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油價迎年內首個“四連跌”!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少花5元

2022-08-12 09:01:05來源:城市金融報  

油價“四連跌”來了。

國際原油價格近來震蕩下行,已回吐半年漲幅。受此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即將出現2019年以來首個“四連跌”。8月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2年8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30元和125元,這意味著消費者出行成本繼續下降。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5元。

那么,油價為何會出現“四連跌”,后期還有下降空間嗎?

油價迎年內“四連跌”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7月26日—8月8日)國際油價繼續下降,倫敦布倫特、紐約WTI油價降至2月俄烏戰事以來的低位。平均來看,兩市油價比上輪調價周期下降3.44%。受此影響,國內汽油、柴油零售價格隨之下調。

據統計,2022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已經歷“十漲四跌”。漲跌互抵后,汽、柴油累計分別上漲1740元/噸、1675元/噸,折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上漲1.37元、1.44元、1.42元。

梳理發現,待本次調價落地后,年內成品油零售價共經歷了15次調整,呈現“十漲五跌”。其中,本次下調落實后,成品油零售價格將實現“四連跌”,同時也是2019年以來的首個“四連跌”。

對于廣大車主來說,出行成本繼續降低。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汽油將較之前少花5元左右。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2022年8月23日24時)之前的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減少7元左右。物流行業,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車為例,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前,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減少195元左右。

在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韓政己看來,近期,國際油價整體呈現區間震蕩的走勢,投資者繼續保持觀望,國際原油在經歷此前下跌后已經位于2月初以來的低點。當前,市場對經濟衰退前景的憂慮情緒升溫,投資者擔心這將嚴重沖擊能源需求增長前景。

經濟需求雙弱沖擊原油價格

近兩個月,在需求預期轉弱的背景下,國際原油價格累計跌幅超20%。僅上周,國際油價實現今年4月1日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紐約WTI油價累計下跌9.74%,布倫特油價累計下跌8.70%,累計跌至俄烏沖突爆發前的水平。截至發稿,紐約WTI油價為89.70美元/桶,布倫特油價為95.79美元/桶。

而國際油價近日來多次探底“破百”是原油供給側“走強”、宏觀經濟及需求側“雙雙走弱”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泰策略團隊從供需和市場角度分析來看,首先是需求端,8月3日晚公布的EIA周度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46.7萬桶,隱含石油產品需求承壓;其次供給端,科威特宣布9月產量將增至281.8萬桶(增產近8萬桶),市場預期9月實際增產量或顯著大于會議決議。宏觀層面,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歐央行正在加息,市場擔心利率升高會導致經濟活動放緩,從而加劇能源需求的疲軟。

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博士表示,近期油品需求的放緩程度已經較為明顯。在道路交通用油的需求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五月份開始反季節下行,歐洲七月份的出行需求也大幅減少。宏觀來看,全球經濟減速,美歐央行緊縮,高油價和經濟放緩對油品的需求抑制已經逐漸由量變轉向質變。

下半年經濟衰退風險從周期角度將對油價形成實質拖累。后期油價的下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市場的關注重點或許逐漸由供應側轉向需求側。目前來看,需求抑制初步顯現,但是還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如果后期系統風險加劇,那么需求側仍然存在繼續減少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疲弱的制造業數據加劇市場對于經濟衰退及需求疲軟的擔憂情緒,進而打壓能源需求前景。

專家:短期內油價可能偏弱運行

隨著國際油價震蕩下滑,原油變化率由正轉負,國內成品油價下調的預期“籠罩”市場。

按照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十個工作日為一次調價周期,主要的調整依據是十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跟上一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對比得出的變化率。

美爾雅期貨原油分析師張宗珺表示,市場在評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能源前景的實際影響,預計多國的通脹高企情況在今年內難以好轉,央行收緊貨幣的動力也將會增強,直到對油價形成負反饋沖擊。當前油價主要在宏觀風險與基本面現實之間博弈。全球主要央行快速加息,高通脹壓縮人們可支配收入,加上疫情影響服務業和旅游業,都給石油需求前景蒙上陰影。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鄭明亞分析稱,下一輪原油變化率將以負值開啟。在沒有新的驅動之前,原油價格震蕩的概率較大。在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之前原油變化率或持續在負值范圍內運行,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五連跌”概率較大。

中泰策略團隊分析稱,對于A股而言,原油、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動PPI下行,中下游制造業或迎成本下降和利潤率改善。原油作為重要的PPI分項,二者走勢高度趨同,后續隨著原油價格中樞下降,PPI下行也將更加順暢。因此,關注原油價格見頂驅動CPI-PPI剪刀差收窄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受益油價下行的航空、下游化工、中游制造業。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短期內油價可能偏弱運行,但影響油價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總體來看,原油供應有增加趨勢,加上經濟走弱和需求下降預期,將共同導致油價走勢偏弱運行。不過,重點仍需關注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對油價的影響。

展望后市,紫金天風期貨原油研究員黃琬喆提示,歐洲天然氣緊缺問題若持續,疊加冷冬預期,那么冬季油氣替代以及能源價格共振,都有可能成為油價新的向上驅動因素。短期在流動性偏低的情況下,市場需要注意價格高波動風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