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再擴容 跨境電商將迎來新契機

2021-03-24 15:08:41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商務部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將擴大至所有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跨境電商成為我國外貿新的增長點,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跨境電商將在豐富市場供給、帶動相關行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再迎政策利好

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管理政策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從2016年5月開始實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過渡期安排;二是2018年11月六部門首次印發《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保證了過渡期后監管安排的連續穩定。

在進口監管方面,通知提出,此次擴容后,相關城市及區域經所在地海關確認符合監管要求后,可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網購保稅進口是指跨境電商企業通過集中采購,統一將貨物從海外發至國內倉庫,消費者網上下單時由物流公司直接從倉庫配送至客戶的模式。

據悉,2020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進一步擴大至86個城市及海南全島。如,此前廣東省內已有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汕頭、佛山6個城市入選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今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將擴展至全部綜試區,包括梅州、惠州、湛江、江門、中山、肇慶、茂名等7個城市。

下一步,商務部等六部門將繼續密切關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展,積極加強業務交流指導,支持試點城市開展業務,充分發揮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積極作用,帶動擴大優質商品進口,更好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各地積極推進

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迅猛,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外貿企業通過線下渠道開拓國際市場受阻,能夠突破時空限制的跨境電商渠道更多地得到了各地的政策支持。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的地區,寧波將進口作為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2020年,寧波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申報清單1.2億票,商品總值261.1億元,占全國業務量的1/4。從商品品類看,2020年,寧波跨境電商零售主力商品仍為美妝用品、母嬰用品、食品保健品,銷售額合計占比達74.2%。跨境電商零售商品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原產于澳大利亞、韓國、法國等地的商品最受歡迎,銷售額合計占比達78.5%。作為全國網購保稅進口體量最大的試點城市,寧波擁有48個跨境電商進口保稅倉,總面積達110.4萬平方米。

從模式創新角度來看,寧波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率先推出“線下自提”業務,增強消費者體驗感。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省重點培育平臺企業占據了全國60%以上的進口電商市場份額。

在河南,2017年,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在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引領下,跨境電商呈現強勁發展勢頭,規模和應用水平居全國前列。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推進跨境電商領域系統集成化創新,探索形成23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在跨境商品溯源體系建設、退貨中心倉等全新模式的加持下,實現事前放得開、事中事后管得住,“買全球、退無憂”已然成為消費者跨境網購的新體驗。

江西堅持以打造中國(南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為己任,在打通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模式之后,南昌綜保區于去年6月成功打通了跨境電商保稅備貨出口模式,并積極探索開展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業務,著力形成一個口岸申報、多種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引進并落地中部首個京東協同倉、“獨角獸”企業美翻網等包括電商企業、平臺企業、支付企業等在內的跨境電商企業,全力培育跨境電商完整產業生態鏈,2020年跨境電商年度進出口總值突破2億元。

機遇與挑戰并存

跨境電商被視為我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新引擎。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全球消費趨勢從線下走向線上,全球跨境電商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今年,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等協議的簽署,跨境電商也將迎來新契機。

在RCEP框架下,跨境電商交易將變得更加簡潔。RCEP要求所有15個成員國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和減少標準壁壘。在協議中,零關稅產品的數量占交易產品總數的90%以上。同時,在國家層面,也支持企業雙循環發展。為了促進出口運輸,政策傾向于引導和鼓勵,跨境電商成為這波政策紅利的受益者。

有政策支持,也有時代紅利,2021年將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黃金時代。根據中國企業的出海基本面以及國外對我國零售商品的依賴度,有業內分析預計,未來六年我國跨境電商仍將保持12%的年均復合增速,到2026年交易規模達到26萬億元左右。

當然,跨境電商發展也面臨不小的挑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跨境電商仍面臨物流通關、信用風險和資金安全等諸多挑戰。要抓住這一新的外貿業態,幫助中國外貿克服困難,必須正視行業發展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提升信息管理和監管水平,將跨境電子商務推向“集約化培育”的新階段。

未來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發展不僅要加強政策支持,也要進行嚴格監管。據了解,此次通知也明確,各試點城市要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及時查處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開展的“網購保稅+線下自提”、二次銷售等違規行為,確保試點順利推進,促進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依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