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別偽科學成信息時代人們生存必備技能之一
你覺得只是個笑話,有人卻看到了生意;只要有人揣著明白裝糊涂,就有人前赴后繼進迷局。既然偽科學傳播者不會在雞蛋面前止步,我們也不應看
2021-06-07 08:45:30 -
北方迎今年來最大范圍高溫過程 高溫范圍和強度將達鼎盛
預計今天(6月6日),我國北方的高溫天氣將達近期鼎盛,范圍和強度為今年以來最大,局地氣溫將超40℃。此外,今天我國的降水仍集中在云南中東
2021-06-06 14:31:29 -
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升至第14位 “創新資源”與“創新環境”提升
6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在2021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國家創新指
2021-06-04 10:20:30 -
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印發《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促進
2021-06-04 09:44:59 -
日本福島核廢水再次“意外泄漏” 核廢水如何處理才安全?
據海外網6月2日報道,當地時間1日,福島核電站再次傳出意外泄漏事件。報道稱,東京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測時發現,一個裝有核廢水的
2021-06-04 08:56:43 -
我國首個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上線啟用 推動我國地震預警范圍擴大
這張‘網’通過對千萬乃至億級手機的接入,可實現‘有手機的地方,就有地震預警能力’。6月3日,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
2021-06-04 08:32:16 -
栽種一次收割幾年 多年生稻實現水稻輕簡化生產
甘蔗收割了,把根留在地里,它還會繼續長出甘蔗。如果水稻收割了,要想繼續收獲,按照數千年來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種植方式,只有重新犁田、插
2021-06-03 15:45:34 -
科學家揭示水稻基因組中“隱藏”變異 首次構建水稻圖形基因組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李仕貴與欽鵬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梁承志團隊采用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揭示了水稻基
2021-06-03 10:01:54 -
云南貢山發現羊絨鼯鼠屬新種 雪山羊絨鼯鼠
記者2日從云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管護分局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貢山近期發現羊絨鼯鼠屬新種——雪山羊絨鼯鼠。國際動物
2021-06-03 09:08:41 -
再次發生泄露!日本福島核廢棄物泄漏濃度超標76倍
當地時間1日,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發現核廢棄物集裝箱出現泄漏,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積聚在集裝箱周圍,經檢測其濃度
2021-06-03 09:06:17 -
湖北吹響科技強省建設沖鋒號 光谷科創大走廊引領區域崛起
5月20日,湖北省舉行科技金融服務滴灌行動項目簽約活動,300億元基金助力科技強省建設。大手筆、大投入,透露出湖北轉型發展的堅定信念。經
2021-06-03 08:33:35 -
大型強子對撞機揭秘宇宙誕生瞬間 助力科學家解決大爆炸謎題
據每日科學網站1日消息,歐洲科學家團隊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揭示了宇宙大爆炸第一個0 000001秒內發生的新細節,即第一個微秒內一種特殊
2021-06-03 08:11:10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多模式量子中繼 展現量子通信加速效果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首次實現多模式復用的量子中繼基本鏈路,展現了多模式復用的量子通信
2021-06-02 17:17:52 -
如何讓科技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技下鄉呼喚“科特派2.0”
5月31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共建60個左右
2021-06-02 15:25:39 -
北京發布汛期氣候預測情況 6—8月華北地區降水量或高于往年
記者6月1日從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2021年1月1日—5月31日),降水總量略偏少,時間分布不均;大風天氣偏多偏強,沙塵天氣頻
2021-06-02 13:29:37 -
中國科學家展現科技攻關硬實力 63個小麥新品種脫穎而出
芒種之前的山東,氣溫已經飆升到30攝氏度以上。5月29日這天,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宋健民頂著炎熱,出現在距離濟南120公里之外的德州市
2021-06-02 08:44:58 -
強雷雨云團移近廣州市區 廣州多區暴雨預警生效
廣州市氣象臺2021年6月1日13時15分發布,目前有強雷雨云團移近廣州市區,受其影響,預計未來3小時廣州市越秀區、天河區有暴雨并伴有6-8級大
2021-06-01 16:46:21 -
全球大壩“家族”再添新成員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全線澆筑到頂
5月31日,全球大壩家族再添新成員,目前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大壩全線澆筑到頂,大壩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設計
2021-06-01 15:56:59 -
“萬里穿針”技術再現太空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
空再次上演浪漫之吻。5月30日5時01分,飛向太空不久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來不及停歇,便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萬里穿針技
2021-06-01 14:10:48 -
長期駐扎空間站怎樣才能“快樂肥宅”?中繼衛星保障網上沖浪
航天員把筆記本電腦帶上空間站是一種常態。相較于我們平時所用的計算機,飛船或者空間站用的計算機更注重可靠性。它們要能抵抗嚴酷的空間環
2021-06-01 14:03:09 -
河南省將迎來強對流天氣 專家建議小麥機收作業做好防雷工作
即日起至6月3日,受蒙古冷渦東南移影響,午后至夜間我省將多強對流天氣,需關注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對麥收、生產生活等
2021-06-01 09:04:42 -
云南象群繼續北遷 或進入昆明市晉寧區、安寧市轄區
記者31日晚間從云南省林草局獲悉,當天下午,云南省副省長王顯剛在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省林草局關于亞洲象北遷安全防范情況匯報,并與
2021-06-01 08:23:23 -
聚焦未來技術 12所高校獲批成立未來技術學院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教育部公布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北航、哈工大、華南理工等12所國內高校入圍。什么是未來技術,未來技術學院要培養
2021-05-31 15:33:24 -
“三夏”時節高溫頻來侵襲 河南本周高溫下強對流天氣刷存在感
本報訊已是三夏時候,高溫頻來侵襲,新的一周,氣溫依然不低,周初和周末的氣溫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高溫導致對流運動旺盛,未來幾天我省短
2021-05-31 13:43:14 -
小麥續進入收割期 河南省加強災害天氣監測預警備戰“三夏”生產
目前,我省小麥從南到北已陸續進入收割期。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自覺擔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就要以確保
2021-05-31 1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