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地圖”火出圈 向市民警示登革熱傳播風險
一張特殊的“蚊子地圖”,“醒目”地標示了深圳市伊蚊中高密度“窩點”,向市民警示登革熱的傳播風險。6月17日,《深圳商報》刊發《深圳疾控“聯手”深圳商報/讀創繪制全國首張“蚊子地圖”|蚊子窩在哪?快去刷地圖》文章,揭秘了“蚊子地圖”的誕生故事,迅速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轉載。
這種以“小地圖”反映“大民生”的精細做法,迅速圈了一波粉,獲得了不少媒體點贊,稱其是“最貼心的‘民生地圖’”,是“把實事辦精辦細的典范”。有網友喊話要安排“蟑螂地圖”“老鼠地圖”……一時間,“蚊子地圖”火出圈了。
媒體點贊:是把實事辦精辦細的典范
記者注意到,“蚊子地圖”一推出,輿論好評不斷,不少媒體紛紛點贊深圳為民辦實事、精細化管理的做法?!侗本┣嗄陥蟆啡涨鞍l文稱,“繪制‘蚊子地圖’是把實事辦精辦細的典范”。文章稱,“今年蚊子剛出現,深圳‘蚊子地圖’就馬上跟進,這種意識和速度,彰顯出深圳在為群眾辦實事中,廣泛問需、精準施策,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文章還指出,“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各地要像深圳這樣,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去。”
《新華日報》6月17日刊發新華時論 《在“蚊子地圖”中讀懂“民生之癢”》。文章指出,“‘蚊子地圖’雖小,個中蘊含的精細化治理理念,值得思考和借鑒。”文章稱,“深圳版‘蚊子地圖’針對本地實際,將數據細化到小區、公園、廣場、學校等公共場所,并對不同地域標示出中高度風險,更加體現出精細化、人性化和實用化。”
網友評論:“蚊子地圖對我太有用了!”
“蚊子地圖”的出圈,讓不少網友迅速“炸開鍋”。一些網友看到自家小區上榜中高密度“窩點”名單后,紛紛吐槽那些與蚊子“浴血奮戰”的故事。
有網友表示,“我超級招蚊子,蚊子地圖對我太有用了,蚊子多的地方堅決不去。”而有網友表示,并不會因為蚊子密度多或少而決定去或不去某地,但是看到“蚊子地圖”標示的中高密度區域還是會提早預防。
有網友則總結出了“經驗帖”,“污水清一清,少被蚊子叮。垃圾掃一掃,蚊蟲自然少。”“外出做好防護措施,花草茂盛的地方少去,要穿長衣長褲保護好自己。”還有網友希望能安排“蟑螂地圖”“老鼠地圖”。
專家聲音:對預防登革熱有很好指引作用
對于“蚊子地圖”的出圈,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曹博林認為,“蚊子地圖”通過數據可視化和新媒體的交互性特征,強化了人們對登革熱疾病的風險感知和威脅感;同時通過地圖的方式精準定位,拉近與人們的心理距離,讓大家對環境和風險有更強的掌控感,對預防登革熱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深圳市疾控中心健教所副所長呂星表示,“蚊子地圖”不僅發揮了登革熱傳播風險預警的“哨點”作用,更倒逼相關部門及時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登革熱疫情的流行。“我們希望把‘蚊子地圖’作為常態化的民生實事產品來推廣。”在呂星看來,這次深圳疾控聯手深圳商報/讀創的“跨圈”合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陳小慧)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