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醫藥生物行業個股逆市上漲 超四成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
從近四個月醫藥生物行業的表現來看,醫藥生物行業指數處于震蕩下跌行情中,進入12月份,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出現了較大幅度反彈回升,截至1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指數累計漲幅6.48%。
今日滬指小幅收跌,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全天震蕩走強,截至12月15日收盤,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64%,位于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前列,行業內個股超六成個股逆市上漲,其中,立方制藥、華北制藥、豐原藥業、澤璟制藥漲停,科興制藥漲28.29%。從大單資金流向來看,行業內超四成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恒瑞醫藥、藥明康德、長春高新、華蘭生物、山東藥玻、華北制藥、科興制藥等7只個股合計吸金24.51億元,恒瑞醫藥獲得大單資金凈流入最多,為151720.57萬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表示,醫藥生物行業從7月份的高點,最大回撤幅度超過了30%,部分個股回撤幅度甚至超過60%,調整力度非常大,這一次調整首先是今年年內漲幅巨大,本身就具有調整的需求,其次是受醫藥集采談判等影響。12月份以來的上漲,更多的是超跌帶來的反彈,調整本來就已經非常充分。醫藥生物行業今年迎來大爆發,資金介入力度非常大,雖然這一次出現了非常大的調整,但是個股分化比較大,行業龍頭個股等早已經出現了抗跌橫盤的走勢,今天的上漲,部分個股已經逐漸重新走出趨勢性行情,所以中長期依舊值得重點關注。
“年底將至,A股有老慣例“喝酒吃藥,準備過年”,醫藥生物行業上漲有著投資慣性和市場增量兩個底層背景,主要推動力來自于醫藥行業賽道變長變寬,疫情期間帶來的爆發性增長,以及國產替代的巨大推動力。未來三到五年,醫藥行業都將是有著重大投資機會的新世界,這個行業里還將涌現出更多巨頭,特別是在生物制藥領域,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建議投資者深度關注新生物技術在行業的研發應用。”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關于醫藥生物行業的投資機會,森瑞投資研究員田新杰對記者表示,醫藥生物行業一直都是剛需行業,之前市場擔心集采以及醫保談判等問題會對行業有些打壓,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整體政策還是以鼓勵創新的方式為主,因此在創新藥醫保談判即將落地之際,市場資金對此擔心逐漸消除,再加上前一段時間已經回調了較長時間,近期板塊上漲相對合理。在注冊制加速的情況下,行業會迎來越來越多的標的,因此資金會更加注重確定性,主要以核心資產龍頭為主。在醫改政策的背景下可抓住與控費相關性不強的創新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以及消費類和醫療信息化相關細分領域。
在投資策略方面,上海證券認為,2020年的醫保目錄調整現在也已進入談判和競價的關鍵階段,談判結果即將公布,價格降幅有超預期的可能性。第四批國采已經啟動報量,集采常態化和創新藥醫保談判共同構成醫藥行業當前的市場準入環境。醫保談判是本年度醫藥行業最后一個有可能超預期的負面影響因素,我們認為隨著醫藥板塊估值和估值溢價率的逐步回歸,醫保板塊長期布局的時點已經到來。短期建議關注消費醫療、零售連鎖等不受降價影響的板塊,中長期依然以創新及創新產業鏈、疫苗、醫療器械平臺型公司等增長確定性高的板塊中龍頭個股為投資主線。
萬聯證券表示,短期內,醫藥板塊依舊會受政策因素影響而出現一定的擾動,但醫藥行業本身具有消費屬性和科技屬性,產業升級趨勢不變,建議從中長期基本面邏輯出發,可關注三大投資方向:一、創新藥及研發產業鏈(CXO)領域、政策免疫的醫療服務、醫藥商業板塊中的優質龍頭企業以及部分有創新能力、有望實現國產替代的醫療器械個股;二、未來1-2年有重磅品種持續放量和新品上市預期的優質疫苗個股;三、關注行業三季報及業績超預期個股。
部分醫藥股在披露的業績預告中也體現了較好的業績預期,《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2月15日,已有62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共有2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近五成,其中,業績預增的公司有18家,業績略增的公司有3家,業績扭虧的公司有7家,業績續盈的有1家。值得一提的是,有12家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翻番。
從市場表現來看,12月份以來截至12月15日收盤,12只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翻番的個股中有8只表現上漲,康華生物、達安基因、東誠藥業、尚榮醫療、魚躍醫療、康泰醫學等6只個股12月累計漲幅均超10%。
表:1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漲幅超5%個股一覽
(吳珊 楚麗君)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