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二季報:績優基金遭贖回醫藥基金遭瘋搶 投資者須理智購基
2020年公募基金二季報陸續發布完畢,公募基金二季度合計盈利僅8000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貢獻了近九成盈利。
伴隨著權益類基金尤其是普通股票型基金凈值大漲,不少投資者急于“落袋為安”,二季度不少績優普通股票型基金遭遇凈贖回。但與此同時,不少存量和新發行醫藥主題基金遭遇資金瘋搶,投資者追漲、炒主題的情況依然存在,投資者應理智申購、認購基金產品尤其是風險較高的權益類基金。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僅以普通股票型基金為例,二季度可統計的43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有321只份額縮水,占比超七成,二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合計縮水277.66億份。
詳細來看,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二季度份額減少74.37億份、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份額減少19.25億份、工銀消費股票A份額減少17.62億份、民生加銀龍頭優選股票份額減少16.97億份、招商核心優選A份額減少14.21億份、嘉實回報精選股票份額減少14.12億份,這六只基金二季度單位凈值漲幅均在10%以上,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二季度單位凈值漲幅最高超35%。
以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為例,該基金為今年2月份成立的一只爆款基金,首募份額高達165.89億份,2月份成立至6月末凈值漲幅超15%,至7月23日該基金單位凈值漲幅已超31%。除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今年二季度凈贖回在10億份的另外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均為去年12月份以后成立的“爆款基金”且業績不俗,短短半年時間,規模如此之大的爆款基金凈值漲幅還能如此迅猛,資金尤其是機構大賺一筆后開始撤退完全在意料之中。
除以上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外,二季度仍有7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份額縮水在1億份以上,而凈值大漲之后投資者急于落袋為安是主因。數據顯示,二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凈值平均漲幅24.68%,其中有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單位凈值漲幅超50%,共2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單位凈值漲幅超40%,共13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單位凈值漲幅超30%。
另一方面,二季度有3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增加超1億份,其中有22只為二季度備受關注的醫藥、消費主題基金,僅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嘉實新興產業股票、鵬華優勢企業、國泰智能汽車股票、華夏創新前沿股票等幾只績優基金為科技類和布局行業龍頭類的基金產品。
另據數據顯示,二季度凈申購超1億份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僅有1只基金報告單一投資者報告期末持有比例合計超20%,可見凈申購上述基金的持有人或多為普通個人投資者。
業內人士分析道,多年來個人投資者一直受“基金產品凈值增長≠持有人收益”難題困擾,造成普通投資者投資體驗不佳,而這也是2019年之前權益類基金持續受冷落的根本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道,滬指3000點之上,“牛市”來了之聲不絕于耳。如果說熊市是市場在恐嚇人,而牛市就是誘惑人,讓參與者失去心智,失去對市場基本的敬畏。亂花漸欲迷人眼之際,越是所謂的“牛市”投資越是要慎重。
行業板塊嚴重分化,與機構抱團密切相關。在某論壇有投資人士表示,最近的板塊走勢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種機構操作風格的影響,而不簡單是板塊邏輯或個股邏輯。
對于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來說,盲目“追星”可能再度陷入“追漲殺跌”陷阱,一旦市場回調,板塊再度輪換,會對盲目追求主題基金的個人投資者造成損失,難以提升投資體驗。
不論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分析基金經理歷史業績背后的邏輯是理性投資的關鍵一步,同時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也應該成為考慮因素,投資者尤其避免在市場高點非理性購買基金產品。
有基金經理提醒投資者,市場下跌時也是考驗人性的時候,人性有貪婪和恐懼的弱點,遇到動蕩時還是要理性地去分析,保持清醒的認識。在投資中大家都是后知后驗者,但如果在市場下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還去殺跌,相當于在底部又賣出了籌碼,這樣反復效果會比較差。而且投資基金來回申贖也有交易成本。鑒于短期市場可能還會震蕩調整,但下跌空間有限,也比較難有顯著的上漲,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可以逢低加倉,別追高,跌了就加,這樣可能會比較好。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