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億元受讓、卷入多條糾紛 天津同仁堂二次上市能否如愿?
3月23日,針對“麗珠集團擬7.24億元受讓天津同仁堂40%股權”,藍鯨財經記者從麗珠集團獲悉,此次收購天津同仁堂股份交易成功后,不僅可以讓公司在中藥業務發展方面與天津同仁堂進行一定的協同,而且還可以通過其現金分紅或首次公開募股上市等方式實現相應的投資收益。
此前,3月22日晚間,健康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麗珠集團將使用自有資金人民幣7.24億元受讓天津天士力所持有的天津同仁堂4400萬股股份,占天津同仁堂股份總數的40.00%。
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3月11日,天津同仁堂對外宣布開啟上市輔導,意圖沖刺上市。而麗珠集團這些年一直以聚焦創新藥業務為主要方向。
在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趙衡看來,此舉多為麗珠集團在天津同仁堂上市之前的戰略投資。首輪沖刺上市失利后,此次得麗珠集團加持,天津同仁堂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
7.24億元受讓,麗珠集團有望獲得一倍以上收益
公告顯示,此次受讓標的為天津同仁堂。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冠以同仁堂,且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天津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大有不同。
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天津同仁堂股東中,張彥森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占41%,天士力持股僅次于張彥森,占40%。
本次麗珠集團受讓天士力所持全部股份,受讓完成后,麗珠集團將成為天津同仁堂第二大股東。
藍鯨財經記者從麗珠集團官網了解到,麗珠集團是國內老牌制藥企業之一,目前正在打造微球、生物藥和細胞治療、化藥、多肽制劑和中藥5大技術平臺。根據麗珠集團2020年報,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收105.2億元,其中藥制劑收入占比11.54%。
此次成功完成受讓后,頭豹研究員分析師戴明哲向藍鯨財經記者分析稱,麗珠集團處于創新轉型中,本次收購在中藥業務方面可以為公司增加一定的協調效應。
此外,麗珠集團有望通過此輪上市前受讓將獲得較為可觀的收益。
根據《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子公司麗珠集團受讓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0%股權的公告》,本次收購的標的天津同仁堂的歸母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分別為1.61億元、6.65億元、8.18億元。根據公告中的7.24億元,40%股權來計算的話,本次收購的市盈率P/E為11.2。
相較于同行,戴明哲認為,按照市場常用的市盈率估值的話,本次收購之后天津同仁堂如能上市,麗珠集團將可能會通過二級市場獲得一倍以上的收益。
卷入多條糾紛,天津同仁堂二次上市能否如愿?
事實上,這已經是天津同仁堂二度沖刺上市。
2018年4月,天津同仁堂曾擬在上交所遞交招股書,隨后證監會于2021年1月26日決定對天津同仁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
此次再次沖刺上市,天津同仁堂一方面具備國務院辦公廳支持中成藥上市融資政策紅利,另一方面,此時引入麗珠集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其上市進程。
按照最新招股書,天津同仁堂擬發行不超過3667萬股,擬募集資金7.04億元,其中4.22億元用于重點品種中成藥生產建設項目。
與同行業相比較,天津同仁堂表現出不俗的營收能力。自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6.66億元、7.44億元、3.91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77億元、1.85億元、1.11億元。在毛利率上更是遠超北京同仁堂,財報顯示,北京同仁堂2020年綜合毛利率為49.76%,天津同仁堂2018以來毛利率則穩定在75%以上。
不過,天津同仁堂在近年來也隱藏不少糾紛與風險。盡管擁有腎炎康復片、血府逐瘀膠囊和脈管復康片等多個熱銷產品與老字號品牌,2017年,天津同仁堂曾因“一種用于淤血阻滯、脈管不通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知識產權被陜西東泰制藥有限公司訴諸法院。
且據藍鯨財經記者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天津同仁堂曾涉及多條藥品不合規、藥品虛假宣傳等。
此次擁有麗珠集團加持,天津同仁堂能否在資本市場博得中成藥一片天地?
戴明哲認為,按照慣例,成功上市的新股在短期都會獲得超過行業均值的溢價,后續表現還需看天津同仁堂的自身業務增長性、行業因素、公司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孫文青)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