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匿名社交
25日,知乎發布了一則關于開展專項行動的社區公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告稱,為營造良好的社區生態,知乎嚴格依據“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的要求,持續深入處置涉企業、企業家的虛假不實和侵權信息,堅決打擊惡意炒作行為,依法查處侵害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內容和賬號,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網絡討論氛圍。
事情源于億歐創始人黃淵普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抨擊知乎的匿名誹謗現象及其反證規則存在問題。
他稱,近期有網友在知乎匿名發表內容稱,黃淵普曾花錢購買“上海青年五四獎章”,并花錢獲得紐約大學商學院的錄取。而后,黃淵普繼續發布了公開信,稱將實名舉報知乎及知乎創始人周源。
隨后,知乎平臺方和周源本人均對此做出了回應,并且表示將對社區的匿名功能進行調整。
這可能是這家成立已近13年的互聯網公司再次調整平臺的重要機制。
在互聯網剛興起之時,匿名是最主流的一種機制。互聯網建立了一套匿名表達機制,用戶可以在匿名的機制下,實現社交網絡的重生,在虛擬空間實現人格再造,暢所欲言,表達立場,并且可以避免給自己招來風險。
匿名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然而,一旦脫離了現實社會真實身份和關系鏈的制約,人們也因為看似不需要對言論負責,更赤裸地展露出了欲望和邪惡,網絡暴力等問題也愈演愈烈。
在商業世界里,匿名表達依舊有市場需求。而當流量洶涌而至的時候,平臺也難以抗拒這股誘惑,割舍其背后潛在的商業利益。
知乎即將變革的匿名機制
一切的開端源自于6月20日億歐創始人黃淵普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炮轟”知乎的匿名誹謗現象及其反證規則存在問題。
他給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發消息,希望知乎能夠開通反證功能,如果能夠證明匿名的人是誹謗,則要求把其身份公開。然而周源本人并沒有回應他,氣不過把周源的微信刪了。
黃淵普連續多條朋友圈內容措辭激烈,顯然實在是有點氣不過了。
知乎平臺方面透露,事情發生之后,平臺嘗試多種渠道聯系黃淵普,包括拜托朋友介紹,但是黃淵普拒絕與他們溝通。
第二天,21日,黃淵普又繼續發布了一封公開信,稱將實名舉報知乎及知乎創始人周源。
對此,知乎方面回應稱,知乎有完善的社區治理機制,反對編造不實信息、惡意誹謗他人等行為。歡迎用戶通過“舉報”途徑反饋給我們,平臺將第一時間進行核查和處理。
但這未能阻止輿情的進一步發酵。22日,周源也公開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正式回應此事。
周源稱,知乎的匿名功能即將調整,社區不歡迎人身攻擊。匿名功能是社區早期的產品機制,初衷是希望維護一個開放討論的社區環境,用戶在分享個人經歷的同時沒有個人隱私方面的顧慮。匿名功能需要建立在友善互動的使用者基礎之上。
周源朋友圈截圖
然而,在今天復雜的溝通環境之下,這個機制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困擾,知乎會做出改變。
周源和團隊正在重新思考隱私保護與良性討論機制,針對匿名功能的具體調整舉措將在近期發布,知乎也在一直在加強社區的內容治理和用戶舉報處理流程的優化,在合規和正式的通道下,小管家會及時響應大家。
事實上,知乎的所謂的“匿名”,并不是真正的匿名。
“如果你走進別人家的院子,別人有權知道?!边@是知乎官方在2017年,向用戶解釋匿名機制的問題中的一個回答。
當時,在互聯網實名制的背景之下,知乎也宣布啟動匿名機制變革,要求用戶使用知乎服務,必須驗證手機號,實名認證后,用戶可以選擇“后臺實名,前臺匿名”。
知乎上的匿名身份或匿名狀態,是指用戶在某一個問題頁面的身份處于保密狀態,不希望其他用戶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用戶在自己不便于公開身份提問或回答時可使用該功能。
知乎上只有一種匿名狀態,就是在整個問題頁面匿名。無論提問還是回答,都是一致的,要么都是實名狀態,或都是匿名狀態。
知乎的匿名狀態是可逆的,用戶隨時可以從實名狀態切換到匿名狀態,也可以從匿名狀態切換到實名狀態。
知乎官方稱,匿名用戶信息的查看只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詳細分析數據庫中的源數據來判定。團隊能訪問數據庫的成員不超過兩人。匿名用戶的數據分別放置,且數據訪問的權限分離,也就是說,兩人配合才能分析數據,才能查看匿名用戶信息。
知乎保護匿名用戶的身份不會被公開,不贊成以評論或提問等方式去查找匿名用戶的真實身份,用戶要對其發布的內容負責,不允許用匿名的方式攻擊他人、泄露他人隱私等行為。
“爆火即隕滅”
匿名社交產品躲不掉的魔咒
“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2015年,《連線》雜志在點評Secret倒閉事件時如是說。
當時,美國的“匿名社交”明星產品、硅谷曾經的寵兒——Secret宣布關閉,距其上線不到16個月。
Secret倒閉引發眾人震驚。這款產品剛一問世,就獲得了明星風投的青睞和追逐,大量用戶蜂擁而至,還一度引發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焦慮。
Secret天使、A、B輪共融資3500萬美金,估值高達1億美金,到宣布關閉,一共只用了9個月。在最鼎盛時期, Secret在巴西、瑞典、以色列、墨西哥等8個國家App Store下載榜名列第一。
然而,也由于匿名的特性,Secret成為小道消息、自我抱怨以及網絡暴力的集中地。Secret 的開發者和管理者也并沒有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Secret的首席執行官大衛·比托(David Byttow)在博客上發布文章稱,關閉Secret的重要原因是Secret匿名帶來的言論暴力,該公司曾經試圖建立反暴力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比托在聲明中寫道,他沒能直接解決Secret上的網絡暴力問題,這款應用背離了自己創業時的初心。
如同Secret,這些年,無數匿名社交網絡產品默默發布,又悄然倒下。但這都未能阻止“匿名”這一特性對于創業者和用戶的吸引。
2019年,中文互聯網領域出現了迄今為止最后一股匿名社交的創業熱潮。
在抖音推出首款視頻社交產品多閃公開叫板微信的大環境下,多個明星創業者都發布了社交產品,包括羅永浩發布的“聊天寶”,快播創始人王欣發布“馬桶MT”,并且他們都選擇在同一天上線。
王欣的“馬桶MT”是主打的正是匿名社交。
王欣說到,他的公司未來推出的產品都將具備社交屬性,這一次,是希望在大賽道中找到的突破口?!澳涿缃挥袆傂?,但是很難被做好,歷史上不管國內外做匿名社交的都趨近于失敗了,我們想挑戰一下?!?/p>
王欣還表示,“上一代匿名社交為什么會死?是需求嗎?
是監管嗎?都不是。核心原因在于持續性。因為想看內幕和爆料迅速聚集了一批人,爆料的內容不可持續,因此用戶粘性也隨之降低。這樣就無法進行商業變現,也不可持續發展?!?/p>
現實是, “馬桶MT”上線僅一天,就遭遇封殺。當時,外界傳言是因為平臺“涉黃”。
無獨有偶,2019年4月,幾款主打匿名機制的產品,包括比鄰、密語、聊聊等九款APP被強制關停,紅極一時的音頻社交產品“音遇”,也因內容審核問題遭遇下架處理。
這些主打匿名特性的互聯網產品,最終都難以善終。
匿名社交的一種演變:momo大軍流行
在越來越多實名制,以及賽博世界與線下生活無限融合的當下,人類自由表達的需求,逃離現實世界的瑣碎以及熟人社交壓力的期待,始終是存在的。
momo大軍的興起,可以說是當前網友匿名表達的一種流行的變體。
在各大社區平臺,越來越多用戶將自己的頭像設置為一個粉紅色的小恐龍,昵稱取名“momo”。
最初,momo是通過微信登錄外部軟件(比如豆瓣和小紅書)時,momo是系統默認昵稱之一。最初一批momo,是那些懶得更換ID或者取名字的人。
無處不在的momo們
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披上momo的新皮,開始加入momo大軍,戴著一樣的面具,穿著批量復制的馬甲,在momo身份的掩蓋下,他們可以避開熟人,避開人肉搜索,并以此在賽博世界里找到認同感。
而且,一個詭異的現象是,即便是你不授權手機通訊錄,也莫名其妙會在信息流中刷到平臺試圖推薦的“你可能認識的人”,對于很多人而言,在網上沖浪如果遇見現實生活中的親戚朋友,社死程度可以稱得上是“賽博裸奔”。
“好巧,你也是momo”,“你怎么知道我是哪個momo”, “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mo”……
momo已經無處不在,momo的存在,在網絡實名制和社交關系鏈捆綁當前,給了大家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和表達的勇氣。momo大軍所提供的集體匿名性,為網友發言提供了一個保護層。
momo也在持續演化,網友通過將momo頭像變體,定制獨特的momo頭像,進行相關的頭像二創,也賦予其一種個性化的表達。
momo也開始朝個性化表達演化
然而,momo也被一些人討厭,他們將這個群體稱之為“電子蟑螂”。
他們數量龐大,行蹤不定,在陰暗的角落中無限再生。
披上momo的馬甲并不意味著真的可以“一mo做事,萬mo擔”。
一個被網絡熱議的事情是,今年,演員陳飛宇隱私照片被泄露一事,在全網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效應,并還引發了多個平臺網友對其添油加醋的評論,其中有不少是不實言論。
在維權進展說明當中,陳飛宇起訴了一位名叫“momo”的豆瓣用戶。
人們調侃說,豆瓣上的momo可能比藝人本身的粉絲還要多,不知道到底要起訴哪一個。
這件事當時還沖上了微博熱搜榜。后續,陳飛宇也對此進一步解釋稱,該momo是某篇帖子發布的主體,并已經截圖鎖定了這位momo當時所發表的侵權言論。
游走在自由表達與法律邊界之間
“前臺自愿,后臺實名”,是我國國內互聯網平臺的機制。
2008年“兩會”期間,網絡實名制立法進程啟動。2012年12月25日,我國擬立法規定實行網絡身份制管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通過并提出,使用任何網站接入服務都必須實名,標志著我國在政策層面已經取消或否定了匿名表達。
由此,我國互聯網也全面進入了實名制時代。
2015年3月,《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由于網絡傳播的特殊性,采取“前臺自愿、后臺實名”的原則,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使用者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后注冊賬戶。
真正推進國內網絡實名制的,是國內三大運營商實施卡號的實名制。
2015年9月1日起,電信企業銷售手機卡必須進行本人身份證認證,且對非實名電話卡老客戶實行限制通信、業務,督促非實名老客戶盡早辦理實名登記。而移動互聯網入網及騰訊、阿里、百度等企業提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則必須與手機號綁定。
至此,國內網絡實名制在制度和技術上完成統一。
但或許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我們還能擁有匿名表達的權利和空間嗎?
瑞典在《出版自由法》第三章規定,“任何印刷品的作者都沒有義務在印刷品上披露其姓名;任何印刷者、出版者,或者與印刷品的印刷、出版有關人員,除了根據法律規定有義務外,不得違背作者的意愿以任何其他方式泄露作者的身份”。這被視作了匿名表達權在法律上的確立。
瑞典的立法代表了一些國家對匿名表達權向法律人權演變的趨勢。在美國,匿名表達權首先被確立為憲法的權利。1997年的“自由公民聯盟訴米勒案”中所做的判決,標志著網絡匿名表達權首次在憲法上確立了下來。
匿名表達權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觀點已經得到公認??傮w上而言,美國對于匿名表達權的確立與完善反映的是美國自由主義的傳統以及對憲法第一修正案表達自由的尊重。
但也需要看到,今時今日的互聯網環境,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加持之下,很多問題確實需要重新被思考和討論,包括當前用戶對于匿名機制的質疑和爭議也是其中一項重要議題。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用戶使用時長,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較2021年12月增長3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5.6%。
網絡匿名使大家的表達更自由、多元,一些現實世界難解的問題,在網絡上也可以找到解決之道。但匿名引起的道德缺失、責任弱化和侵權行為也在不斷攀升。尤其是匿名言論擴散之后,即便是法律上或許有了解答,但是由于互聯網的傳播力度,對人們造成的傷害也難以彌補。
事實上,,確立合理的邊界。
這其中的難處也在于,在網絡侵權案件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有義務為用戶真實身份信息保密,保護用戶隱私和個人信息不被泄露,而用戶必須依附于確定侵權人現實身份信息,才能提起訴訟。
現實的困境是,在流量成為商業化主導的因子下,平臺似乎沒有驅動力主動對侵權言論做出審查。而平臺們也樂于引用“避風港”原則,對用戶的行為和言論主張不承擔責任。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即將消失的匿名社交
25日,知乎發布了一則關于開展專項行動的社區公告。公告稱,為營造
-
天天新資訊:京東公開“網頁生成方法”專利
天眼查資料顯示,京東關聯公司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近日公開一
-
環球百事通!11所高校對株洲學子給出了這些忠告
哪個專業最火,什么樣的學生最“吃香”11所高校對株洲學子給出了這些忠
-
麗晶ERP系統:賦能企業管理的智慧之選
麗晶ERP系統:賦能企業管理的智慧之選-?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企業
-
先聲藥業(中國)研發中心項目在上海開工
6月28日,先聲藥業(中國)研發中心項目開工儀式在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辦_全球快看點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表示,今年是上海連續第六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
-
天天通訊!@同學們,這份暑期安全攻略“拍了拍”你
每年暑假既是孩子玩得快樂的時候,也是各種危險易發高發期。那么,孩子
-
全球信息:困在網頁里的 ChatGPT,想在移動生態里突圍
ChatGPT漲不動了,大模型需要更大的舞臺。@科技新知原創作者丨古廿編輯
-
榮耀 Magic V2 官宣 7 月 12 日發布,號稱將“帶來革命性折疊屏體驗”|每日視訊
IT之家6月29日消息,榮耀趙明在MWC2023演講中透露,榮耀新折疊屏手機Ma
-
不換新手機的年輕人,在維修點扎堆-天天消息
作者:錢洛瀅|編輯:葛偉煒售后維修行業已經暗起波瀾。好文3890字|6分
-
【時快訊】美團能看小說,抖音能買外賣,互聯網巨頭的邏輯變了
可以發現,當前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邊界也逐漸擴大,巨頭們
-
日媒稱松下看好為小米代工的前景,雙方將共同生產家用空調_全球快資訊
IT之家6月29日消息,據《日刊工業新聞》報道,松下控股和小米公司有望
-
西藏自治區全區職工業余乒乓球臺球比賽舉辦
日前,西藏自治區總工會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
-
p2p是什么意思?p2p的錢還能要回來嗎?
p2p是什么意思?P2P,英文全稱是personaltopersonal,又稱為網絡借貸,具體是指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個人對個...
-
手機該換機的四個信號,出現最后一個,不要猶豫直接報廢-環球微資訊
手機該換機的四個信號,出現最后一個,不要猶豫直接報廢,手機,花屏,換
-
資產注入是什么意思?資產注入對股價的影響
資產注入是什么意思?資產注入指的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自家的優質資產通過一定的手段,注入到上市公司...
-
三險一金指什么?為什么私企只給交三險?
三險一金指什么?三險一金一般指的是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按照國家規定,三險一金...
-
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廣東歡太科技公司上線多項游戲防沉迷措施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其身心健康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祖國
-
銀行基金適合定投嗎?基金定投哪個銀行好?
銀行基金適合定投嗎?適合?;鸲ㄍ侗容^適合波動性大、風險高的基金,而銀行當中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
-
如何看期貨k線圖?怎樣看k線圖知道漲跌?
如何看期貨k線圖?首先,期貨的交易時間一般比股票交易時間長,一天可以交易多個交易時段,因此在看K線圖...
-
買車零首付劃算嗎?零首付分期購車需要什么條件?
買車零首付劃算嗎?0首付購車是否劃算,車主需要先弄清楚0首付的貸款利率,同時也要分清楚在通過0首付買...
-
機器人概念股掀漲停潮 豐立智能、優德精密、華研精機20cm漲停|當前速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朱民近日表示,面對疫情后充滿挑戰的市場環
-
避險貨幣有哪些?風險貨幣與避險貨幣怎樣關聯?
避險貨幣有哪些?1、 美元。美元是最主要的避險貨幣,美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的優越,因為歐亞大陸的各國縱...
-
港股年中大盤點!最牛個股漲幅達20倍,下半年怎么投?_全球觀熱點
2023年上半年即將過去,回顧上半年,港股開局良好,但受到包括美聯儲加
-
惠添利兩全保險怎么樣?值得購買嗎?
還是不錯的,惠添利兩全保險是由新華推出的一款保險產品,適用于出生滿
-
肺大泡能買百萬醫療嗎?百萬醫療可以保障什么?_熱議
不一定,具體要看保險合同上怎么規定的。肺大泡是一種肺部結構異常,通
-
線由“芯”生,隨“芯”而動,華數錦明“THE ONE”發布會隆重舉行 每日焦點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快速市場化發展新階段,
-
國壽鑫福一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如何投保?購買要注意什么?
首先,可以直接前往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線下銷售渠道,如營業網點或代理
-
全球微頭條丨微眾銀行攜手深圳征信,化企業公共信用數據為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通過申請需要多久?又能獲得多少額度?深圳市遠行科
-
全球資訊:5年歸母凈利潤不足1億,博濟醫藥兩年內二次定增
文|記者何秀蘭6月28日晚,國內CRO企業博濟醫藥(300404 SZ)披露的關于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每日消息!泰康樂行無憂兩全保險...
- 建信龍生鴻瑞3號兩全保險怎么樣...
- 領土主權包括哪些?主權國家的基...
- 物權法的內容都有什么?應收賬款...
- 打新股收益率怎么樣?打新股收益...
- 字節的野心:做大模型時代的「軍...
- 奔馳和吉利退出?smart品牌:不...
- Stellantis將停止在維也納生產變速箱
- 【全球速看料】在宜賓!寧德時代...
- 醫院物業管理包括哪些內容?醫院...
- b股怎么開戶?b股開戶需要什么條件?
- 建筑安全事故分為幾類?工地出了...
- 股票現量是什么含義?股票現量紫...
- 暴力行為打架要判刑嗎?治安管理...
- 好太太童瑤同款智能鎖:一款真正...
- 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中華...
- 基金申購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中華...
- 打假維權的途徑是幾種方式?中華...
- 勞動教養最長期限是多長時間?公...
- 美股期指是什么意思?美股期指幾...
- 公司公章怎么掛失?公章掛失的流...
- 電網調度是指什么意思?電網運行...
- 金融服務費一般收多少?金融服務...
- 延期還款怎么協商?延期還款和停...
- 什么是工程造價?工程造價是什么...
- 奧迪前CEO施泰德被判刑_世界微頭條
- 【天天熱聞】學什么、怎么學、咋...
- 百明信康完成逾11億元C輪融資
- 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改善
- 企業保險怎么買?企業保險每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