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投資2億元建造 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強光學望遠鏡將誕生
擬投資2億元的天文望遠鏡項目,近日在青海省冷湖觀測基地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是一臺2 5米口徑光學望遠鏡,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
2021-05-15 17:22:28 -
深入推進“斷卡行動” 工信部要求清理整頓高風險號卡
記者昨天從工信部獲悉,該部正在深入推進斷卡行動,通過重拳出擊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行為。據透露,2020年以來國內信息通信行業發揮技術手段作
2021-05-14 15:27:48 -
人類腸道微生物組曾發生顯著變化 工業化生活方式與之息息相關
英國《自然》雜志13日發表的一項微生物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對保存完好的古細菌樣本分析顯示,發現人類腸道微生物組在過去2000年中,
2021-05-14 09:40:21 -
用關鍵技術成果繪就靚麗“生物家譜” 江蘇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良好成效
長江江蘇段有兩個江豚自然保護區,分別在南京和鎮江。我們監測發現,2020年保護區內的江豚DNA明顯高于2018年,南京江豚保護區的江豚DNA高于
2021-05-14 08:56:33 -
我國實現量子密鑰分發與后量子算法融合應用 提供新型QKD認證方案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團隊與云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科大國盾量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后
2021-05-13 14:39:57 -
中國地震預警網已延伸至川藏鐵路沿線 西藏地震預警臺站超400臺
5月12日,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聯合宣布,中國地震預警網
2021-05-13 14:17:32 -
腦機接口技術實現與應用之路逐步清晰 腦活動轉文字更高效
四肢完全不動,純靠想象自己腦海里有一只手在寫字,然后……就真的寫出來了?這一場景在一個概念驗證型研究中已經出現。英國《自然》雜志12
2021-05-13 13:52:02 -
監測氣變是NASA長項 NASA欲重歸氣變“主要玩家”舞臺
眾所周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探索其他星球——無論是送宇航員去月球還是讓直升機在火星上飛行而聞名遐邇,但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將應
2021-05-13 10:01:16 -
加大失信曝光和懲戒力度 我國失信懲戒向精準化精細化發展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持續推進失信聯合懲戒工作,不斷加大失信曝光和懲戒力度,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記者12日從最高人民法院
2021-05-13 09:12:37 -
多專家提出“游戲化學習”方案 游戲化學習能讓教育不那么焦慮嗎?
游戲是假的,但我們把它看得很認真。更重要的是,游戲重過程不重結果,這就是游戲精神。近日,在騰訊開心鼠聯合中國教育在線舉辦的未來啟蒙
2021-05-13 08:09:58 -
夏季是病蟲害高發期 新型納米凝膠讓農藥不再遇雨無效
俗話說農民打農藥,最害怕下雨!夏季是病蟲害高發期,需要農藥防治,但夏季多雨,雨水容易將農藥沖刷掉,不僅使農藥無法發揮作用,還造成了
2021-05-12 15:29:08 -
我科學家在調控聚酰胺復合膜結構方面獲突破 有望用于二氧化碳捕獲等領域
記者5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江河清研究員帶領的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在聚酰胺復合膜結構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1-05-12 14:34:17 -
演練24小時持續進行 智能化裝備催生救援“新戰力”
前方通往震中道路出現塌方,救援裝備無法開進。危急時刻,先遣組利用無人機空中偵察,將道路受災情況上報指揮員。經過對實時回傳的塌方點照
2021-05-12 14:30:31 -
《自然·通訊》發表免疫學研究報告 兩種靶向疫苗有效緩解慢性哮喘癥狀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免疫學研究報告,法國科學家團隊開發了針對信號分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的兩種新疫苗
2021-05-12 09:05:33 -
上億年糞便化石成了解動物演化和生態信息的重要手段
說起化石,很多人會想起恐龍化石,但是糞便化石,你見過嗎?沒錯,就是那個有味道的糞便,經過上億年的時空穿梭,就成了糞便化石。這些難登
2021-05-11 16:58:40 -
對話航天專家:火箭殘骸從哪里來?入軌級殘骸如何處理?
靴子終于落地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1年5月9日10時24分,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已再入大氣層,落區位于東經72 47&d
2021-05-11 16:06:42 -
今年小麥有望實現“三增”:產量增、價格漲、購銷旺
5月11日,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曉輝指出,總體看,目前小麥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弱勢運
2021-05-11 16:03:50 -
高產攻關!超級稻熱帶地區首次實現較大面積種植畝產超1000公斤
1004 83公斤!5月10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駐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基地專家處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超優千號超級雜交稻品種,今
2021-05-11 10:11:24 -
各國掀起空間站建造熱潮 我國打造“經濟適用型”太空“別墅”
茫茫深空中,中國終于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宇宙家園了。4月29日,我國在海南文昌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
2021-05-11 08:17:58 -
我國實現半導體量子芯片比特新測量 為實現高保真讀出提供方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郭國平、曹剛等人與本源量子計算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微波超導諧振腔實現了對半導體雙量子點
2021-05-10 15:51:03 -
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 專家解讀中國空間站建設走出穩穩第一步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2021-05-10 15:02:53 -
未來長江中下游將迎來較強降雨 專家提醒小麥注意防漬、抑病
連日晴空,溫度快速上升,農民朋友冀望這晴暖天氣持續,既有利于小麥灌漿成熟,又有利于移栽后的早稻盡快返青早發,也有利于播種不久的中稻
2021-05-10 14:09:30 -
早發現早治療!HIV感染合并惡性淋巴瘤可治愈
5月9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抗淋巴瘤聯盟主辦的中西部免疫缺陷相關淋巴瘤診治協作組在渝成立。專家指出,在HIV合并腫瘤的患者中,淋巴瘤的
2021-05-10 14:06:42 -
多措并舉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業 助力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
深刻理解新型高技術服務的內涵是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的重要前提,培育重點發展方向和加強主體建設是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中華
2021-05-10 14:05:14 -
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研制成功 實現可編程二維量子行走
記者5月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
2021-05-10 10:02:29