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遼寧全面振興 遼寧去年獲專利授權60185件
深化‘昆侖’專項行動,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行業和領域,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力求偵破一批
2021-05-10 10:01:09 -
“大牌”亮相消博會 “巨頭”紛紛“落子”海南成企業戰略
5月9日上午,中歐時尚快線平臺框架協議簽署儀式暨意大利米蘭至海口洲際貨運航線推介會舉行,中歐時尚快線—意大利米蘭直飛中國海口貨運包機
2021-05-10 09:04:59 -
地形在松屬物種分化中起著關鍵作用 中緯度地區或是松柏類進化博物館
在北半球,松柏類的大部分物種分布于中緯度山地,形成該獨特分布的機制是什么?9日,記者從中科院植物所獲悉,來自該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約90
2021-05-10 08:48:12 -
NASA用衛星感知到海洋表面下的潮汐 或有助于減緩大氣變暖速度
內部潮汐,或內部波浪,指的是海洋表面下數百英尺的浪涌,在海平面上的博朗可能只有幾英寸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可以從衛星上看到這些潮汐
2021-05-08 13:49:19 -
農業施肥加劇有機碳損失 長期施肥增加泥炭地土壤磷含量
泥炭沼澤雖然僅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卻存儲了全球30%的土壤碳,是巨大碳匯。過去的幾十年里,約11%的泥炭沼澤被墾殖為農田、草地以及森林。
2021-05-08 09:51:57 -
我國發現電子自旋操控高速開關 有利于加深量子霍爾現象理解
記者5月6日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鄭毅研究員課題組與聯合團隊,首次在黑砷二維電子態中發現了外電場連續、可逆調控的強自旋軌道耦合
2021-05-08 08:53:53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 行程3.6萬余海里
5月7日,雪龍2船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志著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本次考察是雪龍2船首次單船執行環南極考察任務。據自然資源部相
2021-05-07 16:20:08 -
外星雨滴長什么樣?科學研究發現外星雨滴與地球雨滴出奇相似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其他行星和衛星上的雨滴與地球上的雨滴大小接近 ,盡管它們具有不同的化學成分,并且落在大不相同的大氣層中。研究人員
2021-05-07 14:52:48 -
俄衛星星座未來可對北極光及其可能出現的緯度進行預測研究
日前,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高管阿列克謝·科瓦廖夫表示,俄羅斯衛星星座未來可對北極光及其可能出現的緯度進行預測研究。科瓦廖夫稱,借助在
2021-05-07 09:24:11 -
抗逆轉錄治療HIV效果獲實證 患者預期壽命呈顯著延長
由于世界范圍內艾滋病檢測及治療服務越來越普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預期壽命
2021-05-07 09:14:42 -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效應顯現 平臺應用水平亟待提升
4月25日,《工業互聯網產業大腦平臺1 0及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白皮書》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大數據論壇上發布。作為平臺經濟的重要形態
2021-05-07 08:36:09 -
云南祿豐發現大足龍類恐龍幼體化石 體長約1.7米
記者5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脊椎動物演化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境內的早
2021-05-06 14:05:16 -
癌癥和衰老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納米測序可研究未分裂細胞基因突變
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名為納米測序的新方法,能以迄今最高的準確率研究人類組織中的基因變化是如何發生的。這項成果代表著
2021-05-06 10:08:58 -
突觸型光電晶體管能更好處理視覺信息 可用作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節能型光電晶體管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制出一種新型突觸型光電晶體管。這類設備有望幫助
2021-05-06 09:02:39 -
綠色辦奧!北京冬奧會將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
隨著冬奧倒計時的滴答聲響,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各項涉奧工程在緊鑼密鼓地高效推進。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理念之一,全部場館10
2021-05-06 08:33:10 -
國際人士親歷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 海南長臂猿從兩群不足10只增長到5群33只
今年是中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40周年。40年來,中國堅定履行公約義務,積極推進履約行動,履約成效顯著,有效保護了90%
2021-05-05 10:07:40 -
引黃調蓄工程變人造景區 中央環保督察點名
風景如畫的市民打卡公園,實際卻是引黃調蓄工程的變身。近期,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河南省督察發現,鄭州、開封等地市借引黃灌溉之
2021-05-02 15:17:03 -
國際空間站4名宇航員返回地球 “龍”飛船載人任務順利完成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5月1日,在國際空間站駐留的4名宇航員乘坐SpaceX公司的 龍飛船返回地球,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5月2日抵達。據報道,這四
2021-05-02 15:15:44 -
中國空間站預計2022年底建成 核心部件100%自主技術
4月29日上午,長征五號B成功發射了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此舉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建設拉開了帷幕,預計2022年底之前正式建成。今年,還要實施關鍵
2021-04-30 11:15:56 -
太赫茲光波是6G通信網絡基礎 新型光電子材料可控制太赫茲光波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獨特的、可以輕松控制太赫茲光波的二氧化釩光電子材料。有關專家認為,未來從運輸安全到食品質量控制等
2021-04-30 09:59:00 -
重慶通報五一天氣及汛期氣候趨勢 五一重慶先晴后雨出游請注意
五一假日期間,重慶市先晴后雨。4月29日,重慶市氣象例行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譚暢通報了重慶市五一小長假天氣
2021-04-30 09:48:09 -
破解噬菌體特殊DNA有望對抗超級耐藥菌感染 成果在《科學》刊發
近日,天津大學張雁教授聯合上海科技大學趙素文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Huimin Zhao教授等研究團隊,解析了一種特殊DNA的合成機制,并發現
2021-04-30 09:07:47 -
新發現!云南高黎貢山發現白頰獼猴新種群
4月22日從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與云南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及福貢管
2021-04-29 15:02:59 -
動物尖銳身體部位是如何長成的?研究人員發現新的動植物生長自然規則
研究人員已經解決了一個有350年歷史的難題,即許多動物的尖銳身體部位是如何生長形成其形狀的, 這些尖銳身體部位包括牙齒、角、爪子、喙
2021-04-29 15:00:41 -
未來智能將走向何方? AI 3.0人機與虛擬互動交互
迄今為止,人工智能(AI)發展的特點是基于邏輯和計算不斷迭代,從邏輯智能轉向計算智能。邏輯智能的核心是基于邏輯的各種推理方法,專家系統
2021-04-29 1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