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配置步伐加快 “不離不棄”銀行股
日前,QFII、RQFII政策調整正式落地,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深入。最新數據顯示,外資對于A股的持倉占比已近9.0%,“高性價比”的銀行股仍然備受外資青睞。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QFII很難成為第二個類似于北向資金的投資風向標,但具有極強的資產配置參考價值。
外資配置步伐加快
9月25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將QFII、RQFII資格和制度規則合二為一,放寬準入條件,簡化申請文件,縮短審批時限。此外,新增允許QFII、RQFII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私募投資基金、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等,允許參與債券回購、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
招商策略研究團隊認為,目前外資投資A股的渠道主要包括陸股通和QFII、RQFII。截至2020年6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占比達到9%,其中通過陸股通持股占全部外資持股的比例為70%,相比2017年初的33%有明顯提高。
隨著QFII、RQFII投資便捷性的提高,未來這一渠道的吸引力可能逐漸增強。從對資金的影響來看,政策調整短期對外資流向的影響中性,中長期有利于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
據了解,截至本月,已成立的QFII機構有336家,RQFII機構為276家。近年來,外資配置A股的步伐逐步加快,但對比其對亞洲其他市場的投資熱度(外資持有韓國股市16%的市值),A股仍屬于外資低配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估值長期處于“洼地”,銀行股備受國內投資者冷落,但外資卻是“不離不棄”。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持有A股市值最多的外資機構是新加坡華僑銀行,根據2020年中報,其二季度持有的寧波銀行市值逾274億,是寧波銀行的第二大流通股東。對比之下,持倉居第二的瑞士聯合銀行的持股則相對分散,其第一大重倉股是中國建筑?;ㄆ煦y行的第一大重倉股是中國太保。
在持有A股市值排名前十的外資機構中,另有兩家的二季度第一總倉股為銀行股。分別為荷蘭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北京銀行市值122億,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市值逾90億。
此外,QFII持倉穩定,以價值投資目標的特點也十分突出。在QFII的2020年二季度重倉流通股中,寧波銀行、中國太保、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美的集團、愛爾眼科等白馬股榜上有名。
能否成投資風向標?
QFII在A股“存在感”加強,是否可能成為第二個類似北向資金的投資風向標?
對此,華炎投資基金經理鄭錦坤分析,目前QFII機構和RQFII機構兩者共計使用投資額度約為1.5萬億元,相對A股市場75萬億總市值與61萬億流通市值而言占比較小。QFII絕大部分是類似社保基金或者主權基金直接在A股投資,傾向于長期持有優質資產。而北向資金是在香港中央結算持有,大多數是外資參考國際指數波動進行投資,波動性較大,進出也頻繁。所以QFII更注重上市公司而北向資金參考國際指數,投資者可以將QFII作為一種長期配置來參考,而非資金風向標。
記者接觸的業內人士亦直言,國內銀行業的估值在過去十多年間不斷下行,目前國內銀行的估值已經在歷史的絕對底部水平,大部分估值甚至低于海外的銀行股。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目前仍以散戶為主,真正意義上的長期資金占比仍然較低。而作為國內機構投資者的重要代表,公募基金受制于考核體系,很難成為銀行股長期穩定的投資者。
從長期來看,外資的流入和國內機構投資者占比的提升有助于銀行估值提升,以外資、養老金及險資為代表的長線資金與銀行股低波動、經營穩健、高ROE、高股息的特點相匹配,是長期配置銀行的重要力量。
中金公司也認為,外資中長期可能將給A股帶來諸多改變,包括個別質優龍頭或被外資集中持股;選股偏好優質龍頭成長領域,新經濟板塊是持股重點;持股逐步長線化;估值國際化;與國際資金聯動增強等。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