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海底撈從賺9億到虧9億:又開173家門店 瞄準外送市場

2020-08-27 11:43:07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發出盈利警告一個月后,8月25日深夜,海底撈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集團實現收入97.6億元,同比下降16.5%;凈虧損9.65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9.11億元。此外,海底撈餐廳6個月間的平均翻臺率從2019年同期的4.8次/天減少到了3.3次/天。

海底撈稱,這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影響,門店客流量減少。

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海底撈仍新開了173家餐廳,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達到935家。同時,其外送業務收入超4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由1.6%增至4.2%。海底撈方面透露,這主要得益于外賣訂單數量增加。

有餐飲行業人士指出,今年1月以來,餐飲行業受疫情重創,企業承擔較大業績壓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餐飲收入同比下降超30%。不過,根據多方數據,當前餐飲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已在逐步恢復。

新開173家門店

今年7月初,海底撈就公布了一份盈利警告,指出因新冠疫情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降約20%,且還將出現凈虧損。此后,海底撈發布補充公告指出,其預期今年上半年凈虧損介乎約9億元至約10億元之間。最新財報顯示,海底撈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16.5%,虧損9.65億元,與預期相符。

據悉,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自1月26日起,海底撈自愿暫停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營業,3月12日陸續恢復營業,恢復的門店則要嚴格執行人流管控措施、安排顧客分散就座并限制就餐人數,翻臺率也隨之下降。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解,海底撈的經營情況也在逐步恢復。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服務顧客超過8100萬人次,平均翻臺率為3.3次/天;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翻臺率為3.6次/天。盡管整體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已有所恢復。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海底撈餐廳報告期內實現經營收入91.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為93.7%。

據稱,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共新開設了173家餐廳,全球門店總數由2019年底的768家增長至935家。其中868家門店位于中國大陸的164個城市,67家位于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及海外。

海底撈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其將繼續拓展新餐廳,以進一步提升餐廳密度、拓展覆蓋地區。

記者注意到,與其他餐飲企業一樣,海底撈也瞄準了外送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外送業務收入超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

海底撈方面向記者指出,其外送業務分為自建站、掛靠店兩種經營服務模式,所謂掛靠店,即在海底撈門店開通外賣業務,但運營由外送小組承擔,與門店相互獨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206家可提供外送服務。據稱,為滿足疫情期間消費者對火鍋外賣的需求,海底撈對這一業務進行了擴充,即借助掛靠店的模式將外送服務快速鋪開:截至2020年6月,這一數字達到299家。以此計算,僅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就新增了93個服務點以提供外賣服務。

“借助門店開通外送服務也有助于外送業務推廣,增強海底撈外送品牌認知,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打開市場。”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

行業逐步復蘇

今年以來,疫情使得餐飲業遭受重創。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1-6月,餐飲收入14609億元,下降32.8%。

在海底撈之前,今年1月15日登陸港交所的九毛九也公布了半年度業績。九毛九被稱為2020年餐飲上市第一股,也是繼海底撈之后登陸港交所的又一家內地餐飲企業。

九毛九表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其營運業績造成了不利影響。具體來看,其上半年實現營收約9.5億元,同比減少約23.2%;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期內虧損約8590.2萬元,而上年同期為溢利約9256.2萬元。

“我們自2020年1月26日起已臨時暫停營運所有位于中國的餐廳(包括自營及加盟餐廳),以促進更有效的病毒防控,確保雇員和顧客的健康與安全。由于中國疫情已有所緩和,若干餐廳自2020年3月18日起已恢復營運,而其余餐廳亦因應餐廳所在地區的疫情受控進度而逐步恢復營運。截至2020年5月10日,我們所有餐廳均已恢復營運。”九毛九指出。

記者注意到,2020年上半年,九毛九合共48間自營餐廳(包括43間九毛九餐廳、2間太二餐廳及3間2顆雞蛋煎餅自營餐廳)因疫情而關閉,其就關閉餐廳而出售資產產生虧損約2780萬元。

不過,同期,九毛九新開了55間餐廳,包括6間九毛九餐廳、37間太二餐廳、2間2顆雞蛋煎餅自營餐廳及10間2顆雞蛋煎餅加盟餐廳。

根據多方的數據,當前國內市場的餐飲行業已經處于恢復中。中國烹飪協會近期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復工復業情況報告》稱,自5月以來,餐飲行業響應國家號召,扎實推進復工復產,雖然目前是負增長,但降幅持續收窄。目前,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餐飲市場降幅持續減小,呈現逐步復蘇趨勢。

有餐飲企業高層近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餐飲企業來說,疫情是一個坎,但不是一個分岔路。“這個坎過了后如何快速回到原來的軌道上,是很考驗品牌經營的。這個時候不能病急亂投醫,否則可能產生不必要的浪費或者走偏,還是要考慮怎么把業務經營回到正軌。”

他表示,疫情發生后,一些本身質地并不好的企業可能就會“掉隊”,強者就會從商業地產商處獲得更好的門店位置和更低的租金,從而獲得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