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北部強降水持續 專家提醒防范山洪、滑坡等次生災害
今明天(7月1日至2日),江西北部強降水持續,局部還將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強對流天氣。江西北部近日強降雨頻繁,需注意防范山洪、滑坡等
2021-07-01 15:22:37 -
紅樹林具有“四高”特性 響應全球氣候變化機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友紹聯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顧繼東,提出了紅樹林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響應與適應的生態學模式,即紅
2021-07-01 15:19:21 -
農戶搶抓農時 智能農機助力插秧
近段時間,四川省江油市廣大農戶搶抓農時,利用高效智能農機,抓緊時間進行插秧。在永勝鎮,筆者看到,農機手在插秧機上放滿秧苗,然后駕駛
2021-07-01 14:24:54 -
長江中下游等地強降雨持續 華北東北多雷雨
今明天(7月1日至2日),南方強降雨主要集中在貴州、廣西北部至長江中下游一帶,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需防范持續性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
2021-07-01 10:18:42 -
五峰山長江大橋公路面通車 大橋全長6.409公里
6月30日,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公路面及其接線工程通車,標志著全國首條未來高速公路正式投入使用。
2021-07-01 10:09:14 -
夏季觀星拍星高潮即將來臨 7月份將有“銀河落九天”奇特天象
6月3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夏至已過,太陽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日照開始變短,夜晚逐漸變長。但天氣也越來越酷熱,夏季觀星拍星的高潮也即
2021-06-30 16:20:59 -
加拿大連續多日氣溫逼近50攝氏度 歷史性高溫致130人突然死亡
據相關報道顯示,近期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出現了歷史性的高溫天氣,連續多日逼近50攝氏度的天氣已經帶來了許多麻煩。報道稱,加拿大環境
2021-06-30 13:52:29 -
鄭萬高鐵重慶段鋪軌完成 全線隧道占比達91%
兩岸猿聲啼不住,高鐵穿越萬重山。6月29日10時許,在重慶市巫山站鋪軌施工現場,隨著一對500米長鋼軌穩穩落下,標志著鄭萬高鐵重慶段鋪軌順
2021-06-30 10:09:02 -
南方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持續 7月初淮河流域降雨增加
今天(6月30日)南方入汛以來最強降雨仍將持續,強降雨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東部到江南北部等地,江西、浙江、廣西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現身。
2021-06-30 09:31:59 -
俄開發特殊種子和種植技術 可防沙漠化保證產量顯著增長
俄羅斯卡爾梅克戈羅多維科夫國立大學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特殊的種子和種植技術,可以幫助防治沙漠化。在世界各地,氣候變化和不合理經營導致
2021-06-30 09:26:20 -
金星為何與地球迥然不同?三大探測任務或將揭開金星神秘“面紗”
經過多年等待,一支由宇宙飛船組成的艦隊即將先后奔赴金星!在熱切凝望了火星幾十年后,美歐航天機構又回過頭來,把目光再次投向金星,近期
2021-06-30 08:11:54 -
綿瀘高鐵內自瀘段開通 川南全面邁入“高鐵時代”
高鐵通了,全國各地都要去看看,我的首站是坐高鐵去西安,然后南下廣東,再去貴州……期盼已久的綿瀘高鐵內自瀘段6月28日開通運營,前后到
2021-06-29 15:57:27 -
氮過剩影響瑞士大量蝴蝶種類的流行程度
來自農業、汽車排放和工業的氮正在危害瑞士的蝴蝶。瑞士科學家發現,這種元素會通過空氣沉積在土壤中,對植被產生影響,也對蝴蝶不利。瑞士
2021-06-29 15:27:35 -
山西夏糧喜獲豐收 小麥總產預計達24.27億公斤
6月27日,記者從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目前,山西小麥收獲全部結束。今年山西小麥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均增加,小麥播種面積805萬畝,
2021-06-29 14:34:44 -
北遷象群白天補覺再現溫馨場景 象媽媽為象寶寶“站崗放哨”
云南象群的一舉一動備受大家的關注,而從它們的最新動向來看,正在向東北方迂回移動。從最新公布的蹤跡看,北遷象群溫馨的一幕也是讓不少網
2021-06-29 10:42:51 -
魯西第一高橋今日建成通車 全長244.4米
6月28日, 山東聊城第一高橋——聊城市經濟開發區中華路大橋正式通車。中華路大橋通車后,將成為聊城市新地標,實現了中華路北延全線貫通、
2021-06-29 10:16:44 -
明天南方強降雨范圍達本次過程最大 北方高溫再度增多
南方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仍在持續,今天(6月29日)強降雨將集中在廣西北部、江南北部等地,明天強降雨將連成一片,范圍達到本次過程最大,
2021-06-29 09:34:39 -
金星云中水分相對可用性太低 生命體或難以存續
金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去年天文學最受矚目且最富爭議性的話題。現在,天文學家的結論可能讓部分人死心——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28
2021-06-29 08:44:43 -
解碼白鶴灘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主要技術指標創下6項世界第一
碧水拍云崖,白鶴舞金沙。據新華社消息,6月28日,全球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首批2臺機組投
2021-06-29 08:22:18 -
“雞爪”竟是恐龍足跡?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恐龍足跡
6月26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江山副研究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古生物學家研究團隊宣布
2021-06-28 14:51:33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 “黑科技”遍地開花
憑一張臉通過機場的重重關卡;行李條里藏顆芯讓你實時關注行李運輸狀態;只需3~4秒就能走出安檢通道……這些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在天府國際機
2021-06-28 14:40:22 -
夏天不用空調冬日無須暖氣 探秘國內首個理想的“近零能耗”農宅
在鄉村,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用空調,凜冽嚴寒的冬日無須暖氣,而室內仍能保持舒適如春,這樣的建筑可實現嗎?在北京大興魏善莊鎮半壁店村口,
2021-06-28 14:13:05 -
科學家破解遷徙鳥類利用地球磁場“導航”原理
在幾十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地球上許多生物進化出利用微弱地磁場在海陸空不同空間、不同尺度上實現精確定向和導航的能力,其科學原理尚未明確
2021-06-28 11:11:38 -
科學家研制出納米晶體薄膜 可讓人們在黑暗中看清事物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加的一個國際團隊研發出一種由納米晶體組成的薄膜,未來安裝在眼鏡上就可以讓人們在黑暗中
2021-06-28 10:16:56 -
天問一號實拍影像發布 已在軌運行338天地火距離3.6億千米
6月2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和巡視探測系列實拍影像,包括著陸巡視器開傘和下降過程、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
2021-06-28 1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