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公司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態勢明顯 研發投入持續增加
昨日,深交所發布深市上市公司2019年報實證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對我國和全球經濟都產生深遠影響。作為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深市公司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的表現,反映了我國經濟較強韌性和較大潛力,彰顯了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
2019年深市公司營業總收入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剔除*ST鹽湖);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營收分別同比增長9.7%、10.3%和11.7%,均顯著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的營收增速;深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320億元,同比增長3.4%。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同比增長1.1%、2.4%和29.1%。
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導力量,深市公司2019年的發展整體凸顯“穩”的基調,較多領域展現“進”的特征,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態勢明顯。從細分行業來看,數量占制造業四成的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專用設備等行業實現較快增長,2019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5.4%、26%和24.1%;這三個行業中,戰略新興產業占比分別達到64.6%、76.3%和58.7%,體現出新動能對制造業較強的支撐作用。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是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報告顯示,2019年深市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3924.4億元,同比增長12.8%,連續三年保持增長。研發支出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60家,其中美的集團、中興通訊、京東方、比亞迪等8家公司超過50億元。
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上市公司也受到干擾,業績短期波動明顯。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在此次疫情期間展現出較強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并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2230家深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整體總收入同比下滑8.1%,凈利潤同比下滑25.8%,但好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36.7%的降幅。在盈利狀況方面,深市公司虧損面為33.9%,高于過去三年一季度平均15.2%的水平,有409家公司近三年首虧。但仍有36.3%的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5.3%的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20%。
面對疫情,深市大公司抗風險能力凸顯,指數成分公司業績穩定。深市市值前10%的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明顯好于整體水平。從指數成分股來看,深證100成分股公司中,權重合計占比超過50%的前2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8%;創業板指100成分股中,權重合計占比超過50%的前1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5.2%。
展望下半年,報告預期宏觀政策對沖力度加大,上市公司業績有望改善,其中,新興產業有望引領發展,創業板改革釋放更多新動力。報告提到,創業板改革不僅優化發行上市條件,包容更多新興產業,而且在并購重組、再融資、股權激勵等基礎性制度方面均有突破,將深刻改變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生態,資本市場在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中的樞紐作用將進一步發揮。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