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推出降費措施 ATM異地跨行取現費用將下調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各家商業銀行以及包括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拉卡拉、易寶支付等在內的十余家支付公司紛紛發布公告,表示將加大減費讓利力度。“ATM取現手續費將大幅下降”的消息近日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契機來自多部門宣布推出降費措施,以及中銀協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的降低自動取款機(ATM)跨行取現手續費的倡議。
過去,跨行取款一般每筆收取2元至50元不等的手續費,降費后,鼓勵各銀行收費標準不超過3.5元/筆。據初步測算,倡議書實施后,預計降費讓利規模約為每年40億元。
6月2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宣布推出降費措施,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降費的項目涵蓋銀行賬戶服務、人民幣結算、電子銀行、銀行卡刷卡、支付賬戶服務等5方面,自今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同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也發布關于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倡議書,鼓勵引導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加大惠企利民力度。
除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外,個人金融消費者也將受惠。當日央行還配合銀保監會推出降低自動取款機(ATM)跨行取現手續費長期措施,同城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標準下調至每筆不超過3.5元。ATM跨行取現手續費顯著降低,同城業務降幅10%以上,大額異地業務降幅達80%以上。
《倡議書》鼓勵各銀行對工薪層、老年人、現役軍人等金融消費者的基本現金需求給予進一步優惠。約束對他行卡取款實施額外限制的行為,并要求各銀行做好相關價格調整的信息披露,暢通咨詢投訴渠道,確保降費措施落地。《倡議書》建議實施過渡期為一個月。
有業內觀點稱,銀行收費過多、收費捆綁、收費不透明的痛點仍然存在。提升行業服務能力,仍需要行業組織發起倡議。當取現不再成為主流,ATM跨行取現的服務對象可能集中于不習慣或不會移動支付的特殊群體。如果ATM跨行取現不實施降費,可能連這部分群體都會失去。隨著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擴大,傳統的取現成本也應降下來。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支付機構一系列手續費降價措施是為響應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付支持,對于支付機構來說,一方面,較為優惠的支付費率可以進一步穩定機構的小微客群;不過另一方面,降費也會對支付機構的手續費收入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總體看,大機構對降費措施更有底氣,而收入模式較為單一、過度依賴支付手續費的支付機構將面臨壓力。”蘇筱芮說,未來中小機構還是需要豐富收入模式與盈利來源,以支付為主體進行各類服務的延展,來增強自身的行業競爭力。(潘福達)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