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銀行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高 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30.9%

2021-01-23 12:38:08來源:證券日報?  

主持人于南:過去的一年,銀行業保險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穩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改革發展取得新的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高。今日本報就此展開報道。

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如何?1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給出了答案——“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高”。

據梁濤介紹,2020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2.8萬億元。民營企業、制造業貸款分別增加5.7萬億元、2.2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0.9%、20.1%、14.9%。

從數據可以看出,去年新增貸款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5日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也表示,信貸結構優化,制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持續發力,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近年來,銀保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銀行的民營企業貸款規模也在持續上升。據梁濤在前述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0年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是5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4%,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是15.3萬億元,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8.1個百分點。但是,仍然存在著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因此,梁濤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制度舉措,重點是推進政策的落實,關鍵是分類施策,支持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其中包括對主業突出的、財務穩健的、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營企業,要求銀行機構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大幅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等。

而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對于今年信貸的投放力度,昆侖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預計,今年貸款投放力度不會較去年出現較大回落。對于具體扶持的行業,主要會傾向民企,因為民企吸納了我國最廣泛的勞動力,尤其是科技型、服務類民營企業,需要中長期信貸幫扶。(劉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