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被1億英鎊“抄底收購” Clarks以后姓李寧?
11月5日,英國鞋類品牌其樂(Clarks)已同意將多數股權出售給總部位于香港的私募股權公司萊恩資本,交易金額為1億英鎊。而這筆金額并不能算巨大的交易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因為李寧是站在萊恩資本背后的男人。這不僅讓市場猜想,這一收購是否是李寧品牌的新動作?
Clarks被1億英鎊“抄底收購”
11月5日,英國鞋履品牌Clarks公司已同意將多數股權出售給總部位于香港的萊恩資本(LionRock Capital),交易金額為1億英鎊。此次交易,是英國Clarks品牌創始家族在其195年歷史上首次出讓控制權。根據協議,萊恩資本將接管Clarks零售業務,以使所有門店繼續營業。
近年來,萊恩資本在體育和消費領域有著廣泛的布局。公司于2018年投資蘇寧體育,參與了由高盛和阿里巴巴領投的6億美元A輪融資,交易中蘇寧體育估值超過100億人民幣。2019年1月,萊恩資本與ISC香港公司達成協議,收購其全部持有的31.05%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股份。
Clarks由Cyrus Clark和James Clark兄弟創建于1825 年,為世界一流的鞋履制造及零售商,總部位于英國Somerset。過去兩個世紀以來,Clarks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英國鞋履品牌之一,為無數消費者帶來沙漠靴、Wallabee 等經典鞋款。Clarks 產品銷往全球100 多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近萬名員工,年銷售額達15 億英鎊。
自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Clarks已在華布局400多家門店。盡管其一雙鞋的平均售價往往在1000元-2000元左右,屬于男士鞋服類的中高檔次,但憑借其優秀的做工以及精準垂直的消費人群,使得這個品牌一直在國內擁有著良好的口碑。
英國老牌鞋企已連虧三年
低價出讓控制權主要是因為Clarks 近年以來處境艱難。截至2019年2月2日公司2018/2019 財年稅后虧損為8290萬英鎊,是2017/2018年度3130萬英鎊虧損的兩倍以上,銷售額同比下跌4.6%至14.68億英鎊。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又給 Clarks 的經營帶來了不利影響。今年3月,英國發布封鎖令,Clarks作為非必需商店關門數月,遭受巨大損失。公司于5月開始對1000個崗位進行裁員,并在集團內部開始討論出售股權的可行性方案。其實,在疫情暴發前,Clarks公司就面臨嚴重虧損,最近公司啟動允許企業重新談判債務的破產程序CVA。Clarks稱,啟動CVA是“絕對必要的”,希望通過CVA停止支付320家門店中60家的租金。
在此之前,Clark家族擁有84%的Clarks股份,其余16%的股份則由員工和相關機構持有。不過,該交易還需由股東于12月投票批準,萊恩資本入局之后所掌控的具體股份數量,目前還不得而知。
Clarks今后要姓“李寧”嗎?
這筆交易之所以引發普遍關注,除了Clarks頭頂的英國百年鞋企光環,還在于接盤方的中資背景——萊恩資本的主席是奧運冠軍,也是著名國產運動品牌李寧的創始人李寧。
在萊恩資本發布于官網的收購Clarks多數股權的資訊中,特別提及了奧運冠軍及李寧公司創始人李寧先生為萊恩資本主席,并稱“李寧先生于1990年創立李寧公司,目前李寧公司已成長為坐擁千億港元市值的中國頂尖運動品牌”。
此前有消息稱,李寧集團已與萊恩資本合作成立私募基金,當中李寧投資了大約6100萬美元,希望通過該基金以有限合伙形式投資國外合適的消費及體育品牌等。
這也引發外界猜測,這家引領國潮的中國運動品牌是否要啟動多品牌布局。今年5月,李寧還通過控股的非凡中國拿下老牌香港服飾零售商堡獅龍。這家由香港“針織大王”羅定邦創辦,一度與佐丹奴、班尼路齊名的品牌目前也深陷虧損泥潭。疫情之下企業生存更顯艱難,李寧在此時接連出手不失為抄底的絕佳機會。
但是分析人士表示,在貫徹“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發展策略推動下,從連續虧損30多億到實現盈利,運動服飾品牌李寧反轉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隨著李寧業績表現逐漸進入平穩期,經歷過大起大落后又翻身的李寧必然不會輕易冒險。
對于萊恩資本收購Clarks一事,李寧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事和李寧公司本身沒有關系”。
另有業界人士指出,通過旗下不同公司進行收購的做法實際上是李寧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如果用上市公司收購企業,就意味著需要合并報表,而堡獅龍和Clarks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復蘇,若是直接并入李寧集團,二者業績一旦出現劇烈波動,李寧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必定會受到影響。
盡管李寧公司并不是直接的投資人,但分析認為通過李寧執掌的萊恩資本投資Clarks,Clarks可以借此深入中國市場,在李寧公司的指導下加速數字化布局;而李寧公司也能夠借助Clarks敲開歐美市場的大門,助力李寧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
而對于這一收購,李寧表示:“Clarks 是全球最知名的消費品牌之一,我們期待與創始家族合作,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優秀的產品及服務。”
此前,國內運動品牌安踏體育曾收購FILA,通過本土化運營,FILA不僅扭虧為盈,同時整體業績已占據了安踏集團的半壁江山。而實施單一品牌戰略的李寧公司是否會借助創始人李寧旗下公司對國際品牌進行收購,成功擴大商業版圖,還有待市場的考察。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