、公共采購審查三個方面全面提高了市場準入壁壘,違反了WTO自由化原則。第二,歐盟及成員國以人權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違反WTO非歧視原則。第三,歐盟以疫情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區別對待內外資企業。第四,在歐中資企業面臨的執法層面的歧視有增無減。第五,歐盟因為保護主義、準入壁壘提高、歧視性執法等原因,營商環境出現退步。

“面對疫情,歐盟及成員國本應集中力量幫助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共渡難關,但歐盟卻以防范疫情風險為理由加強外資審查力度。”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2021年以來,歐盟及成員國出臺或調整的外資審查制度涉及敏感行業范圍更廣、觸發審查門檻更低、政府自由裁量權更大,提高了外資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前置成本與合規成本。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的調查顯示,58.97%的受訪企業表示外資審查給其赴歐投資及在歐運營帶來負面影響。52.48%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市場準入壁壘提高,比去年提高了9.43個百分點。大部分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在優惠政策的實施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不能一視同仁,僅有14.38%的受訪企業同歐盟本土企業同等享受扶持政策。與此同時,在歐中資企業面臨的執法層面的歧視有增無減。調查顯示,37.92%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對中資企業執法不公平,該比重比上一年度上升了6.3個百分點;27.18%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營商環境比去年惡化,該比例較去年增加了0.28個百分點。

為幫助歐盟重塑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中資企業對歐盟投資的信心,報告提出十大建議:一是繼續堅定貿易自由化和多邊主義的立場;二是盡快重啟中歐投資協定批準程序;三是放寬外資進入歐盟市場的限制;四是謹慎使用外國補貼審查工具;五是保障中資企業公平參與公共采購;六是停止對中國新疆企業和新疆產品的歧視;七是停止對中國通訊企業的打壓;八是盡快推動與中國碳定價制度互認;九是從執法層面公平對待中資企業;十是加強疫情防控,提供健康安全營商環境。(記者 張濤)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